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不可救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不可救药

病重到无法用药来医治。语出《诗经·大雅·板》。

周厉王(姬胡)荒淫无道,并且残酷地压迫和剥削百姓,当时有一个名叫召伯虎的老臣忠心劝谏,但是被厉王宠信的那些奸臣所嘲笑。召伯虎十分着急,就写了一首诗警告他们:“匪我言耄(mào),尔用忧谑。多将熇熇(hè),不可救药。”

意思是说: 不是我老了,说些不该说的话,而是你们把忧患当儿戏。忧患还没到来时,是可以防止的。但如果让忧患越来越多,像火焰猛烈燃烧起来,那就没有办法救治了。果然不久,百姓们揭竿而起,打进王宫,周厉王逃奔到彘(zhì,在今山西)这个地方,一直住了14年后死去。

后用“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又作“无可救药”“莫可救药”。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病入膏肓】bìnɡ rù ɡāo huānɡ 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例〉他已病入膏肓,再好的医生和药物也无济于事了。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病。)〈例〉他沉迷于赌博,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可指病情严重,无法医治。也都是比喻性成语;比喻事态严重;都含贬义。都常作谓语、定语。
用作直陈性成语时,“病入膏肓”着重于病的严重性;用于书面语。“不可救药”着重于无药可医治;多用于口语。用作比喻性成语时,“病入膏肓”强调事态的严重性,没有办法挽救;用于书面语。“不可救药”多用来比喻思想品行等极坏,不可使其改变;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提示 “肓”不能读作“mánɡ”,不能写作“盲”。
  • 上一篇: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 下一篇:波澜壮阔;汹涌澎湃

不可救药的意思|出处,不可救药的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不可救药

药:治疗。没有什么药能够治疗。① 形容病势沉重,无法治疗。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六:“又有两次外科难症,别人认为~,经他着手回春。”② 比喻情况严重,无法挽救。马南邨《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犯了穿凿的毛病,就将~。”
〔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熇熇hèhè:火势猛烈的样子。)
〔变式〕无可救药
〔近义〕① 病入膏肓 病入骨髓 沉疴难起 回春乏术
〔反义〕① 药到病除 着手成春
〔辨析〕见“病入膏肓”(37页)。
〔俗语〕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棺材里的人——不可救药
  • 上一篇:不亢不卑
  • 下一篇:不可开交

“不可救药;药到病除”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反义成语 >

不可救药;药到病除

 不可救药 病重到不可用药救治。比喻人或事已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常作谓语,亦作定语、补语。
今天上午政委还跟我谈话,想留住我,谁知我睡着了,他才认为我已不可救药,就开了通行证。(蒋子龙《燕赵悲歌》十二)你要是把假痴假呆当做真痴真呆,当真认为可笑可怜,那就未免傻到不可救药了。(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亦作“无可救药”。
她看明白,他已无可救药了;至死,他也还是那么无聊。(老舍《四世同堂》六十八)
药到病除 除:消除。药一用病就好了。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祖传草医”刘药先,莫说“九十九堆”地方上,就在偌大一座雾界山的百十里山场,都大有“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名气。(古华《“九十九堆”礼俗》)既然是对症下药,自然就会药到病除。(李欣《老生常谈·立竿见影》)
  • 上一篇:不堪一击;颠扑不破
  • 下一篇:不可胜数;更仆难数;擢发难数;屈指可数

