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上楼去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上楼去梯shànglóu-qùtī

让人爬上高楼,然后搬走梯子。谓诱人上当。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随后,逐步统一了北方。一度依附袁绍的刘备迫于形势,南下投靠荆州的刘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做自己的军师。当时,刘表与江东孙权战事失利,曹操也在打荆州的主意。而荆州内部充满矛盾,刘表宠爱后妻所生的小儿子刘琮,不喜欢前妻所生的大儿子刘琦。刘琦苦于想不出避祸的办法,十分忧虑。
一次,刘琦趁刘表把刘备、诸葛亮请到荆州议事的机会,邀请诸葛亮到他家的后花园观赏。这时刘琦诉说了自己心中的忧虑,请诸葛亮替他出谋划策以自救,但被推辞了。刘琦又请诸葛亮上楼看书,暗中令下人撤去了楼梯。此时,刘琦跪在地上再次请求。诸葛亮没有办法,就教他去请求带兵镇守江夏以避祸。次日,刘琦依计而行,果然避过了刘琮集团的迫害。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上楼去梯”这一成语,比喻怂恿人做某事,只能进,不能退。

上楼去梯

指三国时刘琦谋自安之术,请诸葛亮上高楼,令人去梯,二人密谈之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刘琦) 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置。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后因用为秘密谈话之典。亦指使人上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废后,恨简文云:‘上人著百尺楼上,担梯将去。’”

上楼去梯

上楼去梯(上树拔梯)

让人上了楼,就把梯子搬走了。比喻诱人做坏事并断其退路。

☚ 人心惟危   噬不见齿 ☛
引诱人

引诱人

引诱妇女:窃玉偷香 偷香窃玉 窃玉偷香
引诱男人:捞龙
引诱敌人:诱敌(~深入) 饵敌
 诱敌人出战:钓战
 诱敌人进入伏击地区:诱伏
 诱敌方投降、归顺:诱降
诱人上当:上楼去梯
引诱人上前而断绝他的退路:上树拔梯
诱之深入使其疲困:诱罢

☚ 引诱   诱人做坏事 ☛

谋划的程度

谋划的程度

预先谋划:预虑 预筹 豫谋
对事情的成败预先有所谋划:豫事
最先谋划:首谋 首计
从容地谋划:徐图(~进取)
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上楼去梯 上树拔梯 上屋抽梯
日夜谋划:夙夜为谋
全面谋划:统筹(~兼图) 通筹
认真谋划:善谋
周密谋划:审谋 审图
深入周密地谋划:深计
精心考虑,周密谋划:虑计神筹
用心机进行周密谋划或算计:机谋巧算
时刻思考谋划:行思坐筹
专心谋划:潜神嚜规
精心谋划:休谋
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谋划:苦心积虑
竭力谋划:尽规
竭尽忠诚,尽心谋划:殚诚毕虑
竭尽心力思考谋划:殚精极虑 殚思极虑殚思竭虑
反复地计算谋划:精打细算
谋划非常准确,失误很少:算不失一
谋划周全,万无一失:计出万全 策出万全 虑出万全
处心积虑谋划了很长时间:蓄谋已久
谋划得很深远:计深虑远
与众不同的独到谋划:独见之虑
最聪明的人不用谋划:至智弃智
不善谋划:疏谋少略
才识不高,不善谋划:才疏计拙
谋划不当:失策 失着 失著 遗计 遗算 计过 左计
谋划短浅:浅图
谋划错误:失计

☚ 各种程度的谋划   善于谋划 ☛

上楼去梯

见“上屋抽梯”。晋代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刘表)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固谓亮曰: ‘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上楼去梯shàng lóu qù tī

见“上树拔梯”。

上楼去梯shànɡ lóu qù tī

上楼后搬走梯子。
❶ 指在绝对严密的条件下密谈策划。三国时刘琦邀诸葛亮上高楼密商自安之计,令人搬走了梯子。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❷ 比喻怂恿别人做事后中途拆台,使人只能进,不能退。也作“上屋抽梯”。

上楼去梯shànglóu-qùtī

〔并列〕 让人上了楼就搬走梯子。❶比喻怂恿人做某事,只能进,不能退。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置。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❷比喻怂恿人上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废后,恨简文云:‘上人箸百尺楼上,担梯将去。’”
△ 贬义。用于叙写密谋与唆使人干坏事。
【近义】遇事生风。
也作“上树拔梯”。

上楼去梯shàng lóu qù tī

即让人爬上高楼,然后去掉梯子。比喻怂恿人做某事,只有前进的路,没有后退的路。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