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拗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拗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甘草(不炙)、麻黄 (不去根节)、杏仁 (不去皮尖)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功能疏风宣肺,止咳平喘。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声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三拗汤 《和剂局方》卷二

【组方药物】 甘草(不炙) 麻黄(不去根、节) 杏仁(不去皮、尖)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3味,研为粗末。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主要功效】 疏风宣肺,止咳平喘。
【适应病证】 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方义分析】 此为著名平喘方剂。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三拗汤sān’ǎotāng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甘草、麻黄、杏仁各等分。为粗末, 每服五钱, 加生姜五片, 水煎服。功能宣肺,平喘, 止咳。治感冒风寒, 鼻塞声重, 咳嗽痰多, 胸满气短。

三拗汤

三拗汤

本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由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组成。㕮咀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服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功能宣肺发汗,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鼻塞声重,语言不出,或伤风受寒,头痛目眩,四肢拘急,咳嗽痰多; 胸闷气促,无汗,口不渴,苔白,脉浮者。本方所治证属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故治宜发散风寒,宣肺平喘。方用麻黄为君药,以宣肺平喘;臣以杏仁降气化痰止咳,二者合用,宣肺降气,散寒解表,且麻黄不去根节则发中有收,杏仁不去皮尖则散中有涩;佐以生甘草清热解毒,协麻、杏以疏利气机,止咳化痰,平喘利气; 用生姜发表散寒而和胃气。故本方具有发表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束肺,肺气郁闭之喘咳。现临床上亦用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而风热表证及气阴不足者,不宜使用。
九宝散(《苏沈良方》卷五) 大腹并皮、肉桂、甘草(炙)、干紫苏、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一两,麻黄(去根)、陈皮(炒)、干薄荷各三两。捣为粗末,每服十钱匕,用水一大盏,童便半盏,乌梅二个,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盅盏,滤去滓,食后临卧服。功能温宣肺气,化痰平喘。主治痰喘不能平卧,遇冷则甚者。
五拗汤(《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九) 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水拌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研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功能宣肺发表,止咳化痰。主治外感风湿或形寒饮冷,痰多咳逆连声者。
新加三拗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麻黄(带节)六分,荆芥穗二钱,苦桔梗一钱,金橘饼一枚,苦杏仁一钱半,苏薄荷一钱,生甘草五分,大蜜枣一枚。水煎二次,分二次服。功能疏风宣肺,理气平喘。主治外感风寒,头痛恶寒,发热咳嗽,鼻鸣而喘。

☚ 葛根汤   大青龙汤 ☛
000037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