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
人体赖以进行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和基本物质——赫依、希拉、巴达干,称为三根。蒙医学古籍中记载:“人胚在演化过程中随其形态的变化,初成脉由其脐部分出三岔,一根上行形成脑。巴达干依属于脑,存在于身体的上部。另一根伸向中路,形成命脉,希拉依属于命脉与血,故存在于身体的中部。另一支则向下延伸,形成密处。赫依依属于密处,存在于身体的下部。” 根据三支脉的不同走向及所在部位,把人体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即心脏以上为巴达干部位,心至脐部为希拉部位,脐部以下为赫依部位。人体的生命现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活动过程,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还有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的有机联系,都是三根作用的结果。因此,三根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三根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故人体功能得以正常运转。这是正常三根的生理作用。如果三者之任何一方出现偏盛偏衰,致使平衡失调时,势必引起反常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三根的功能不仅表现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同样也表现在异常的病理变化中。总其大要,一方面三根是维持人体生命的主要物质,另一方面,又是导致人体罹病的内在因素,故又称“三弊”。三根各有不同之特性,这些不同特性,在生理、病理方面也反映不同的特点。三根各有五种类型,各寓于人体内相应的脏腑及器官,各尽其不同之职能,并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生命活动。兹将三根分述如下:
赫依 从阴阳学说角度解释,它有两面性,从五元学说角度看乃属于气。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赫依具有维持生命活动推进血液运行,司理呼吸,分解食物,输送精华与糟粕,增强体力,使五官功能正常及意识清楚,接种传代,支配肢体活动功能反射等作用。且为希拉、巴达干二根之能以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调节者,同时也是人体维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引导者。在人体情志上主要表现为欲望。这种情志上的表现,还反转来对人体起积极的作用。如若赫依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就导致病变。赫依具有以轻、涩为主的凉、微、坚、动等六种特性。轻即轻扬在上之意,如人的行动灵活,心情急躁,对周围动静反应迅速等表现,均为轻的特征。它赖以轻性物质而滋长,为重性物质所克制。涩则与腻、柔相反,指不滑润而言。如人的皮肤粗糙和心情执拗、急躁等表现,均为涩的特征。它赖以涩性物质而滋长,为油性、柔软物质所克制。动则与固相反,指飘忽不安定而言。如睡眠不实、健忘、好动和性情不安定等表现,均为动之特征。它赖以飘浮性物质而滋长,为安定性物质所克制。凉即与温相反。如赫依体质的人不能忍受寒冷即为凉之特征。它赖以凉性物质而滋长,为温性物质所克制。微则指赫依能通过任何细小之孔道而言。赫依在人体中无孔不入,无处不到,走窜周身的表现,均为微的特征。它赖以枯干性物质而滋长,而为油腻性物质所克制。坚则指坚硬而言。如人之表皮结实而耐于摩擦,又如肠胃健康而耐于泻药等表现,均为坚之特征。它之滋长与受克制情况,与微相同。全身之赫依概括起来称之为总赫依。总赫依赖于腰胯部,存在于心脏、大肠,以主脉为基地运行于全身各部。但主要运行于心脏、大肠、骨胳、耳朵和触觉部位。按赫依之对人体不同部位起不同作用的情况,又把总赫依分为五种:
司命赫依 位于主脉和头顶部,运行于咽喉及胸腔内,为其它赫依之基础。它的功能是吞咽饮食,司理呼吸,排出唾液,打喷嚏,作嗳气,能使头脑和感觉器官清明,增强记忆,维持精神正常。
上行赫依 位于胸部,运行于喉、舌、鼻三处。有主司语言,增气力,焕发容颜,充满活力,使记忆器官保持清畅等功能。
普行赫依 位于心脏,遍行于全身。有主司支撑身体,心脏之张缩,推进血液循环,四肢之举止,孔窍之启闭开合及输送精华于全身各部等功能。
调火赫依 位于胃部,运行于腹腔内各消化系管道等处。因为它是消化力之一,所以具有调节胃火,增强胃肠活动能力,将食物分解为精华与糟粕以及促使血液等之生化和成熟等功能。
下清赫依 位于肛门,运行于大肠、直肠等消化道末端、精府、生殖器官及膀胱、尿道、大腿内侧等处。功能是主司精液、月经和二便的排泄与控制,以及产妇的分娩等。
希拉 从阴阳学说角度解释,它属阳性,从五元学说角度看乃属于火。希拉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热能,具有产生热量和调节体温,促进消化,引起食欲,开胃进食,使人容光焕发,有雄心,主谋略。促使营养七精华之成熟等功能。它以巴达干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其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在人体情志上的主要表现为聪明、高傲和怒气。这种情志上的表现还反转来对人体起积极的作用。如若希拉本身失去平衡状态时,就导致病变。希拉具有以热、锐为主的轻、臭、泻、湿、腻等七种特性。热,与寒相对而言,如人之易于饥渴,耐寒等表现,均为热的特征。热赖以热性物质而滋长,为寒性物质所克制; 锐,与钝相对而言,头脑聪明、性情高傲等表现,均为锐的特征。