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集诗文别集。宋黄彦平撰。四卷。彦平字季岑,号次山,丰城(今属江西)人。宣和进士。靖康初,因与李纲善而被贬,南渡后,出提点湖州刑狱。取三国董遇读书三余之意,以名集。原有集,后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得五、七言古诗二十三首,五、七言律诗四十五首,七绝三十一首,其它二首,表五篇,札子六篇,记七篇,序二篇,杂文七篇,厘为诗、文各二卷。彦平本刚正有识之士,南渡后,数上疏论时事,《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于事先有预料。为诗韵调平和,不求艳丽。《五律·田家春日》(一)中:“露草牛羊长,风花杖屡香,人生皆如此,官独为谁忙”,描写田园生活安逸恬静,流有厌官弃仕之情。有民国五年(1916)李之鼎宜秋馆辑刊《宋人集乙编》本,附《校误记》和李氏跋。另有《四库全书》本。 三余集四卷。宋黄彦平(约1141前后在世)撰。黄彦平,字秀岑,号次山,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人。生卒年不详,登宣和进士。靖康初 (1126),因与李纲善,贬官。建炎初,官至吏部郎中,出提点湖南刑狱。其集“三余”,取自三国时董遇三余读书典故。《宋史》作“玉余”乃字形相似而误写。疏议、箚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三余集》四卷乃清四库撰官据《永乐大典》所存,辑录编次而成。含诗二卷、杂文二卷。今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和 《宋人集乙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