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集体儿童教养
三岁前集体儿童教养,在中国实际上就是托儿所的教养,指在集体儿童保育机构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生活护理,通过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方式所进行的教养。其目的在于保持婴幼儿情绪愉快,发展小儿感知觉、动作、语言、认识、思维,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与成人之间、小儿之间的良好关系等一系列品德和文化卫生习惯。托儿所的业务工作内容除卫生保健外,还要进行教养工作。在注意体格发育的同时,要注意神经精神发育,二者不可偏废。
托儿所教养工作的特点 托儿所教养工作应在掌握三岁前小儿智力发展特点和集体教养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三岁前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是记忆力短暂、抽象能力差,但视、听、触觉发育较早。因此,应多采用直观教育的方法,进行重复教育。三岁前小儿教育内容宜简单明了,教具、玩具要鲜明突出。三岁前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易于疲劳,要少做集体活动,多做自由活动,尽量启发儿童的个性爱好。个别接触是托儿所集体教养的主要方式。教养工作要贯穿在小儿一日生活(吃、玩、睡、大小便等)各环节中进行。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发展成人和小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发展动作、语言和认识能力。在集体教养的基础上注意个别照顾。通过教养工作者的组织工作,在集体生活的条件下,照顾好在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均千差万别的为数众多的小儿,让全体儿童均健康成长。
托儿所教养工作的原则 保教人员要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态度和霭、耐心启发诱导。要求儿童做的事,要符合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特点,力所能及。成人间态度一致,方法一贯。对良好品德和卫生文化习惯的教育培养,要身体力行,作出榜样。尊重儿童个性,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待个别情况,尽量多给孩子自由,不要管得太死。道德品质的培养,最好从出生后就有计划地开始。一般认为两岁以上,可以组织集体作业,如语文、体育、音乐、计算、美工等科目,每周4~6节,每节5~10分钟左右。有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强调儿童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教育手段,活动内容以游戏为主。教养工作者的作用,主要是为儿童创造各种游戏和活动的条件,任儿童自由选择。在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检查托儿所教养工作的优劣应以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好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