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王叡坐无所知案/张咨稽停义兵案/蔡邕下狱拷问致死案/韩浩斩劫质者案/杨彪下狱被赦案/孙策怒杀高岱案/贺齐斩豪吏案/刘桢坐不敬被刑案/丁斐私易官牛案/毕谌叛亡被释案/魏种叛亡被释案/孙策欲杀魏腾案/孙策杀于吉案/孔融弃市案/程昱议不诛降者案/张飞义释严颜案/蒋琬众事不理案/崔琰腹诽赐死案/毛玠免黜案/田豫遗囚案/吕蒙斩卒严纪案/刘备怨杀张裕案/刘封赐死案/虐媳致死案/满宠杀曹洪宾客案/曹操怒杀华陀案/潘浚杀沙羡县长案/梁习误被收执案/孙礼马台自首案/陈矫赦孝子案/陈矫论决案/高柔谏重刑案/国渊比书案/司马芝宥工案/胡质察慎案/">彭/曹植被贬案/曹洪免官削爵案/门干被疑盗簪案/胡质诘吏案/杨俊下狱案/曹丕枉法诛鲍勋案/马谡失律被诛案/隐蕃谋叛案/诸葛亮流徙李平案/朱据被枉案/钟离牧让稻案/孙登比丸案/陈表攻心破盗案/是仪据实作证案/潘浚欲杀舒燮案/刘琰挝妻案/杨仪被黜案/廖立狂妄流徙案/孟宗奔母丧案/吕壹奸罪案/司马岐审圭泰案/曹爽专权被诛案/高柔问钱案/高柔请名案/司马芝不通太后令案/司马岐决囚案/范洪刘象弃市案/黄门诬中藏吏案/烧猪辨罪案/司马昭杀王仪案/毋丘甸妻女应从诛被宥案/孙基盗乘御马案/李衡自囚案/成济弑曹髦案/嵇康吕安被诬杀案/邵畴自杀免郭诞案 ☚ 循诉少促偿马案 王叡坐无所知案 ☛ 三国魏、蜀、吴的合称。通常说法始于220年曹魏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魏始于220年,终于265年,共历5帝、46年。蜀始于221年,终于263年,历2帝、共43年。吴始于222年,终于281年,历4帝、共52年。三国时,魏有户66万多,口440多万;蜀有户28万,口94万,吏4万,兵10万多;吴有户52万多,口230万,吏3万多,兵23万。 三国 037 三国220—280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政权,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225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建立吴政权。出现三个政权鼎立的局面。263年魏灭蜀汉。265年司马炎建晋代魏,280年晋灭吴。自220年至280年,历61年,称为三国时期。 三 国 世 系 表 一、魏 二、蜀 三、吴 ☚ 东汉 晋 ☛ 三国 三国220-265Sanguo东汉王朝灭亡后, 出现的魏、蜀、吴三个政权分裂割据的时代,亦指魏、蜀、吴三国。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经过近20年的混战兼并, 在赤壁之战后, 最终形成了曹操、孙权和刘备鼎足三分的局面。延康元年 (220), 曹操死后, 子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次年,刘备也在蜀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都成都。8年后,孙权在江东称帝,国号吴, 都建业 (今南京)。 三国帝系表 ☚ 汉魏服饰 官渡之战 ☛ 三国 三国220—265年历史时代名。指东汉王朝灭亡之后,出现的魏、蜀、吴三个政权分裂割据的时期,亦指魏、蜀、吴三国 东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经过近20年的混战兼并,在赤壁之战后,最终形成了曹操、孙权和刘备鼎足三分的局面。这是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的必然产物。三国时期,对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来说,是一个喘息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三国之间虽然也进行战争,但目的是在争夺统一,与混战的性质有所不同。三国内部,为了各自的生存以及战胜对方,尚能注意发展经济黄河流域发展较快,所以后来西晋又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完成了统一大业。参见“曹魏”、“蜀汉”、“东吴” 等条。 ☚ 东汉 曹魏 ☛ 三国 三国226—265Sanguo时代名。是介于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阶段。时有魏、蜀、吴三国鼎立。魏国,为曹操子曹丕于220年所建,都洛阳。其疆域南至淮河流域、秦岭,西抵新疆、河西地区,东达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在三国中幅员最为辽阔,国力最强。