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诉0324上访。江淮官话。江苏南通〖〗。

上诉;上溯

◉ 上诉shànɡsù  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法院请求改判。〈例〉~期/ 请求~。
◉ 上溯shànɡsù 
❶逆流上行。〈例〉沿江~/ 御轻舟而~。
❷追溯过去的时间。〈例〉汉字的产生可以~到大约六千多年前。

上诉shàng sù

诉讼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向上一级的法院请求改判。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众不服,又上诉于东京上等裁判高岛。”1906年舒鸿仪《东瀛警察笔记》卷二:“对于军法会议之裁判不得再为上诉。”

上告←→上诉shàng gào ← → shàng sù

上告:向上级机关或司法部门告状。
上诉: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高一级法院请求重判。
【例】 “有话就说吧,我们只有上告这一条路了。”他用含泪的声音说。(管桦: 《镜子》) 怎么办呢? 有的朋友说: “岂有此理,索性到金华上诉去! ”(魏金枝:《任璋元和三个地主》)

诉讼

诉讼

讼(讼矢;讼诉;讼诉;词讼;辞讼;诉讼;言讼;狱讼) 词(词讼;词诉;质词) 狱 言告 官司(打官司;吃~) 珥笔 雀角辞诉 辞诉 狱犴 告事 经官动词 经官动府
发生诉讼,打官司:兴讼
上法庭打官司:对簿公堂 对簿公庭
民事诉讼:僮讼
为争田地而诉讼:讼田 讼地
 有关田产的诉讼:田讼
控诉,诉讼:讼理
控告诉讼:讦讼
审理诉讼:理讼 理诉 谳狱
教唆人诉讼:唆讼 调词架讼
挑起诉讼:造讼 造狱
向官厅或法院提出诉讼:起诉
 诉之于法律:诉法
 本人向法院起诉:自诉
 虚构事实,提起诉讼:诬讼
向上一级法院请求改判:上诉 赴诉 上控
 越级上诉:越诉
 含冤上诉:冤诉
 申辩上诉:辨诉 辨诉
诉讼的两方:两造
被告对原告提出诉讼:反讼
牵涉到诉讼中:涉讼 经官(~动词)
撰写并呈递状词,打官司:兴词构讼 行词告状 兴词告状
代理诉讼:包打官司
好打官司:健讼
听理诉讼:听讼 听狱
私下了结诉讼:私下和解
归结狱讼:归狱
打赢官司:讼直
(司法机关依法解决案件的活动:诉讼)

另见:告发 违法 冤屈 法律 判决 案件

☚ 诉讼   争讼 ☛

上诉shàng sù

谓向上申诉。班固《东都赋》:“下人号而~~,上帝怀而降临。”

上诉

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行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上诉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必须有适格的上诉人。上诉人包括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必须经过被告人的同意才能行使上诉权;(2)必须有法定的上诉对象。即地方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3)必须遵守法定上诉期限。上诉期限是指行使上诉权的有效时间限制。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是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是5日,自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4)必须要遵守法定的上诉方式。上诉可以用书状方式,也可以用口头方式提出,二者有同等的效力,人民法院均应受理。书面上诉的,上诉状应写明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等情况;口头上诉的,也应说明这些情况,由接受上诉的法院记录在卷,上诉人阅读或听读后签名或盖章;上诉既可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规定的,应在接到上诉状后的3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上诉appeal

向对案件作出判决的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其对已作出的判决进行复核的申请。上级法院如认为有必要,可以对原判决加以适当的改变。在国际上,国际法院的判决一般属最终判决,不得上诉。1945年《国际法院规约》第60条规定:“法院之判决系属确定,不得上诉。判词之意义或范围发生争端时,经任何当事国之请求后,法院应予解释。”当事国可以声明法院覆核判决,声明的根据应当是“发现具有决定性之事实,而此项事实在判决宣告时为法院及声请覆核之当事国所不知者,但以非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规约》第61条(1)款)”。


