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雨谓每十日一雨,一年下雨三十六次。形容风调雨顺为太平之征。《艺文类聚》二引 《春秋说题辞》:“一岁三十六雨,天地之气宣,十日小雨应天文,十五日大雨,以斗运也。”《太平御览》 十引汉京房《易飞候》:“太平之时,十日一雨,凡岁三十六雨,此休徵时若之感。”宋李石《续博物志》一:“太平之时,十日一雨,一岁三十六雨。”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雨 > 三十六雨 三十六雨 sānshíliùyǔ 每十天一雨,一年下十六次,謂風調雨順。《藝文類聚》卷二引《春秋説題辭》:“一歲三十六雨,天地之氣宣,十日小雨應天文,十五曰大雨,以斗運也。”《太平御覽》卷十引漢·京房《易飛候》:“太平之時,十日一雨,凡歲三十六雨,此休徵時若之感。”宋·李石《續博物志》卷一:“太平之時,十日一雨,一歲三十六雨。” 三十六雨sānshíliùyǔ〔偏正〕 一年下雨三十六次。谓每十日一雨。形容风调雨顺。宋·李石《续博物志》卷1:“太平之时,十日一雨,一岁~。” △ 褒义。用于气象方面。 【近义】风调雨顺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反义〗狂风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