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论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论争

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论争

1930年8月,黄石辉在《伍人报》上发表《怎样不提倡乡土文学》一文,次年7月又发表《再谈乡土文学》,首倡台湾乡土文学理论。接着郭秋生、黄纯青等相继撰文表示支持。其主要观点为乡土文学应以劳苦群众为对象,采用写实的手法,特别提倡“要用台湾话描写台湾的事物”,并倡议成立乡土文学研究会。1931年郭秋生在《建设台湾话文一提案》中更明确提出,台湾话文就是台湾话的文学化,并把乡土文学建设与台湾话文的提倡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当作三位一体的问题。1931年8月,廖汉臣、林克夫、朱点人等撰文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乡土文学是19世纪末德国的田园文学,它缺乏时代色彩,不宜提倡。他们指出,台湾话粗杂,只有台湾人懂,不能成为文学语言。只有提倡白话文写作,才能与大陆文学取得联系。这场论争历经三年,但在是否要用台湾话问题上意见始终未能统一。这场论争比较偏重于语言形式问题,对乡土文学的内容未能深入展开,但对于后来乡土文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 台湾话文之争   废止“汉文栏”事件 ☛
000048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