上诉Appeal

❶英国的上诉渠道较多,且形式繁杂,程序有别,除一般由上诉人直接上诉外,还有原审法院以“报核”方式的上诉。(1)被告人不服治安法院的判决,可以向刑事法院或在高等法院王座庭提出上诉,前者是治安法院的上诉审法院,后者受理治安法院以报核方式提出的上诉。刑事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由1名纪录法官或巡回法官主持,与2至4名治安法官组成合议庭,采取重新审理的方式,其程序与治安法院庭审程序基本相同,判决以多数票通过,如票数相等,纪录法官或巡回法官可以加投1票,上诉审可以维持、撤销或改变治安法院的定罪与判刑,以驳回上诉时,刑事法院可以在治安法院的权限范围内判处比原判更重的刑罚。对刑事法院的上诉判决不服,可以向上议院再次上诉。高等法院受理以报核方式的上诉,只就法律问题听取双方律师的辩论,有权维持、撤销或改变原判决,或者发回更审,或者只改变刑罚。对高等法院的上诉判决不服,可以向上议院再次上诉。(2)被告人不服刑事法院的判决,可向上诉法院刑事庭上诉,其中又分对定罪的上诉与对判刑或其他问题的上诉两种。上诉法院在审理对定罪的上诉案件时,由至少3、名上诉法官或高等法院法官组成合议庭,参加过原审的法官不得参加上诉审。上诉审不召集陪审团,审判公开进行。法庭可以命令新证人作证,但在多数情况下是先阅卷然后听取双方律师的法律主张,而不是审理各项事实。上诉审可以维持、撤销、改变原判决,也可以发回更审。上诉法院受理对判刑或其他问题的上诉,可以改变原判刑罚,但不得重于原判;也可以以某种处置来代替刑罚。不服上诉法院判决的,可以上诉至上议院,但必须是内容涉及有普遍重大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且必须经上诉法院或上议院批准。上议院受理上诉案件,通常由5名常设上诉议员在大法官主持下进行,不阅卷,只听取双方律师的口头陈述,必要时才听取上诉人的陈述,其裁决以上议院决议的形式作出。
❷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法律制度。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在我国行政诉讼中,上诉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必须有法定的上诉对象,即提起上诉的裁判种类必须符合法律的限制性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各种判决及起诉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均可提起上诉。<2>必须有合格的上诉人。在我国行政诉讼中,享有上诉权的人包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3>必须遵守上诉期限。《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判决的上诉期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天内,对裁定的上诉期为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天内。<4>必须递交上诉书状。即上诉只能用书面方式,不能用口头方式。上诉状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的,应当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5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或第二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当立即通知对方当事人。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当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应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尽快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的,不影响第二审法院的审理。

上诉

诉讼当事人对原审法院的裁判不服,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在中国,上诉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予以剥夺。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的判决、裁定,可以依法定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有权提起上诉的,在刑事诉讼中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为当事人。当事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提起上诉;委托代理人经当事人特别授权的,也可以提起上诉。上诉的期限,刑事诉讼中,判决为10日,裁定为5日;民事、行政诉讼中,判决为15日,裁定为10日,逾期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再行上诉。上诉书状的内容应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书状应通过原审法院提出,也可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并且均应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第二审法院对上诉的审理实行全面审查原则。

上诉Appeal

当事人因不服判决而进一步向高一级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改判的法律程序。上诉是否有效取决于案情、原判法院级别和原判性质。加拿大各省均有自己的上诉法院。联邦上诉法院只受理其管辖范围内的上诉。由这些法院作出的判决可以并且只能向加拿大最高法院进一步提起上诉。加拿大上诉法院的审判小组成员组成总是单数,以保证一方总能获得多数,从而作出判决。

上诉

上诉shangsu

当事人对原审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英美法系国家和旧中国国民党政府的诉讼法通称上诉;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将上诉分为控诉与上控。在我国,上诉既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审判制度。上诉包括刑事上诉和民事上诉。
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一般规定,当事人,包括检察官、被告人和自诉人有上诉权。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保佐人在不违背被告人意愿的情况下,可以为他上诉。上诉权可以放弃,但日本1948年《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处死刑或无期惩役、无期监禁的判决,不得放弃上诉。上诉必须在判决、裁定送达后的法定期限内提出,超过期限,上诉权即丧失。各国对判决的上诉法定期限,长短不同。法国10天,联邦德国7天,日本14天,英国对治安法院判决3周,对刑事法院判决4周。上诉可用口头或书面向原审法院或第二审法院提出。
苏联法律规定,受审人及其辩护人和法定代理人以及受害人有权上诉。检察长有权抗诉。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7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权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权提出抗诉。对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天,对裁定为5天。1983年9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针对犯罪的性质对上诉和抗诉期限作了新的规定。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主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民愤极大的,其上诉和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期限,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改为3天。对于案情比较复杂、主要犯罪事实还不完全清楚的案件,不能适用这个决定的程序;对于反革命案件和贪污等其他一般刑事案件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仍适用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上诉可以用书状或者口头提出。
为了保护被告人的上诉权,许多国家普遍规定,上诉审法庭对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罚。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抗诉和自诉人上诉的不受此限制。这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规定基本上是相同的。

