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胞下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胞下垂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又名睢目、侵风、睑废、睥倦、胞垂、眼睑垂缓、睑皮垂缓。发病有先后天之分: 先天性者由发育不全引起;后天多因脾虚气弱,脉络失和,风邪客睑而成。此外,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亦可引起。症见上睑垂下,无力提起,半掩睛瞳,甚至掩及整个黑睛,妨碍视瞻。内治一般以补脾益气,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之类,并宜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由外伤、肿瘤、梅毒、椒疮等其他疾患引起者,重在病因治疗。

上胞下垂

又名睑废。即上眼睑下垂。多由脾虚气弱,脉络失和引起。表现为上睑下垂,上举无力,睁不开眼。

上胞下垂shàngbāoxiàchuí

病症名。又名睢目、侵风、睑废。发病有先后天之分。先天者常由发育不全引起; 后天者多因脾虚气弱, 脉络失和, 风邪客睑而成, 亦可由外伤所致。症见上胞垂下, 掩及瞳神, 无力提起, 妨碍视瞻。宜补脾益气, 祛风通络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或人参养荣汤, 酌加僵蚕、全蝎、赤芍、牛膝等。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有的可手术治疗。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无力抬举,影响瞻视之病症,称为“上胞下垂”。又名“睢目”(《诸病源候论》),“眼睑垂缓”(《圣济总录》),“睑废”(《目经大成》),“眼皮下垂”(《眼科切要》)。多因气血不足,荣卫不和,致肤腠开疏,感受风邪,客于上胞而低垂;或脾气虚弱,阳气不升,睑肤约束无力。如(《诸病源候论》)谓:“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
证见胞睑不红不肿,眼珠如常,唯见一眼或双眼上胞低垂,覆盖黑睛,启睑无力,影响瞻视,每需仰首皱额以助开睑,甚则需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物。“目闭不开” 与本病不同,乃上下眼睑紧闭,不能自然开睁; 亦不同于椒疮重症之眼胞下垂,因胞睑肥厚而致之重坠难开。此外,因老年睑肤松弛而睑皮下垂者,亦不属本病范畴。
证属气血不足,风邪客于睑肤者,可见上胞下垂,睑肤麻木,或目珠转动不灵,头晕目眩,心悸少气,面色无华,舌色淡白,脉细而虚。治宜益气养血,兼祛散风邪,方用归脾汤(《济生方》),送服升麻散(《圣济总录》)。
证属脾虚气弱者,可见双眼上睑低垂,晨起较轻,午后增重,全身乏力,畏寒喜热,头昏口淡,舌质淡,脉沉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扶阳。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附子、肉桂。若兼见目珠转动不灵者,加丹参、鸡血藤、木瓜、丝瓜络等养血通络之品。
针灸疗法,取穴鱼腰、攒竹、丝竹空、阳白、临泣、颊车、风池、合谷、足三里、光明,每次选穴二至三个,每日或隔日一次。

☚ 眼胞痰核   胞睑振跳 ☛

上胞下垂shàng bāo xià chuí

blepharoptosis; ptosis of upper eyelid; droopingof upper eyelid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