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设中书省掌机要,与门下、尚书同为政治中枢。又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中正,选出较有才干的人充实官僚机构,使魏国在政治上比较稳定和有力;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在当时战乱不已,农民脱离土地,国家兵源不足的情况下,对魏国实力的增强起了很大作用。咸熙二年(265),司马炎废魏元帝曹奂,称帝,西晋建立。魏共历5帝,46年。蜀国,为刘备所建。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都成都,因其占有蜀地,后人也称其为蜀。蜀国疆域主要包括今云南、四川大部,贵州全部和陕西汉中及甘肃白龙江流域的一部分。蜀国在丞相诸葛亮当政期间,持法严明,着力缓和阶级矛盾,很重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增强了蜀国的实力。但因蜀地处偏僻,与魏、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最弱的。诸葛亮在世时,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蜀打过几次胜仗,但他死后,蜀国宦官秉权,政治腐败,炎兴元年(263)魏出兵两路攻蜀,后主刘禅出降,蜀亡。共历2帝,43年。吴国,为孙权所建。公元222年,孙权自称吴王,229年称帝,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国疆域包括今长江中下游和福建、两广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中部。吴政权的建立依靠江南大族,他们俸邑多至数县,并拥有强大的武装,由父子兄弟相传授。又以武力征服山越,丁壮补为士兵,余者编入郡县,客观上有利于山越人经济、文化的开发。由于山越人的出山和北方农民的南移,生产技术得到改善,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吴国统治后期,赋役繁重,刑罚残酷,政治黑暗。天纪四年(280),晋武帝司马炎发兵南下攻吴,吴帝孙皓投降,吴亡。至此,全国统一在晋政权之下。吴国共历4帝,59年。 三国帝系表 ☚ 赤壁之战 曹魏屯田制 ☛ 三国 三国东汉建安十三年(209),赤壁之战后,荆州分为南北两部,曹魏得南郡以北,孙吴据南郡以南,湖南属南荆州。长沙、桂阳二郡属孙吴,武陵、零陵二郡归刘蜀。二十四年(219),孙吴取荆州,武陵、零陵二郡亦转归吴。孙权析长沙郡地置衡阳、湘东二郡,析武陵郡北部置天门郡。孙皓析零陵郡地置昭陵郡。这样,孙吴在湖南境内共置8郡: 武陵、天门 (治溇中)、长沙、衡阳(治湘乡)、湘东(治今衡阳市东酃湖地区)、零陵、昭陵(治今邵阳市)、桂阳。此外,南郡(治今湖北江陵)、临贺 (治今广西贺县)2郡错入湖南境内。10郡辖地在今湖南境者共置有61县。其中作唐、临沅、沅南、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零阳、充、临湘、攸、下隽、罗、醴陵、重安、承阳、湘南、连道、益阳、湘乡、酃、茶陵、泉陵、营浦、营道、泠道、谢沐、冯乘、昭陵、夫夷、昭阳、郴、耒阳、便、临武、南平,共37县为东汉故县 (或侯国)。孙吴新置和复建的共19县,即南安(析孱陵置,今华容、南县地); 龙阳 (析汉寿置,今汉寿县地);黔阳(析酉阳置,今龙山县地); 舞阳 (西汉无阳县); 溇中 (析充、零阳县地置,今大庸市和慈利县地); 刘阳 (析临湘置,今浏阳县地); 建宁 (析临湘和湘南置,今株洲市及株洲、湘潭、望城地); 临丞(析酃县置,今衡阳市及衡南县地); 湘西 (析湘南置,今湘潭市及县地,错入湘阴、长沙、望城等县境); 衡阳(析湘南置,今衡山、衡东、安仁县地); 新阳(析益阳置,今宁乡县地); 梨阳(析耒阳置,今耒阳县地); 新宁(析耒阳置,今常宁县地); 新平(析耒阳置,今常宁县地); 祁阳(析泉陵置,今祁阳、祁东县地); 永昌 (析泉陵置,今祁阳、祁东县地); 舂陵(析泠道置,今宁远、新田县地); 新城(析昭陵置,今邵东县地); 高平(析益阳置,今冷水江市及新化、新邵县地)。此外更名的有5县: 吴寿 (汉寿改)、吴昌 (汉昌改)、武冈 (都梁改)、阳安 (汉宁改)、阴山 (容陵改)。 ☚ 东汉 西晋 ☛ 三国san guoThree Kingdoms,namely,Wei,Shu and Wu 三国东汉以后,魏、蜀、吴鼎立为三国。 三国指南诏、大食、天竺,分别在今我国云贵高原、西亚和印度半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