“不可救药”的意思、出处、故事 - 成语大全 - 可可诗词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可救药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故事】:周厉王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国内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有一个名叫凡伯的卿士,怀着一片忠心直言劝谏,反被一些奸佞讽刺嘲笑。他深感朝政腐败,不可挽救,就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写下了“板”这首诗。凡伯在诗中说:“我虽然老了,可我说的话并不糊涂,你们这些佞臣竟用戏言来嘲弄我,你们做了这么多恶事, 已经不可救药了。”
【意思】:病势已发展到无法医治的地步。药:治疗。现一般比喻人积习难改,或在罪恶的深渊中陷得很深,无法挽救。亦作“不可救疗”。
书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怀疑与猜忌,难道竟已成了他们不可救药的根性了么?”
  • 上一篇:不可多得
  • 下一篇: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比喻人和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程度。《大雅·板》四章:“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熇熇,hè,炽盛。《说文》:“熇,火热也。”孔《疏》: “汝既不用我言,反助王为恶,多行惨毒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方玉润《诗经原始》: “是以忧为戏,如火之燎原不可扑灭,其可救药乎哉?”《说苑·辨物篇》:“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 不日不月   不我肯穀 ☛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病重到无法用药来医治。语出《诗经·大雅·板》。
周厉王(姬胡)荒淫无道,并且残酷地压迫和剥削百姓,当时有一个名叫召伯虎的老臣忠心劝谏,但是被厉王宠信的那些奸臣所嘲笑。召伯虎十分着急,就写了一首诗警告他们:“匪我言耄(mào),尔用忧谑。多将熇熇(hè),不可救药。”
意思是说: 不是我老了,说些不该说的话,而是你们把忧患当儿戏。忧患还没到来时,是可以防止的。但如果让忧患越来越多,像火焰猛烈燃烧起来,那就没有办法救治了。果然不久,百姓们揭竿而起,打进王宫,周厉王逃奔到彘(zhì,在今山西)这个地方,一直住了14年后死去。
后用“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又作“无可救药”“莫可救药”。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也作“无可救药”。【释义】
病重到不可救治。常比喻人或事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色彩】
含贬义。

【近义】
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

【造句】
 ❍ 他身患白血病,已经~了。
 ❍ 他不听劝阻,慢慢堕落到了~的地步。

不可救药

病重到没有药可以医治,比喻事态严重到无法挽救。《诗经·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亦作“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阎罗王摆手儿——不可救药

阎罗王,即阎王爷,迷信以为阴间最高的神祇qi,掌管生死,他都不好办,可见没希望了。喻无法挽救了,不可更改了。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病重到没有药可以医治。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诗·大稚·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明·宋濂《傅守刚墓碣》:“鱼烂河决,不可救药,君子每为之太息。”也作“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也作“无可救药”。《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但彼局内溃已久,无可救药,只能听之而已。”

棺材里的人——不可救药

药:医治,治疗。
本指人已死,不可用药医治,转喻事态十分严重,无法挽救。

不可救药

(同)病入膏肓
(反)药到回春

病入膏肓[病在膏肓]、病入骨髓、不可救药[无可救药];手到病除、着手成春[妙手回春]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大限已到|他已~,医生也无力回春。也说〖病在膏肓〗。

○病入骨髓bìng rù gǔ suǐ

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针药都无可奈何|~,百药罔效|看着~的妻子,他悲痛欲绝。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形容病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他已卧床三年了,我知道他已~。也说〖无可救药〗。

●手到病除shǒu dào bìng chú

手一到就能把重病消除:我家几代行医,保证~。

●着手成春zhuó shǒu chéng chūn

手一到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名医扁鹊有~的神妙医术|华佗再世,~|匡大夫当真名不虚传,有~的本领。也说【妙手回春】。

病重

病重

病疾 病力 病笃
严重的病情:不起之色
病情沉重,气息仅存:绵惙(沉疴~)
久患重病,不能下床:沉疴难起
帝王病重的讳称:不悆
病向坏的方面变化:恶化(病情~)
病情加重:有加无瘳
病情很重:水浆不入
病情严重:滴水不进 一卧不起 病近膏肓
又吐又拉,病情严重:上吐下泻
病势沉重:笃(笃病;沉笃) 淫疗
病重而极度衰弱:
由于疾病严重而生理机能极度衰弱:衰竭 惫竭
疲惫衰竭:敝坏
生命衰竭直至老死:油尽灯枯
病势危急:革(疾革;病革) 病危 危惙(~之际) 危笃 疾棘 笃剧 委笃 困笃 大渐(弥留~) 阽死
病势垂危:不济(自知~) 无救 绵笃
病重到生命垂危:命在属纩
病重无救:不济事
病势危急严重:危重(~病人)
疾病已经不能医治:病不可为
病重到没有药医治:不可救药 不可救疗鲜可救药 无可救药 莫可救药 难以救药
病情严重,无法医治:病入膏肓 病入骨髓 病染膏肓 病在膏肓 病在骨髓 疾在膏肓 疾入膏肓 药石无功
病情严重,难以医治:疾不可为
病危的样子:翻白眼