☚ 判决   代理人 ☛

上诉

当事人或其他有权上诉的人不服原审法院的裁判,在上诉期限内依法定程序请求上级法院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诉讼行为。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在我国,当事人或其他有权上诉的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和允许上诉的裁定可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诉

当事人不服军事法院第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级军事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有独立行使上诉的权利。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如果不服,也有权独立提起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上诉既可以用上诉状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也可以直接向原审军事法院的上一级军事法院提出。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第二审即终审判决、裁定,一经宣布,立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再上诉。上诉人对判决、裁定不服上诉的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对于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上诉期限为3日,上诉期限的计算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算。

上诉

上诉

当事人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不服,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形式。在英美法系国家统称上诉,大陆法系国家如日本则将上诉分为控诉与上诉。在中国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上诉的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征得该被告人同意后也可上诉。上诉须在法定期限内以口头或书面上诉状方式,通过原审法院或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权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必须依法受到保障,以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上诉审法院在审理被告人上诉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上诉法院,如英国上诉法院是最高法院的组成部分之一,内设刑事法庭和民事法庭,专门受理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案件。法国上诉法院设置于县法院 (初审法院) 之上,同巡回法院平行,凡属重大的刑事民事上诉案件,通常都由上诉法院受理。

☚ 三同时原则   上诉审程序 ☛
上诉

上诉

仲裁裁决可以上诉,但当事人须在仲裁协议或随后的书面协议上,定出上诉仲裁审理程序,提出上诉的条件、时间、依据的规定及仲裁上诉审级的组成等内容,否则该上诉的订定无效。如当事人引用仲裁机构规章有此规定时不在此限。当事人亦得在仲裁协议或在接受首名仲裁员之前的随后书面协议内,注明对仲裁裁决的上诉须向澳门第二审法院提出,且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但当事人允许仲裁员按衡平原则审理时不得上诉,即使当事人约定上诉亦不得为之。

☚ 裁决的期限   执行 ☛
上诉

上诉

通常指享有上诉权的人对原审法院作出的未生效的裁判不服,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定程序向上级法院提出变更裁判请求的诉讼行为。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已实行上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的《人民法庭组织通则》、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都对上诉作了规定。1979年颁布的并于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上诉作了全面的规定。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依法提出上诉的,不得加重对被告人的刑罚。上诉的方式有两种: (1)上诉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2)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判决和裁定,不得上诉。在法定期限内不上诉的,即丧失上诉权。

☚ 大陪审团   上诉权 ☛

上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不服下级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在我国,当事人等如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可在上诉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刑事诉讼中一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的上诉期限为三日);对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五日,对裁定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从接到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上诉可采用书状或口头方式,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对刑事案件,当事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副本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这项规定的限制。

上诉

当事人不服下级法院的裁判,依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活动。在我国,上诉既是一项重要的审判制度,也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如民事案件或经济案件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如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对当事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歧视或剥夺。上诉可用书状或口头方式,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或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并按被上诉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对于刑事案件,当事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原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如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五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应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这项规定的限制。

上诉

上诉

自诉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和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诉讼行为。

☚ 撤诉   强制执行 ☛
上诉

上诉

当事人对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法院的裁判不服,依照法定程序和期限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诉讼活动。上诉是一项重要的审判制度,也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用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审理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 当事人、第三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独立上诉。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限制或剥夺。当事人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上诉权。上诉应在上诉期限内提出,判决的上诉期为15日,裁定的上诉期为10日。上诉应当提交上诉状,写明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并提出必要的证据。当事人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也可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提出,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发交原审人民法院。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后,均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15日内提出答辩状,如不提出也不影响原审人民法院报送案卷,不影响第二审法院审判。

☚ 撤诉   申诉 ☛

上诉

appeal;appealing

上诉

lodge an appeal;institute an appeal;appeal(to a higher court)
提出~lodge an appeal/驳回~reject (or turn down,overrule) an appeal/~程序procedure for appeal/~机构appeal body /~理由grounds(or reason) of appeal/~法院appellate court;court of appeal/~权right of appeal/~人appellant;petition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