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印牡丹双蝶长盘
辽代低温铅釉陶器,1956年辽宁省新民县巴图营子辽墓出土。高二点一厘米,口长径三十点一厘米,宽径十九点九厘米。胎质粗硬,显黄白色。平面呈八曲海棠花冠式,平底,宽折沿,形制规整匀称。盘内印盛开的牡丹花及翩翩飞舞的双蝶,唐草花纹带饰满盘口,按花式施黄、绿、白三色釉,白地、黄花、绿叶,色调鲜明。内外沿壁施黄釉,口施绿釉,釉色均匀,光艳润泽,有细开片纹。海棠花式长盘,系辽代盘式之一,器身作八曲海棠花式,宽边平底,造型完全仿唐代金属器。唐草纹,又称卷草纹,是瓷器装饰的一种辅助纹样。以柔和的波曲状线条组成连续的草叶纹样装饰带,故名卷草纹。唐代已十分流行,日本人称之为“唐草”。宋、元、明、清许多瓷窑产品上广泛采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三彩印牡丹双蝶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