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华严寺薄迦教藏殿
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修建。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部,分上、下两寺。薄迦教藏殿为下寺主殿。“薄迦”梵语义译为“世尊”,即佛;“教藏”指佛教经典。此殿为藏经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3米,增添了殿宇的宏伟壮观。此殿梁架举折平缓,檐柱升起显著,出檐深远。殿内外斗拱共八种。整个建筑比例恰当,刚劲有力,犹有唐代建筑遗风,是辽代小型殿阁式建筑的典型。殿内平璟和斗八藻井皆为辽构。大殿内棊沿壁排列壁藏38间,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佛龛;下层为藏经橱柜。两者间有腰檐。佛龛之上覆屋顶、壁藏斗拱17种,其中柱头斗拱为双下昂七铺作,是迄今所知辽代斗拱中较为复杂的一种。佛龛外勾栏束腰华版镂空出37种图案,雕造精绝。此壁藏规模宏大,是罕见的辽代小木作,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之为“海内之孤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