☚ 疾病不愈   病愈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用药治疗:药(不可救~)
以药饵治病:饵治
开方用药:下药 投药
针对病症用药:对症下药 对症发药 对症处方 对症用药 随症用药 对症施方 对症施药 对症授药 对病与药 对病用药 对证处方 因病发药 当病授药
中医的一种疗法:灸 灼艾
 用金属针治疗:针砭 针治 针火 针灸 针慰 关灸
 用石针刺穴治病:砭(攻砭)
 用艾火烧灼:灸(针~;艾灸)
 按摩,推拿:
违反药理,胡乱用药:不按君臣
诊脉以治病:言脉
用物理治疗:理疗
用手术治疗:开刀 动刀
用体育锻炼治疗:体疗
预防和治疗:防治
护理治疗:护治
调养治疗:调治
 调治月经,使之正常:调经
刮去深至骨头的病灶,进行彻底治疗:刮骨疗毒 刮骨去毒
刮去深至骨头的病灶,对伤口进行彻底治疗:刮骨疗伤 刮毒疗伤

☚ 治疗   诊治 ☛

不可救药无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be a hopeless (/gone) case; be past (all) cure (/all help/treatment); beyond one’s power to lessen or assuage; beyond correction (/cure/remedy/help/redemption/reclaim); cureless; immedicable; in corrigible; irremediable; irrecoverable; incurable;intractable; irredeemable; there is no cure (for)
❍ 多将熇熇,~。(《诗经·大雅·板》) But the troubles will multiply like flames,|Till they are beyond help or remedy.
❍ 洁方,别把我看得这样~,你到朝鲜,我做实验,我们走的路不一样,可是早晚会碰到一起的。(曹禺《明朗的天》63) Song,don’t think I’m incorrigible.You go to Korea,I’ll make my experiments. We go different ways,but sooner or later we’ll come together.
❍ 有时候,甚至于连真的义形于色的土话也会觉得古怪、珍奇,于是宁而下等脾气的 “不识抬举”遂告成功,或者会终于~。(《鲁迅选集》Ⅱ—123) Sometimes a genuinely indignant outburst strikes me as odd and queer. This has put the finishing touch to my low class “ingratitude”,and,indeed,make it incurable.

不可救药

beyond cure;incurable;incorrigible;hopeless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无法挽救。hopeless, too far gone, incurable, intractable, beyond cure, beyond remeady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解义】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用法】某人坏得无法挽救时,可用此语。
【例句】这个人屡教不改,简直是~了。
【近义】病人膏盲
【反义】不药而愈、手到病除

