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官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官体 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所开创的一种诗风。《旧唐书·上官仪传》: “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 玉台体 山水田园诗派 ☛ 上官体 上官体初唐诗坛流行的一种体制风格。太宗、高宗时诗人上官仪,诗多奉和应诏之作,婉媚工整,讲究辞藻对仗,内容空洞贫乏,一时竞相仿效,称为“上官体”。《旧唐书·上官仪传》云:“本以词采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王玮庆《沧浪诗话补注》曰:“又有上官体。上官仪工诗,效之者称此体。” ☚ 唐初体 初唐四杰 ☛ 上官体初唐诗歌的重要流派,因唐太宗、唐高宗时代的诗人上官仪而得名。《旧唐书·上官仪传》:“(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所谓“贵显”,指的是上官仪于太宗时任秘书郎兼弘文馆学士,高宗时又任秘书少监、西台侍郎,前后受到恩宠。所谓“绮错婉媚”则是指:一、上官等人的诗作几乎全部是“应诏”、“应制”之题,也就是说,纯粹是封建贵族的遵命文学;二、上官诗派的诗歌内容主要歌咏宫廷生活,所涉及的人,不外帝王、后妃、贵主,所涉及的事,不外与宴、游赏以及后妃贵主的诞庆薨逝等等,内容极其贫乏、空虚;三、上官体的诗作形式,专门讲求排比辞藻,追求语言修辞的典丽富艳,流于浓厚的形式主义。上官仪又把六朝诗歌创作的对仗技巧加以程式化、规范化,制出“六对”、“八对”名目,例如“天地”对“日月”叫做正名对,“花叶”对“草芽”叫做同类对,“黄槐”对“绿柳”叫做双声对,“彷徨”对“放旷”叫做叠韵对,等等。总之,上官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齐梁时代宫体诗的继承和发展,对初唐的诗坛风气起了不良影响;只是各种对仗法及其名目,还为唐代以后的诗人及诗歌理论家所吸收,对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一些推动作用。 上官体 (上官仪)本以词采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 上官体唐初诗派。以上官仪为代表,其诗歌创作,不外点缀升平,歌功颂德之作。形式上追求辞藻典美,婉媚骈俪,内容多无可取。《旧唐书·上官仪传》: 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例如他的《八咏应制》之类作品,即“上官体”之典型代表。此派继齐梁颓靡遗风而有所发展,在当时颇具影响。 ☚ 玉台体 富吴体 ☛ 上官体 上官体上官仪 (约608—664) 初唐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 (今属河南) 人,贞观时进士,官至秘书少监兼弘文馆学士,唐高宗时位居丞相,是一位深受唐太宗、高宗宠幸的御用文人。麟德 (664—665) 时,坐事下狱死。上官仪擅写五言诗,工整雅致,但内容大多为应诏酬唱之作。诗风 “绮错婉媚”,非常适应当时宫廷宴饮聚会吟唱的需要,士大夫们纷纷仿效,称为 “上官体”,以至一度成为初唐诗风的主流,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不良的影响。但上官仪在诗体趋向格律化方面发展作过重大的贡献。他将六朝以来诗歌的对偶作法作了进一步的归纳、总结,提出了 “六对” “八对”,严格规范作诗的方法; 他提出的各以名物、声韵、造句、寓意等类相对,利用汉字特点使诗歌进一步程式化,无疑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促进的作用。所以上官仪的诗歌写作虽为宫廷诗歌服务,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创作倾向,但从诗歌发展史方面来看,不应该全部抹煞。上官体中也有较好的作品,如上官仪任丞相时所作的《入朝洛堤步月》 (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意境、情调都不高,但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是历来传诵的名篇。上官仪诗作原集已佚,《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 宫体诗 宫词 ☛ 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旧唐书·上官仪传》: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 上官体初唐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陕州 (今河南陕县)人。太宗、高宗二帝的宠臣。其诗多为奉和应制之作,而且绮错婉媚,承袭齐梁余风。时人纷纷模拟仿效,称之为上官体。上官仪又有“六对”、“八对”之说,强调对仗严整、声律协调,这对唐代律诗形式的定型和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 新乐府运动 元和体 ☛ 上官体shang guan tiPoetry Style of Shangguan (a style of poems writtern by Shangguan Yi which focused on the life in the Palac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