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求闻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求闻达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苛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故事】: 刘备死后, 诸葛亮辅助后主刘禅, 被封为武乡侯。为了复兴汉室, 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出师表》是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领兵伐魏之前写给刘禅的奏书。在奏书中, 诸葛亮追述到自己的生平。他说:“我本是平民百姓, 亲自在南阳耕种田地, 在这动乱年代, 只求苟全性命, 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先皇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为人粗俗, 降低身分委屈自己, 三次到茅屋里来访问我, 询问我关于当代天下大事, 由于这件事我深受感动,就答应给先皇帝奔走效劳。后来又遇到失败挫折, 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委任, 在危险的当儿奉命出使,从那时以来有二十一年了。” 【意思】: 不希望自己扬名显贵。闻:有名望; 达: 显贵, 指得到显要的地位。形容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古例】: 《梁书·武帝纪》:“若有确然乡党, 独行州闾, 肥遁丘园, 不求闻达, 藏器待时, 未加收采, 或贤良方正, 孝悌力田, 并即腾奏, 具以名上。”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
不求名利 不求名利不追求声名:远名 另见:淡泊 ☚ 不求名利 与世无争 ☛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闻达:显达。不想做高官有名声。not to seek fame, not seek to make oneself known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解义】闻:名声。达:显达。闻达:显达,有名望。指不想身居高官或出名。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不希望被人荐拔和称颂。“闻达”,称扬荐拔。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不求闻达诸葛亮,字孔明,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父亲早逝,随曾经代理豫章太守的叔父生活。叔父死后,他就在离襄阳城二十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筑了几间草屋,住了下来。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不追求名望和高官。意谓安于默默无闻。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闻: 使人听到,指出名。达: 指当官,仕途顺利。不想出名,也不想做官,情愿做普通人。指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于诸侯。” 不求闻达bu qiu wen da闻达:显赫,发达,指高官、名望等。不追求显赫声名和高官要职。 不求闻达 甘于寂寞bù qiú wén dá;gān yú jì mò闻达:显达,有名望;寂寞:清净,淡泊。指淡泊名利,不追求地位、名望,甘愿默默无闻。刘福和《古琴的“知音”赵家珍》:“1982年,她在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演奏会上获优秀表演奖。从此以后,她~,潜心研究,孜孜不倦。” 11M1【不求闻达】bùqiúwén dá不求居高位有名声。闻达:有名望,显达。达:指得到显要的地位。 不求闻达bùqiú-wéndá〔述宾〕 闻达,有名望,显达。不追求名誉地位。语本《论语·颜渊》:“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于诸侯。” 不求闻达bù qiú wén dá求:追求。闻:名望,声誉。达:显达,显贵。即不追求名誉、地位。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