锐赖于锐性物质而滋长,为钝性物质所克制;腻则指性温而油性较少而言,人之皮肤油光而柔软,均为腻的特征。腻赖以温性、油腻物质而滋长,为凉性物质所克制。轻则指火元之旺盛而言,希拉虽位于身体中部,但其热力易于上升,如人的性情顿时激昂,立刻复原的表现,均为轻的特征。轻赖以温性油腻物质而滋长,为温柔物质所克制。臭则指由热产生的臭味而言。如排泄物之臭味,即臭之特征。臭则赖以温性油腻物质而滋长,为液体物质所克制。泻指湿、锐之作用而言,腹部柔软,易于泻泄,即为泻的特征。泻赖以锐性物质而滋长,为干性物质所克制。湿则指起湿润作用而言,由于热性而多汗易泻,乃湿之特征。湿赖以油腻液体物质而滋长,为干性物质所克制。希拉之七种特性中的热、锐、腻三者由希拉之实质所形成,而轻、臭、泻、湿四者则由希拉之作用所形成。全身之希拉概括起来称之为总希拉。总希拉虽遍布于全身,但主要赖于横膈,位于心脏到脐部的身体中部及肝、胆、小肠等处。根据希拉对人体不同部位起不同作用的情况,又把总希拉分为五种:
消化希拉 位于食物将要消化与尚未消化之处,即幽门部。消化希拉为其他四种分希拉之所依,产生热量的主要基础。遍布于全身,具有腐熟和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为精华与糟粕,产生体温,伴随其他四种希拉增生力量。促使七素成熟,并与巴达干之寒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等功能。
变色希拉 位于肝脏,具有能使食物之精华全部变色成为血液、胆汁、肉、骨和二便等物的各种颜色的功能。
能成希拉 位于心脏,具有支配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能使人产生自豪、智慧与欲望,上进心与勤奋等功能。
能视希拉 位于眼球,有主视觉,明辨外界一切色相的功能。
明色希拉 位于皮肤,有滋润皮肤,发生光泽的功能。
巴达干 从阴阳学说角度解释,它属阴性,从五元学说角度看乃属于水与土。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巴达干有滋生和调节体液,使身体、舌、思维活动稳定,辅助消化,滋养正精,增强意志,产生睡眠,滋润皮肤,延年益寿,产生耐力,坚固骨节等功能。并以希拉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与其保持相对平衡状态。在人体情志上的主要表现为记性强,神志清醒,处事耐心。这种情志上的表现还反转来对人体起积极的作用。如若巴达干本身失去平衡状态,就导致病变。巴达干具有以重、寒为主的腻、钝、软、固、粘等七种特性。重与轻相对而言,身重而行动缓慢,语言思维迟钝,多眠等表现,均为重的特性。重赖以重性物质而滋长,为轻性物质所克制。寒则与热相对而言,热量低弱为寒的特征。寒赖以寒性物质而滋长,为热性物质所克制。腻则指与粗涩而憔悴相对而言,身体皮肤白嫩而丰满,均为腻的特征。腻赖以油性物质而滋长,为憔悴物质所克制。钝与锐相对而言,身体动作和舌、思维活动迟缓为钝的特征。钝赖以钝性物质而滋长,为锐性物质所克制。软与涩相对而言,人之皮肤柔软,性情温和等,均为软之特征。软赖以软性物质而滋长,为涩性物质所克制。固与动相对而言,人之品行正派而稳重,性格开朗等表现,均为固之特征。固赖以固性物质而滋长,为动性物质所克制。粘即指粘液而言,因巴达干为粘液性物质,所以具有粘性。粘赖以软性物质而滋长,为干性物质所克制。全身巴达干概括起来称之为总巴达干。总巴达干虽遍布于全身,但主要赖于头部,位于心脏以上及胃部。根据巴达干对人体不同部位起不同作用的情况,又把总巴达干分为五种:
主靠巴达干 位于胸腔中,为五种巴达干之首,也是其他四种巴达干之基础,协助他们保持和发挥作用。尤其担负提供和调节水液的功能。
腐熟巴达干 位于胃部食物未消化处。有能使入胃之食物磨烂的功能。
司味巴达干 位于舌部,主司味觉。
能足巴达干 位于头部,有主眼睛等五官之发达,保持正常之感觉,并使人产生满意和知足感的功能。
能合巴达干 位于全身的关节间,有能使连结关节,保持润滑,并主其屈伸活动的功能。
综上所述,三根是人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谓人体无病健康存在,即是指三根处于相对平衡而言。即当它们的部位、容量没有发生变化时,则表现为无病。三根中希拉与巴达干则形成对立的两个方面,没有希拉也就无所谓巴达干,没有巴达干也无所谓希拉,二者之任何一方,各以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赫依则是希拉、巴达干二根运动的保证,对任何一方的盛衰均起到使其保持平衡的作用,故称赫依为调节之根。希拉属阳属火,是温热疾病的主要原因;而巴达干则属阴属水土,是寒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赫依属阴阳之间属于气,与希拉相合则促热,与巴达干相合则促寒,寒热疾病均由赫依唆使。因此,平息希拉性疾病时,宜用水元性寒性药物,饮食及术疗施治;平息巴达干性疾病时,宜用火元性热性药物,饮食及术疗施治;平息赫依性疾病时,用土元性重腻性能之药物,饮食及术疗施治。如上所述,赫依具有六种特性,希拉与巴达干各具有七种特性,故在理论上惯称为三根的二十种特性。所谓三根之间处于相对平衡或失调,即指其二十种特性的相对平衡或失调而言。在病理方面三根各自显示其不同之证候。又各具五种类型及其功能,故在理论上惯称为三根的十五种类型及其功能,这些不同之功能在生理情况下保持相互紧密相连、密切配合和协调的关系。共同负担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但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三根出现偏盛偏衰、太过不及等反常状态而失却相对平衡时,人就产生疾病。因此,治疗一切疾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整三根使之趋于平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