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防装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防装备

军队用于对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袭击进行防护的器材的总称。亦称“三防设备”。是保障部队安全和战斗行动的重要装备。其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3大类:(1)用于防核武器的仪器装备包括:核爆炸探测仪、核辐射剂量探测仪、辐射仪、射线指示仪、放射性沾染测量仪、核爆炸外观景象光学仪、γ射线报警器、γ辐射仪、剂量仪等; (2)用于防化学武器的仪器装备包括:毒剂报警器、侦毒器、防化侦察车、野战化验车、喷洒车、淋浴车、燃气射流洗消车、消毒杀虫车、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篷、防疫服、防毒手套、个人消毒急救盒及滤毒通风装置、空气再生装置等;(3)用于防生物武器的仪器装备包括:生物战剂采样箱、生物战剂检验箱、生物战剂检验车等。

三防装备

三防装备sanfan zhuangbeiNBC protection equipment

军队用于防核、防化学和防生物武器袭击的观测、侦察、防护、洗消和预防急救等装备。主要用途是发现敌人核、化学和生物武器袭击,查明受染程度和危害范围,进行防护、洗消和预防急救,使人员减少或避免伤害,保障人员在核、化学和生物武器使用条件下的战斗行动。在平时,三防装备可用来完成核化事故的救援任务。
三防装备是在化学防护器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和核武器出现后逐步趋于完善和系列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和新材料的问世,促进了三防装备的技术和使用性能的改进,逐步达到现代化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使用了氯气和光气等,因此便出现了简易的“黑色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和简便的化学侦察器材。后来芥子气的使用导致了油布防毒衣、高锰酸钾及漂白粉消毒剂和消毒器材的使用。根据战争情况需要,又发展了集体防护器材。初步形成了对付化学武器袭击的报警、侦察、防护和洗消等系列化学防护器材。神经性毒剂塔崩、沙林和梭曼相继研究成功及科学技术进步,使化学防护器材在种类、技术性能和防御毒剂类型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生物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引起化学防护器材的进一步改进和向多用途方向发展,并且依据这两种武器性能研制了一系列核监测器材和生物报警与检验器材,逐步建立了对三种大规模杀伤武器单独或同时使用时进行防护的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和系列齐全的三防装备。
三防装备按用途分为:
❶观测器材:对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袭击进行观测报警,包括近、中、远距离核爆炸自动观测仪,比色、电化学点测和红外、激光遥测毒剂报警器,以及生物战剂气溶胶报警器等;
❷侦察器材:查明和测定人员、武器、技术装备、地面和工事等受染程度和毒剂种类,包括核辐射剂量探测仪器(γ射线指示仪、剂量率仪、沾染测量仪、辐射仪和剂量仪等)及化学和生物侦察器材(侦毒器、防化侦察车、侦毒片、侦毒纸、野战化验车、生物战剂采样箱和生物战剂检验车等);
❸防护器材:保护呼吸器官和皮肤避免或减轻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落下灰的伤害,包括个人防护器材(过滤式防毒面具、隔绝式防毒面具、特种防毒面具、隔绝式防毒衣和透气式防毒衣)和集体防护器材(滤毒通风装置和空气再生装置);
❹洗消器材:对染有毒剂、放射性落下灰和生物战剂的人员、武器、技术装备、服装、地面和工事等进行消毒和消除沾染,包括洗消车辆(喷洒车、燃气射流快速洗消车、高温高压多功能洗消车、淋浴车和服装消毒车等)、洗消器(车辆洗消器和坦克洗消器等)和多种个人消毒包。洗消器材使用的洗消剂有消毒剂(三合二、氯胺、多效碱醇胺配方、乳化消毒液和活性漂白土等)、消除剂(表面活性剂和络合剂)和杀菌剂(环氧乙烷和甲醛等);
❺预防急救器材:预防中毒、传染和辐射照射,并对人员进行急救。包括个人消毒急救盒、预防药物、免疫制剂和辐射防护剂等。
三防装备按使用对象分为群防器材和专业分队器材。前者装备于合成军部队,一般为小型轻便器材,供广大官兵及时自救、自侦、自防和自消。后者装备于防化部队,一般为大型快速机动、作业量大和技术性能高的器材,供防化部队有重点地保障部队军事行动。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剂量学等不断发展,激光、红外、电子、计算机、遥感、通信、航天、自动化和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及新材料和新元件出现,并根据战争需要,三防装备必将在高效多能、准确可靠、快速传输、遥测、智能化和适用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在三防装备中,许多器材向平战结合和军民结合方向发展,以节约资金。

☚ 声监测系统   反水雷武器 ☛
000016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