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面红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面红旗sānmiàn hóngqí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例如:“鼓励大家高举三面红旗,坚持南泥湾精神,继续向沙漠进军。”(《人民日报》1975.10.31)“这又刺痛了陈伯达等人,他们终于在1964年‘四清’运动中,以‘否定三面红旗’的罪名把这些讨论全部扼杀了。”(《人民日报》1978.3.16) 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sānmiàn hóngqí指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参 见“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 三乱 三明治 ☛ 某种形状物的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用于长条形的东西的量:股(一~清泉) 道(万~金光) 茎(一~绿草) 条(一~线) 根(一~筷子) 鞭(打一~) 棍(打一~子) ☚ 个体物量 某种事物的量 ☛ 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Sanmian hongqi中国对1958年产生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总称。起初一般提法是“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高高举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光荣旗帜”或“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旗帜”。1959年以后始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1978年以后这种提法才不见了。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 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Sanmian hongqi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统称。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根据毛泽东的倡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了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创造精神。会后,在全国各条战线上,迅速掀起“大跃进”高潮。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会后,在全国很快形成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严重损失,是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当时认识上的局限,反而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看成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有人曾对此提出过疑问,但中共中央仍然坚持高举三面红旗的提法。1979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叶剑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对“大跃进”运动作出了基本否定的评价。此后,停止使用三面红旗的提法。 ☚ 反右派斗争 “大跃进”运动 ☛ 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形象称谓。1958年春,经济建设高速度发展的形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党中央和毛泽东滋长了骄傲和急于求成的情绪,“左”倾思想迅速发展。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正式通过了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片面追求高速度,违背我国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作为“三面红旗”,反映了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左”倾错误,它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与此同时,将其作为评价人们政治态度的是非标准,也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 公共食堂 一平二调 ☛ 三面红旗san mian hong qi【历史】Three Red Banners (the General Line for Socialist Construction,formulated in 1958) “三面红旗”“Three Red Banners”(of the General Line,the Great Leap Forward,and the People’s Commun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