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皇五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或指远古时代。其说不一。三皇:《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孔安国《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吕氏春秋·用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高诱注:“三皇,伏牺、神农、女娲也。”汉·班固《白虎通·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牺、神农、燧人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五帝:《易·系辞下》以伏牺、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汉·班固《白虎通·号》:“五帝者,何谓也?《礼》曰:‘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帝尧、帝舜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少昊、高阳、高辛、唐、虞为五帝。”杜甫《剑门》: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杜牧《感怀诗》: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三皇五帝

 中国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于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意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①《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②《春秋运豆枢》为伏羲、女娲、神农。③《礼·号谥记》为伏羲、祝融、神农。《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④《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⑤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皇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皇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徽》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汉代仍有天皇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一说他们分别有十二头、十一头、九头);“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分别有十三头、十一头、九头(一说以中地皇为有巢氏、中人皇为燧人氏);“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帝”原指天地,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管子》《庄子》屡称“三皇五帝”,但都未指实人名。
 战国后期“五行”说逐渐建立,凡事都要凑五为成数,于是在上述许多古帝王中,遂有罗列“五帝”的必要,并出现了下列五种五帝说。①《五帝德》所说的皇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②《战国策·赵策》《易·希辞》提出的宓戯(伏羲)、神农、皇帝、尧、舜。③《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皇帝、少昊、颛顼。④伪《尚书序》以伏羲、神农、皇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⑤《通鉴外纪》《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皇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世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

薛式《西江月》:“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规模。”道教神仙。三皇之称始于《周礼·春官》,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为祖神。三皇名称各异,如: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黄帝;伏羲、女娲、神农等。五帝,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贾公彦疏《周礼·天官·太宰》。”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在道教神仙系中五帝只作为辅佐在道教道君左右供职,《太上飞行九神玉经》云太上大道君出行,五帝侍卫,有别于传说中的五帝。

☚ 三清   三岛十洲 ☛

三皇五帝sānhuáng-wǔdì

古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民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是从所谓“三皇五帝”开始的。
三皇五帝名称的出现,约在战国后期。当时人们凭着自己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去探索远古,研究祖先。由于社会观、自然观的不同,人们对此有多种解释。
“三皇”共有七种说法: 
❶ 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❷ 天皇、地皇、人皇(《春秋纬》);
❸ 伏羲、女娲、神农(《春秋纬运斗枢》);
❹ 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义》);
❺ 伏羲、神农、共工(《资治通鉴外纪》);
❻ 伏羲、神农、黄帝(《帝王世纪》);
❼ 燧人、伏羲、神农(《礼纬含文嘉》)。
以上七说里,共出现11个名字,为什么只能称“三”皇呢?三,具有“增加、发展”之意,当时即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三,既表示增多,又说明为万物之始,用来说明人类肇始之祖,颇为贴切。三的用法也很多: 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是“三光”,夏、商、周是“三代”……三,既可解释自然,又能概括人类社会,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因此,人们用来标示神圣的“皇”的数量。
在第七种解释里,燧人的名字,反映了原始人的学会用火;伏羲,又名庖牺,反映了原始人的肉食屠宰;神农,反映了原始人的农家采撷。这正是当时的生活写照,客观地反映了那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再者,按《尚书大传》的说法,燧人用火,“火,太阳也。阳尊”,因此,燧人氏即是天皇。伏羲在人世间活动,是人皇。神农掌握并开发地力,是地皇。这三个名称,正好与当时流行的“三才”说相符。这一说法与上述第一、二两说也一致,因此,这一解释是比较合理的。
“五帝”有四种解释: 
❶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❷ 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
❸ 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帝王世纪》);
❹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皇王大纪》)。
“五”的应用,也有其意义: 东、西、南、北、中是“五方”,金、木、水、火、土为“五行”……以“五”来概括自然和社会,与“三”一样,是有其特殊地位的。古人把“五行”说应用于社会,于是产生了“五帝”的概念。根据《礼记·月令》和其后的《淮南子》的说法,“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北方水也,其帝颛顼……。”这是上述第二种解释。这一说法,正好与五行、五方的理论相符,适合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司马迁编修《史记》时,拜访了各地那些饱阅世事的老人,收集大量史料,广泛采纳了各种说法的长处,采用了上述第一种解释。那时人们认为,黄为中和之色,象征万世不易,黄帝制作了不能随便更改的制度;颛等于专,顼代表正,颛顼之名是专政天下之道的意思;喾,极也,其意为能穷极道德,是最讲德行的;尧等于嶤,有清妙高远之意,人们认为他能博衍众圣之长;舜,意味着绵延下去,是能继承并推行尧道的含意。显然,这种从实际出发的认识,比五行说的推测要深刻些。这里,反映出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已出现了制度,出现了实行某种专制的统治者,已开始向阶级社会迈进了。司马迁采用了此说,可见此解释在当时是最为流行并且是最有道理的。因此,其可信程度应是四种之中最大的。

