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夫以重止者,未必以轻止也;以轻止者,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奸尽止,则此奚伤于民也?所谓重刑者,奸之所利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蒙大罪,故奸必止者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故先圣有谚曰:“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是故轻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此则可谓伤民矣!(《韩非子·六反》)
 


 【注释】 细:微小。傲:不在乎。踬(zhì):绊倒。垤(dié):小土堆。顺:通“慎”,谨慎对待。
 【译文】 用重刑能制止的,用轻刑未必能制止;而用轻刑能制止的,用重刑也一定能制止。所以君主设立了重刑,那么奸邪行为就都能被禁止,奸邪行为都被禁止了,那么重刑对于民众有什么伤害呢?所谓重刑,就是坏人得到的好处很小,而君主对他所施行的惩罚很重。民众不会因为贪图小利而甘愿蒙受很重的惩罚,所以坏事一定会被禁止。所谓轻刑,就是坏人所得到的利益很多,而君主对他所施行的惩罚却很小。民众羡慕做坏事所得到的好处而不在乎做坏事所得到的惩罚,这样,坏事就不会被禁止。所以古代的圣人有句谚语说:人不会被高山绊倒,却会被小土堆绊倒。山很高大,所以人们都能谨慎对待;土堆很小,所以人们轻视它。现在如果采用轻刑,民众必定会轻视刑罚。如果民众犯了罪而不加以惩罚,就等于在驱使国人犯罪而放弃对他们进行治理;如果等到民众犯了罪再惩罚他们,就等于是在给民众设置陷阱。所以,轻微的惩罚,是民众的小土堆。因此,用轻刑作为治理民众的原则,不是在乱国就是在给民众设置陷阱,这可以叫做伤害民众啊!
 【评说】 用重刑可以起到警醒民众的作用,但是刑罚只是治理民众的一种措施和手段,不能够一劳永逸;刑罚本身也不是目的,以罚代治、以罚代教,是达不到目的的,严厉的刑罚也只能够在短暂时间内有效。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踬(zhì):跌倒。垤 (dié),小土堆。大山没使你跌倒,小土堆却使你摔了跤。比喻有幸能闯过了大风浪,却跨不过小的阻碍。这是由于人们对大风浪能谨慎对待,而对小阻碍不以为意的结果。告诫人们注意小处,防患未然,不可轻视小害。《淮南子·人间训》: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是故人者轻小害,易微事,以多悔。”按:英国谚语“他从东印度安然归来,却淹死于泰晤士”意义近似,特点显著。东印度,即今之南亚次大陆及东南亚等地。十七世纪起英国就往那里扩张,十八世纪中叶建立殖民统治。当时来往东印度需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海程万哩,故以此喻经历艰难险阻之多。泰晤士河,英国南部最重要的河流。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谚)踬(zhì): 被绊倒。垤(dié): 小土堆。人不会被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指出错失误,总是由于人在小问题上不经心。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踬(zhì):被绊倒。垤(dié):小土堆。人不会被山绊倒,却往往会被小土堆绊倒。指出错失误,总是由于人在小问题上不经心。《韩非子·六反》:“先圣有谚曰:‘不踬于山,而踬于垤。’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

不踬于山,而踬于垤

踬(zhi):被东西绊倒。垤(die):小土堆。人不会被山绊倒,而只会被小土堆绊倒。比喻人往往会在小问题上栽大跟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