不可救药

《辞源》源云:《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元·周密《癸辛杂识·后集·〈贾相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垢面弊衣,冬烘昏愦,以致靡烂渐尽而不可救药。”
按,此语所源不错。此语他型,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补逸云:也作“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云:也作“无可救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有那等伤天害理的,一纳头的作了去,便叫做‘自作孽,不可活’,那是一定无可救药的了。”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原指病重,已经无法医治,后泛指事态恶化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诗经·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周王朝时代,周厉王(姬胡)生活奢侈,暴虐无道,轻信小人,疏远贤臣。每天饮酒作乐,不理国家大事。
有个为人正直的老臣,名叫凡伯。眼看由于厉王的荒淫无道和对百姓日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国家的社稷江山将毁于一旦,多次上奏,劝谏厉王要善待百姓,但不是被那些奸臣阻挡,就是厉王假托身体不好不上朝。
有一天,又逢上朝之日,凡伯早早就赶到朝堂,等候朝见厉王。上朝开始了,凡伯刚想上奏,那些奸臣就纷纷赶在凡伯之前声称上奏,故意拖延时间。
果然,厉王听了几个大臣的奏禀后,便托辞身体劳累,起驾回宫了。凡伯想要赶上去,已经来不及了。
奸臣们一见此情,便“嘿嘿嘿……”地嘲笑着说:“追上去呀,快追上去呀!嘿!好一个忧国忧民的忠臣,怎么不追到后宫去呢!哼,真是没事找事。”
凡伯一听,愤怒极了,满腔怒火一下喷泻出来。他指着那些奸臣的鼻子,大骂道:
“你们这些奸臣贼子,如此胡作非为。我老夫忠诚恳切地要劝谏大王,而你们还有脸对我冷嘲热讽。不是我老糊涂了,恰恰是你们把祸患的苗子当儿戏。灾祸还未到来时,还可以预防,当灾祸的火苗变成熊熊烈焰时,就无法救治了。这大火将把你们统统烧死。你们现在作恶多端还要耍威风,简直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周朝的江山将要败在你们的手里。真是可悲啊可悲!”
果然,不多久,百姓们对周厉王的残酷统治忍无可忍,他们团结起来,组成起义军,打进王宫,活捉了厉王,并把他流放到彘(今山西霍县)这个地方,一直住了14年后死去。
后来,“不可救药”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比喻病情或事态非常严重,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丹麦·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近〕病入膏肓 无可救药 见〖病入膏肓〗。
〔反〕药到病除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释义】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比喻人或事态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 ?? ?? ?? ??.
? ??? ??.
??????.
2.?? ??? ???.
3.?? ??? ?????.
【例句】1.他的病看来已不可救药了。
?? ?? ??? ?? ???.
2.这个人屡教不改,我看不可救药了。
? ??? ?? ? ???? ??? ??? ?? ??? ???.
3.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最终不可救药。
??? ??, ??? ?????? ??? ??? ???.
【近义词】病入膏肓 无药可救
【反义词】妙手回春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药:治疗。没有什么药能够治疗。
❶ 形容病势沉重,无法治疗。姚雪垠《李自成》一卷六:“又有两次外科难症,别人认为~,经他着手回春。”
❷ 比喻情况严重,无法挽救。马南邨《燕山夜话·学问不可穿凿》:“做学问的人,如果犯了穿凿的毛病,就将~。”
〔出处〕《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熇熇hèhè:火势猛烈的样子。)
〔变式〕无可救药
〔近义〕❶ 病入膏肓 病入骨髓 沉疴难起 回春乏术
〔反义〕❶ 药到病除 着手成春
〔辨析〕见“病入膏肓”(37页)。
〔俗语〕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棺材里的人——不可救药

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不可救药;无可救药

格式 比喻式。
释义 药:用药治疗。病情已经严重到没法用药物医治的程度。
出处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hèhè,火势炽盛),不可救药。”
举例 对犯错误的人,只要不是~的,都应当热情帮助他们。

