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商业管理体制,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986年以前,商业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和多条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一是国营商业小企业实行放开经营,允许承包、租赁或拍卖,允许自找进货渠道,比照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管理。到1986年底,全省已有3300多个国营商业小企业放开经营。二是改革批发制度,将二级批发站下放到中心城市管理,减少流通环节。三是恢复供销社民办性质,发动农民投资入股,参与供销社的经营和管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四是鼓励集体、个体进入流通领域经商办企业。五是放开部分农副产品经营范围,允许城乡单位、个人自行购销,活跃城乡市场。六是积极进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试点工作。七是大幅度削减商业“购销调存”计划的范围,商业(包括粮食、供销)计划品种由131种减少到19种,从而扩大了市场调节的范围。
1986年以后,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着重点在两个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