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角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角洲我把那支离破碎的、悄悄地 渗入到你那儿的生命,结扎在一起: 那是一个自我挣扎的生命, 对你似乎不了解, 它是一种被扼杀的生机。 当时光的激流阻塞了它的堤坝, 你就把自己改变一番, 同它巨大的威力保持协调, 而我的记忆啊,你更清楚地 从你下降的那个阴暗的地区 浮现上来, 象此刻雨后初霁时那样, 树枝上又披上浓绿 而墙上却是一片嫣红。 除了你那默默无言的信息, 在旅途上给我支持, 对你,我别的一无所知。 不论你只是形象的化身 或者海岸如何哺育你 (海岸狂热而混沌, 在潮水的冲击下噼啪作声), 你不过是幻象,朦胧的梦魂。 在动荡不定的时光中 你什么信息也没有, 一片灰色,或被硫磺的火焰撕裂。 只有拖船的尖叫声, 它透过一片雾气驶来, 停泊在港湾。 (钱鸿嘉 译) 这是一首歌唱大自然的诗,很象一曲优美的咏物诗。但它又不是单纯的咏物,每一行都饱浸着诗人蒙塔莱对人生的认识和他自己的人生追求。诗的前两节似乎是写实景,巨大的三角洲静静地躺在大海之滨,江河之口,然而,面对江河之潮的“自我挣扎的生命”,它没有阻隔,而是顺应了自然的潮流, “把自己改变一番”, 同江河的“巨大的威力保持协调”,因此,三角洲便没有消失,而是在“下降的那个阴暗地区浮现上来”,青春不老,似树枝披上“浓荫”,象墙上一片鲜红。实际上,诗人写的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或者称之为人生哲学,即只有顺应人类历史的大潮,才能生存,才能有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诗的后面两节,诗人直接涉笔自己的内心世界, 由“三角洲”在人生旅途上对自己的“支持”来展开对生命的歌唱, 因而,诗人注意的不是它的形象,而是它的“默默无言的信息”, 那“幻象”、那“梦魂”已不是“三角洲”的本色,而是它在诗人心灵之中所掀起的情感的波澜,所激起的情感的震颤,它已变成一种精神扎根于诗人的灵魂了。到后来,连三角洲的信息也没有了,这不是诗人的迷茫或失误,而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已从它身上认准了目标,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必须离它远去,寻找自己的路。不是吗?大海边,已有一只拖船“穿过一片雾气驶过来”, “停泊在港湾”,发出尖叫声,向诗人召唤。这,就是诗人的路,不断前进,不断追求。蒙塔莱的诗惯于使用意象技巧,《三角洲》一诗的意象繁复多姿,但又清新自然,无堆砌或雕凿之感,因为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经过了精心选择的,各个意象之间又有一条感情红线相联系,透露出诗人心灵的秘密。 “三角洲”是诗人自己的化身,也是诗人情之所寄。不断更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以适应潮流的需要,这是三角洲的特征,也是诗人的个性和追求,情与景融为一体是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色。 《三角洲》是诗人的早期作品,它饱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挚爱之情,也流露出一种青春的骚动,展示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和人生理想。 (蒋登科) 三角洲sānjiǎozhōu河口地区由河水挟带泥沙冲积而成的三角形地带 三角洲sān jiǎo zhōu河口地区一般成三角形的冲积平原。罗布存德在《英华字典》(1866—1869年)中将delta译作“三丫江口”。◇河口洲、三棱洲。“三角洲”为日语词,约于20世纪初进入我国,如1900年《清议报》四十九册《埃及近世史》:“地中海三角洲地方,仅因北风时见细雨而已。”1902年樋田保熙译《世界地理志》部首:“今日海滨或河边之平原沃土,概皆此冲积层,如尼罗(Nile)河口埃及之三角洲,恒河(Ganges)口孟加拉(Bengal)之三角洲是也。” 三角洲 三角洲sanjiaozhou河流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区,坡度变缓,流速减小,同时受到河口的各种地质作用,沉积物大量堆积,形成一片平坦的低地,其平面形态往往象希腊字母“Δ”,故称三角洲。形成三角洲的条件: 图1 台伯河三角洲 图2 尼罗河三角洲 图3 黄河三角洲 图4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 冲积平原 水系类型 ☛ 三角洲 三角洲Sanjiaozhou在河流入海或入湖的河口地段,由于河流和海洋或湖泊的相互作用,使大量碎屑物质发生沉积,形成大片低地,其平面形态好似一个尖端向着陆地的三角形,称为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主要取决于河口地区水流变化的基本规律。河流、海洋、构造、气候和流域自然地理因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形态类型。形成三角洲的必须条件是:
三角洲的类型复杂多样,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和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❶扇形三角洲: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多且经常改道,河口外海水较浅,使三角洲形成过程中能比较均匀地向海推进。如我国的黄河三角洲。黄河水的含沙量很大,中、下游的平均含沙量为25.3公斤/米3,中上游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泥沙约12亿吨,其含沙量是长江的47倍,是密西西比河的42倍,是亚马逊河的360倍。自1855年以来形成了面积5 932.6平方公里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每年以200—2 000米的速度向海推进。从1855年黄河改道由利津入海以来,三角洲已向海推进了约50公里(图2.C)。 ❷鸟爪形三角洲:在潮流、海流和波浪作用都很微弱的河口区,河流含沙量较高并分几股汊河入海,各汊河口泥沙迅速堆积,形成向海伸展较长的沙嘴,平面形态很像鸟爪,故称鸟爪形三角洲,以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最为典型(图1)。 ❸尖头形三角洲:河流入海(湖)时,只有一条干流,支流很少或很小,在干流河口处形成向海中突出的尖头形三角洲。如意大利的台伯河三角洲(图2.B1)和西班牙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如果河流泥沙较少,岸边海水较深,波浪方向与海岸斜交,则形成河口内堆积的掩闭形三角洲,如非洲南端的奥伦治河三角洲(图2.B2)。 ❹岛屿形三角洲:在潮汐作用较强、河流含沙量不高的河口区,在潮水作用下,形成许多向海伸延的垄状沙滩和沙坝,沙坝之间被潮汐冲成水道,使沙洲、沙岛及汊河交错分布、河口外岛屿星罗棋布,故称岛屿形三角洲,如恒河三角洲。我国的长江三角洲从大轮廓上看应是尖头形三角洲(图2.A),但在河口区有许多沙岛、浅滩及汊河道,有人又把它归到岛屿形三角洲之内。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在三角洲的沉积过程中,大量的有机质碎屑和淤泥,经过长期地质作用能形成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意大利的波河三角洲、原苏联的伏尔加河三角洲都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在黄河等几条大河河口的三角洲上也发现相当规模的油气田。 图2 三角洲的类型 A:尖头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B1:尖头形三角洲(意大利台伯河三角洲) B2:掩闭形三角洲(南非奥伦治河三角洲) C:扇形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 冲积平原 喀斯特作用 ☛ 三角洲见“海洋学”中的“三角洲”。 三角洲入海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降低,由所携泥沙堆积而成。一般呈三角形或弓形,顶端指向上游,底部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流多汊道,河网密集,大部分为良好的农耕地区。如中国的珠江、长江和非洲的尼罗河等河口的三角洲。 三角洲江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江河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陆地。一般呈三角形或扇形,顶端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集,多为良好的农耕地区。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三角洲delta 三角洲delta 三角洲delta 三角洲delt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