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原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原色我,在白纸上 白纸——什么也没有 用三支蜡笔 一支画一条 画了三条线 没有尺子 线歪歪扭扭的 大人说 (他很大了): 红黄蓝 是三原色 三条直线 象征三条道路 ——我听不懂 (讲些什么呵?) 又照着自己的喜欢 画了三只圆圈 我要画得最圆最圆 《三原色》是车前子诗中为广大读者所知的。这首诗最初发表在1983年4月号的《青春》杂志上。诗末还附有一篇短文《我谈我的诗》。这篇短文中,车前子这样解释他的《三原色》:“《三原色》这首诗,没什么说的(其实诗都没什么说的),只要不认为是‘儿童诗’就行了。……昨天,有个朋友问我,‘三条直线’和‘三只圆圈’是不是象征这个意思。真的,我没有想到……”这段话表面看几近于无意义,但深入细辨,我们会发现它的份量。这是诗人创作态度的表白,也是我们进入此诗的门径。 这是一首纯诗。诗人关心的不是教诲和情态,而是无任何功利目的的澄心凝神的审美活动。与西方“纯诗”追求音乐的纯度不同,车前子的“纯诗”,追求的是纯色彩纯线条的美感。这种色彩和线条,本身就是美的,它们在一张白纸上渐渐显形,使一颗诗人的心灵达到一种“无物象的颤动……这种美常常构成一种力量,不引导到精神,而是离开精神”(康定斯基语,转引自瓦尔特·赫斯编著的《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我们读着这首单纯而唯美的诗,内心中某种神奇的感觉出来运动了,你说不清这种感觉是什么,只感到它纯粹、精微、飘逸,以一种风尘外物的圣洁,涤漱着我们那颗被生存的喧杂所围闭了的心!的确,它“没什么说的”,但这种无言无不言的审美空间,不是在“说”着纯粹艺术的力量,“说”着艺术家生命的神奇和丰沛吗?不是在“说”着艺术创造和接受的自由吗?所谓“照着自己的喜欢”,是说艺术创造者灵动、独异的审美态度,而“我要画得最圆最圆”,则暗示了艺术家那颗对艺术虔诚的心! 诗歌与绘画毕竟不同,在绘画中共时呈现的色彩和线条,被车前子在诗中依序表现了。绘画是空间艺术,诗歌是时间艺术,在《三原色》里,“我” 的绘画过程本身就是诗意化了的,这就使此诗建立在一种事态结构上,充满了审美无目的的涣散的味道。诗歌所特有的虚灵、玄秘,就在这全神贯注的唯美境界中展示出来。读这样的诗,是对读者审美敏感度的测验,你必须忘掉诗所承担的 “思想”,以一种纯粹的唯美的态度去进入它, 你会发现生命的开放和艺术的美好。 在我国的传统诗教中,“诗言志” 成了判别诗歌品位的准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惟功利的审美尺度,是将诗当做了 “载道” 的工具。我们无意全盘弃置这种观念,但必须建立一种纯诗意识。《三原色》的作者就在做着这样的艰辛的 (因其处处遭到误解和否定) 工作! 三原色 三原色sanyuanse能混合成各种色光的三种基本色。又称三基色。这三种基本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实验表明,用这三种基本色,按不同的亮度比例相加混合,可以得到任何一种颜色。杨和亥姆霍兹创立了颜色视觉的三色理论,理论认为:人眼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色光引起三种纤维不同比例的兴奋,这些信号经过神经系统的分析处理,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现代神经生理学已经发现:视网膜上确实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它们的敏感峰分别在红、绿、蓝区域。三色理论能充分说明各种颜色的混合现象。彩色摄影和彩色电视中所得到的彩色,是三原色的相加混合。色度学是以视觉的三色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但是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的三种原色不是纯光谱色,也不在实际中存在,只作为下图中曲线所规定的数学抽象而存在,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所需某一波长光的相对值,称之光谱三刺激值。 ☚ 表面色 色品图 ☛ 三原色 三原色Sanyuanse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其他任何颜色都不能调配出这三种颜色。用三原色中的两个原色互相调配,能够产生其他颜色。如果用色光的三个原色相加,会得出白色光,用颜料的三个原色相加,则会产生黑浊色。 ☚ 日本色彩研究会色立体 光的三原色 ☛ 三原色 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rs能混合成各种色光的最基本的三种光谱色。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扬根据相加混合色的原理,提出了三种光谱色按不同的亮度比例混合,会呈现各种颜色的三原色理论。根据生理光学,人眼视网膜里包含着三种神经细胞,它们分别感受蓝光、绿光和红光。自然界中出现的各种颜色,可借助于红、绿、蓝三种光谱色按不同的亮度比例相加混合而成。 ☚ 基色 光谱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