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用情: 以真诚相待。在上位者崇尚礼节,百姓就没有人敢不尊敬;在上位者崇尚仁义,百姓就没有人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崇尚诚信,百姓就没有人敢不真诚相待。指在上位者起道德昭示作用。语出《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焉,焉用稼?”[例] 孔子曰:“~。”由此言之,圣帝明王岂得无好?在其正而已。(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夫孔子曰:“~。”明王道,辨义利,崇廉耻,固去诈去伪之本,然刑者,圣人有不能废也。(元·苏天爵《诈伪》)|上起皇帝,下至各地州县官,他们所代表的不仅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外在权威,而且是一个道德的象征,即为普通老百姓树立起一个道德上的典范。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价值判断,孔子认为:“~。”(周少元等《中国古代县治与官箴思想——以〈钦颁州县事宜〉为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