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赵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故事】: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御匈奴的侵扰。他带领随从人员三十六人,首先到了鄯善国。几天后,班超发现匈奴也派来了使节,并带了一百多个随从和护卫人员,想笼络鄯善国国王。国王狐疑不决。班超意识到事情的危急,就立即召集所有同来的人开会研究对策。会上,班超简单地介绍了情况,分析了当时的处境,然后斩钉截铁地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有今夜用火攻袭击匈奴来使,把他们全部杀掉。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国才会一心一意归顺我们汉朝。”大家都表示愿意听从班超的指挥。当天深夜,班超带领手下的全体人员,放火烧了匈奴来使的住处,并把匈奴的使节及随从一百多人全部消灭。班超的这一果敢行动,震动了西域各国,不但使鄯善国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也为进一步联络西域其它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意思】:不进老虎的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焉:怎么。比喻不经过艰苦的斗争,不冒危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古例】: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超如微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师只求救国,决不计较这些。’”毛泽东《实践论》:“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明帝时,朝廷为了联络西域各国(今新疆一带)抗拒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首先到达鄯善国。这时,匈奴也派人到了鄯善国。究竟对汉友好,还是对匈奴友好,鄯善国国王一时拿不定主意。开始,鄯善国对班超很热情,而且十分敬重,可过了些日子,忽然对班超变得冷淡了。这时班超从一位服侍他们的胡人口中了解到,匈奴已派来了使节,并带了100多个随从及护卫人员。班超分析面临的形势后,召集手下的36人,研究对策,班超说:“现在,我们的处境十分危险,如再过一些时候,等鄯善国和匈奴结成联盟,那时我们就死路一条了,你们说怎么办?”大家齐声回答:“我们愿意听从您的命令!”班超听了,猛地站起来,果断地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夜间把匈奴派来的人消灭掉。只有这样,鄯善国才会诚心归顺我朝。不然,连我们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保。”当夜,他们以少胜多,用火攻袭击,战胜了匈奴人。最后,鄯善王与汉朝正式建立了联盟,为汉朝进一步联络西域其他小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人们引申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现在也用来比喻不痛下决心,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本质或取得重大成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本是狩猎的一个平常道理,但它生动地体现了实践的观点。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或不大胆实践,就得不到重大成果。《后汉书·班超传》:东汉人班超,素有大志,投笔从戎,屡立战功。一次,奉命出使西域,做联络兄弟民族抗拒匈奴的工作。到了鄯善国 (今新疆一带),开始时该国国王对班超还热情敬重,后来由于受匈奴奴隶主派去的奸细挑拨,逐渐怠慢起来。班超和同来的三十六人商量如何应付当前的危险处境。他向大家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只有连夜袭击匈奴使者住地,用火把他们烧死,才能争取鄯善国与汉族的友好。于是他们就这样做了,获得了成功。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超如微笑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师只求救国,决不计较这些,只是没有门径也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谚)虎穴: 老虎的洞穴。指不敢进入虎穴,就不能捉到老虎的崽子。比喻人不冒大的风险,就不能取得大的胜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rù hǔxué,yāndé hǔzǐ焉:怎么。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喻不冒风险,就不能取得大成就。《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三国演义》第七十回:“黄忠催军马随后而进,刘封曰:‘军士力困,可以暂歇。’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策马先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见“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比喻如果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也比喻如果不去大胆实践,也得不到成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闯到老虎洞里去,从哪里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无法获得成功。东汉时,班超等三十六人奉命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抵御匈奴。他们首先来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最初对他们十分敬重,后来突然疏远了。经了解,匈奴也派使者来到了鄯善。班超对同行的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今晚要把匈奴来使全部杀掉,这样,鄯善国就不会投靠匈奴了。”班超利用火攻,杀死匈奴使者,同鄯善国建立起了友好关系。(见《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xué,yān dé hǔzǐ穴:洞穴。焉:怎么、哪里。不进老虎洞,得不到小老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没有亲历险境或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获得成功。焉(yān):怎么。 ☚ 有马不骑,有车不坐——练腿功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语出南北朝范晔《后汉书·班超传》。意谓不深入老虎窝,哪能捉到小老虎?喻指不下决心,不冒些风险,不经过斗争,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现常用来比喻深入敌人内部,从而战胜敌人的战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howcan one get (/obtain/catch/seize) tiger cubs without going into tiger caves; the only way to catch tiger cubs is to go into a tiger’s den/take necessary risk; he that would eat the fruit must climb the tree;he who risks nothing,gains nothing;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below; no pains,no gains;nothing is achieved without effort; nothing venture,nothing win (/get/gain/hav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u ru hu xue,yan de hu zi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walking boldly into the tiger's lair?—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比喻不冒风险,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就。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ls must dive below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xué,yān dé hǔ zǐ【解义】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辞源》源云:《后汉书·四七·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三国演义》七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不入老虎洞,怎么得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取得成功。《后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公元73年,班超被奉东都尉窦固任命为假司马,带一支部队出征匈奴,大胜而归。窦固见他很能干,便又派他带领36人的代表团出使去西域各国进行联络工作。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风险,就不能获得成功。《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tiǎn)尽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释义】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 不冒风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格式 比喻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焉:怎么。不入老虎洞,怎么能够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hǔ zǐ【解义】 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焉: 如何,怎么。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去冒险就得不到所要的东西。《孽海花》三五回:“超如微笑道:~!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现在也比喻不深入内部就不能解决问题。叶永烈《科学福尔摩斯》:“~?要揭开灯塔的秘密,就必须设法进入灯塔。” 132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进老虎洞,怎能抓到小老虎? 比喻不亲历险境,便不能成功。现也用以比喻不大胆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取得成果。穴:巢穴。焉:哪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rùhǔxué,yāndéhǔzǐ〔其他〕 不进入老虎洞,怎么会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历限险,就不能获得成功;不经实践,就不能获得真知。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童小鹏《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使身份社会化,深入敌人内部,周恩来多次提出:‘~’,三教九流都可参加,但必须同流而不合污,入淤泥而不染,实行革命的两面政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焉:怎么。即不进老虎洞怎能捉住小老虎呢?比喻不历险境,就不能成功。也比喻不经大胆、艰苦的实践,就不能获得真知,有所创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