不可救药;药到病除bù kě jiù yào;yào dào bìng chú

不可救药 病重到不可用药救治。比喻人或事已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常作谓语,亦作定语、补语。
今天上午政委还跟我谈话,想留住我,谁知我睡着了,他才认为我已不可救药,就开了通行证。(蒋子龙《燕赵悲歌》十二)你要是把假痴假呆当做真痴真呆,当真认为可笑可怜,那就未免傻到不可救药了。(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亦作“无可救药”。
她看明白,他已无可救药了;至死,他也还是那么无聊。(老舍《四世同堂》六十八)
药到病除 除:消除。药一用病就好了。常作谓语,亦作定语。
“祖传草医”刘药先,莫说“九十九堆”地方上,就在偌大一座雾界山的百十里山场,都大有“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名气。(古华《“九十九堆”礼俗》)既然是对症下药,自然就会药到病除。(李欣《老生常谈·立竿见影》)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不可救药 不治之症
bu ke jiu yao bu zhi zhi zheng
【病入膏肓】 原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后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源出《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不可救药】 不能用药物医治的病。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毛病很重,无法挽救。不可救药的适用范围比病入膏肓广。病入膏肓着眼于“病”,一般用作谓语。不可救药着眼于“救”、“药”,能用作多种句子成分。
【不治之症】 不能治好的病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致命的危机。﹝例﹞ 老画家虽说体质羸弱、但精力一向充沛,怎么会一下子病入膏肓、形如枯槁? (陈秋生、莫大祥:《画与魂》) “太累……”作孚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久久地回望着亲弟弟的背影,“那些老的已不可救药了,难道我们这年纪轻轻的也不可救药了吗?”(邓千:《卢作孚》) 此乃不治之症。(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药:用药物治疗。比喻病情或事态非常严重,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他这人无论怎样都不听人劝,真是~。
【辨析】见“病入膏肓”。
【提示】也作“无可救药”。多用比喻义。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药:用药物治疗疾病。
❶指病势沉重,已到无法救治的地步。
❷《诗·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熇熇(hèhè):火势炽盛,这儿喻指事态严重。意思是做坏事发展到严重时,就如病得太厉害而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解释 救、药:挽救、救治。指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事态已严重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 《诗经·大雅·板》:“多将,不可救药。”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第十位国君,他即位后,昏庸无道,贪财好利,一方面剥夺贵族权力,另一方面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试图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完全垄断,因此招致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不满。针对人们的不满,周厉王又施行高压政策,派人监视民众的言行,谁敢妄加议论,就立即杀死。人民忍无可忍,群起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面对这种情况,大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挽救国家。《板》就是凡伯劝谏周厉王的一首长诗,其中一节写道:“上天正在逞威肆虐,不要这样盲目快乐。我的内心一片诚恳,小伙子们却骄傲自得。我所说的并非老昏之言,你们却拿来取笑戏谑。你们荼毒生灵,气焰日渐嚣张,真是病重得不能救治。”
可惜周厉王听不进任何意见,依旧我行我素,人民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衰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近义 病入膏肓
反义 妙手回春
例句
做学问的人,如果患了穿凿的毛病,就将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无法用药物救治了。
❶ 指病重。
❷ 多比喻事态已严重到或人已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不可救疗”。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也说“不可救疗”、“无可救药”。病重得不能用药救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可挽救的地步。
病人装进棺材
棺材里的死人
石狮子得病
阎王摆手儿
药王爷摇头
【药王爷】指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了我国的医药,故称他为“药王爷”。
张天师卧病在床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解义】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用法】 某人坏得无法挽救时,可用此语。
【例句】 这个人屡教不改,简直是~了。
【近义】 病入膏肓、回天无力
【反义】 不药而愈、手到病除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药: 用药,治疗。病得很重,已经没有药可以救治了。姚雪垠《李自成》:“又有两次外科难症,别人认为~,经他着手回春。”比喻糟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宋史·钦宗纪赞》:“惜其乱势已成,~。”
◆ 也作无可救药

不可救药bu ke jiu yao

药:治疗。本指病情危重,无法治疗。后比喻人或事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也作】无可救药不可救疗
【近】大势已去病入膏肓
【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病入膏肓 不可救药bìng rù gāo huāng;bù kě jiù yào

膏:指心尖脂肪;肓:指心与膈膜之间;膏肓:古代中医认为此二处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借指病重;药:指治疗。形容人的病情极其严重,已经到达不可治疗的地步。徐锦川《久病床前有孝子》:“陈亮的父亲自确诊胃癌的三年来,每次住院都是陈亮来侍候父亲……不幸的是这几天病情明显加重,医生已向陈亮有所暗示,看来陈亮父亲的病已是~。”


五毒俱全 不可救药wǔ dú jù quán;bù kě jiù yào

五毒:泛指偷盗、拐骗、嫖妓、赌博、吸毒五种丑行;俱全:都有;救药:挽救。形容人罪恶深重,什么坏事都干,已不可挽救。孙春平《何苦这般作践自己》:“近来又出了一部轰动全国的专写文人的大部头小说,里面的作家、画家、书法家们不是吸毒,便是赌博……真可谓~。”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药:用药医治。病重得无法用药救治。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又有两次外科难症,别人认为不可救药,经他妙手回春。(姚雪垠《李自成》)|在今后,我们还必须经常从思想上和组织上进行反对腐化堕落现象的斗争,经常把不可救药的腐化堕落分子清除出党。(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111C【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人或事已无可挽救。药:治疗。

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偏正〕 病重得无法医治。比喻无法挽救。语出《诗经·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徐兴业《金瓯缺》:“负责伐辽战役的最高权力机构宣抚使司恰巧就是这样一个腐朽的机构,而马扩不幸又是这个腐朽机构中的一匹~的害群之马。”
△ 喻指无法挽救。
【近义】气息奄奄
〖反义〗蒸蒸日上。
也作“不可救疗”、“不可救训”、“无可救药”。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

救药:疗治,挽救。比喻已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但当局内溃已久,无可救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