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正正(zhēng)

指夏、殷、周三代。班固《幽通賦》:“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


三正正(zhèng)

分工管理三方面。正,通“政”猶治。《後漢書》張衡《應間》:“烏師別名,四叔三正。”注:“晉蔡墨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脩、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爲句芒,該爲蓐收,脩及熙爲玄冥。’四叔分主三正,言其不兼業也。”

三正

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正,正月。《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孔颖达疏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见孔传。《史记·周本纪》:“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张守节正义:“按,三正,三统也。周以建子为天统,殷以建丑为地统,夏以建寅为人统也。”《全唐诗》三一魏征《享太庙乐章·大明舞》:“五纪更运,三正递升。勋华既没,禹汤勃兴。神武命代,灵眷是膺。”

三正

三正

邻长、里长、党长的别称。《资治通鉴·梁纪》:“请依旧置三正之名不改。” 胡三省注: “三正: 即李冲建议所置三长。” (参见: 三长)

☚ 三辅   三班 ☛
三正

三正

中国古代王朝三种不同岁首的历法。“正”即正月。三正是指夏正、殷正、周正。据《左传》记载: “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大火星黄昏中天时,夏历为三月,商历为四月,周历为五月。这表示三种历法的正月是在不同的时节。又如 《史记·历书》 所载: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因夏历易于使用,故成为后来统一的纪年标准。两种讲法实质是一致的。《左传》、《史记》都认为夏朝用夏正、商朝用殷正、周朝用周正。古人也大都沿用此说。而司马迁更认为: “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 ( 《史记·历书》) 意思说,三种历法是后世王朝轮流交替使用。这种说法是汉代的一种历史循环论 “三统说”的组成部分。至近代,中国的王韬、朱文鑫,日本的新城新藏等人根据对 《春秋》 历法的研究,认为三正交替轮还之说,只是春秋战国时宣扬历法改革的托词,未必真有其事。科学史专家钱宝琮指出,所谓夏、殷、周三种历法,实际是春秋时代夏、殷、周三个民族地区的历法,而不是三个王朝的历法。

☚ 颛顼历   一帝一年号 ☛

三正

指夏正、殷正、周正。正,指正月。我国古代定历,将12地支和12月份相配。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用历不一样,主要区别是岁首月建不同,周历建子、殷历建丑、夏历建寅。“三正”仅岁首不同,并非指夏、商、周三代的三种历法。通过对包山楚简有关内容的研究表明,在战国中期前后楚国使用的是丑正殷历,即正月建丑。此外,通过对湖南长沙出土楚帛书及屈原的作品等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战国时期的楚国还同时使用寅正夏历,即正月建寅。前者可能是楚国官方使用的一种历法,后者可能为民间使用的一种历法。因为夏历的四时划分较利于农事,故民间习用夏历。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日书》中有一份“秦楚月份对照表”,表中的楚月名有“七月、八月、九月、十月”等等,以此类推,“楚冬夕”之月当为楚历的正月;同时,“楚冬夕”相对应的秦月名是“十月”,而秦十月是为亥月,所以按这份“对照表”推算,战国时的楚历是正月建亥。楚国被秦灭亡不久,秦国统一颁行了秦寅正颛顼历,但为了使反抗性很强的故楚地人们更易于逐渐地接受秦的历法,只改变了楚国原有历法的建正,而不改变楚历原有的岁首和月序,同时为了便于使用,才有必要有一个相应的“对照表”。

三正

学术类名词。源出《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对“三正”的解释始于汉代,有三说: (1)西汉孔安国指天、地、人的正道(见《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2)西汉董仲舒、东汉马融等以“三正”为三代历法的正月。“正”指农历一岁之首,宣称夏朝以寅月(即农历正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即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子月(即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如此循环不已,每一朝代之始,都应按例改订历法,以示各统一正(见《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尚书·甘誓》释文引)。(3)班固以“三正”为夏、商、周三代。《文选·汉班孟坚·幽通赋》注引曹大家:“三正,谓夏商周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