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冗

三冗

北宋时冗官、冗兵和冗费的省称。北宋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通过科举制度、恩荫制度和其他途径,给予地主阶级成员以广泛的参政机会,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嘉祐八年( 1063 )官吏近三万人, “十倍于国初”,俸禄极为优厚。为了应付辽、夏侵扰, 缓和与镇压农民反抗斗争, 每逢荒年政府即招大量的流人饥民为禁军或厢军。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 军队数量达116万余人, 比宋太祖建国的初年几乎增加六倍。官员、军队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浩大, 当时养兵之费占国家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七、八。冗官耗于上, 冗兵耗于下, 使财政陷于困境。每年输送辽、夏岁币, 也是财政上一个沉重的负担。例如北宋景德二年(1005)与辽订立和约, 由宋每年输辽岁币10万两, 绢20万匹。庆历四年(1044)与西夏订立和约, 每年 “赐”夏银72000两, 绢15300 0匹, 茶3万斤。宋政府为了挽救财政面临的严重危机, 一方面以和籴、和买和折变等方式压榨人民, 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大商税、酒税和盐税等各项税收, 仍无法应付 “冗官” 和 “冗兵” 的巨大开支。由于冗官、冗兵和冗费, 宋朝在仁宗时, 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形势。

☚ 系省钱物   岁币 ☛
000023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