三皇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吕氏春秋·禁塞》:“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艺文类聚》十一引《汉杂事》:“古者天子称皇,其次称王。秦承百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为号。”宋文天祥《文山诗补钞·有感》:“八州风雨暗连天,三皇五帝如飞烟。”参见 【三皇】、【五帝】。

各种帝王

各种帝王

历代帝王:百王
尚未即位的帝王:潜藩
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空王 素王
最初的帝王:皇初
开国帝王:艺祖
开基创业的帝王:烈祖
贤明的帝王:陶唐 令辟
英明的帝王:圣帝明王
名声显赫的帝王:显王
前代帝王:先皇
前代的帝王与圣贤:上圣
古代帝王:氏(神农~) 三皇五帝 五帝三皇 二帝三王
上古的帝王:素王 三王五帝
远古的帝王:上帝 宾帝
让去帝王之位的人:让王
前代的君长:先正
当世之王:当今
昏庸的帝王:昏君 壅君
已故帝王:圣灵
前代已故的帝王:先帝

☚ 帝王   天子 ☛

三皇五帝

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周礼·春宫·外史》: “掌三皇五帝之书。”《吕氏春秋·禁塞》: “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意。”唐代杜甫《剑门》诗: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the earliest rulers in Chinese history
❍ 自从盘古开天地,~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毛泽东选集》136) Since Pan Gu divided the heavens from the earth and 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reigned,has history ever witnessed a long march such as ours?

三皇五帝san huang wu di

the Three August Ones and the Five Lords (the Three August Ones:Fu Xi,Shennong,and Suiren or Zhurong; the Five Lords are Yellow Emperor,Zhuanxu,Di Ku,Di Yao,and Di Shun)

三皇五帝

Three sage “kings”and five virtuous“emperors”—legendary rulers of antiquity(the three sage“kings” referring to Fuxi(伏羲),Suiren(燧人)and Shennong(神农),or Tianhuang(天皇),Dihuang(地皇)and Renhuang(人皇);five virtuous “emperors”referring to Huangdi(黄帝),Zhuanxu (颛顼),Di Ku(帝喾),Tang Yao(唐尧)and Yu Shun(虞舜).

三皇五帝sān huánɡ wǔ dì

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称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凡指古代的八位国君,但无论是"三皇"还是"五帝",都说法不一,三皇之说有六,五帝之说有三。 三皇:1、指伏羲、神农、黄帝;2、指伏羲、神农、祝融;3、指伏羲、神农、女娲;4、指伏羲、神农、燧人氏。5、指天皇、地皇、人皇;6、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1、指太昊、神农、黄帝、少昊、颛顼;2、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3、指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汉书·扬雄传》:"同符三皇,录功五帝。""加劳三皇,勗勤五帝。"参看"三皇"条。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解义】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用法】常指古代。
【例句】从~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努力。

三皇五帝

《辞源》源云:《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又说,‘三皇五帝一名见于秦汉古籍者仅此。’
按,诸本此语之源多从其说,四川辞书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新源秀出,云:《庄子·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仪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且就我所知,秦汉古籍中‘三皇五帝’一语,不下十处,并非‘仅此’。《吕氏春秋·孟秋纪·禁塞》:“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其下。”同书《孟春纪·贵公》:“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同书《孟夏纪·用众》:“夫取于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同书《孝行览》:“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淮南子·齐俗训》:“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均也。”《汉书·杨雄传》《甘泉赋》:“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汉·王充《论衡·语增》:“以不血之德取人,是则三皇五帝之属也。”《列子·杨朱》:“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觉若梦。”
又按,此语他型,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独补逸云:也作“五帝三皇”。唐·释贯休《少年行》:“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伤时子〈苍鹰击·叙旅〉》:“华胄遥遥,都是些五帝三皇胤。”

三皇五帝sānhuáng-wǔdì

三皇:说法不一,一般指伏羲氏、神农氏和燧人氏。五帝:说法不一,一般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皇五帝”指传说中我国中原的部落联盟首领。

三皇五帝sān huánɡ wǔ dì

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但所说不一。后泛指上古帝王。三皇: 伏羲、燧人、神农。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也作“五帝三皇”。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解义】 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用法】 常指古代。
【例句】 从~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努力。

三皇五帝san huang wu di

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泛指远古时代。

三皇五帝sānhuáng-wǔdì

〔并列〕 三皇,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一般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指远古君主,亦指远古时代。语出《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自从盘古开天地,~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 用于时代久远的代称。
【近义】盘古开天 五帝三皇 二帝三王。
也作“二帝三王”、“三王五帝”。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

三皇: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五帝:传说古代的五个帝王,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形容时代古远。也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