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不死鄉”、“員丘國”。傳說中不死民部族,亦指其所聚居之地,在東南,有員丘山,上有不死樹,其民食之長生不死,故名。其說始傳於戰國。《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袁珂校注:“不死之國,即不死民,見《海外南經》。”《吕氏春秋·求人》:“[禹]南至交趾……羽人、裸民之處,不死之鄉。”高誘注:“鄉,亦國也。”《後漢書·東夷傳序》:“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抵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唐·柳宗元《天對》:“員丘之國,身民後死。”此言員丘山所在地。後用以喻修行之處或仙境以及如仙鄉般的環境。參見本類“不死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