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仓》

又作 “三苍”。
❶又称 《仓颉篇》、 《秦三仓》。 童蒙课本, 正字类字书。 “书同文” 时, 李斯作《仓颉》 7章、 赵高作 《爰历》 6章, 胡毋敬作 《博学》7章,以正文字与教学童。至西汉,闾里塾师合三为一, 称 《仓颉篇》。 断60字为一章, 共55章, 3300字。4字为句,协韵,便于学童诵读。其书久佚,清孙星衍、 任大椿, 近人王国维有辑本。
❷又称 《汉三仓》。童蒙课本类文字书。汉平帝元始年间,扬雄顺续《秦三仓》,改换其中重复之字,写成《训纂篇》34篇,2040字。 和帝永远年间, 郎中贾鲂又续扬书, 撰 《滂喜篇》。 晋时以 《秦三仓》为上卷, 《训纂篇》为中卷,《滂喜篇》 为下卷, 称 《三仓》。 清孙星衍 《仓颉篇序》: “《三仓》三卷者, 晋张轨所合。”其书已佚, 辑本有清孙星衍 《仓颉篇辑》、 马国翰 《玉函山房辑佚书》、 任大椿 《小学钩沉》、 近人王国维 《重辑仓颉篇》。 一说, 李斯之 《仓颉》与扬、 贾书合称 《三仓》。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蒙學教材 > 三倉
三倉  sāncāng

亦作“三蒼”。蒙學教材。漢初閭里塾師合李斯《倉頡篇》、趙高《爰歷篇》、胡毋敬《博學篇》三篇,稱《三倉》或《倉頡篇》。魏晉時又以《倉頡篇》與漢·揚雄《訓纂篇》、漢賈魴《滂喜篇》合爲一部,分上、中、下三卷,亦作《三倉》。大抵四字爲句,兩句一韵,便於學童誦讀。已佚。清·孫星衍、仼大椿,近人王國維均有輯本。

三仓

三仓

也叫“三苍”。
(一)秦时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的合称。
(二)魏晋时,以《仓颉》三篇与扬雄所著《训纂篇》、贾鲂所著《滂喜篇》合为一部,分为上中下三卷,也称为《三仓》。

☚ 博学篇   三苍 ☛

三仓

亦作《三苍》。字书。包括秦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三书,故称《三仓》。汉人将这三本书合而为一,统称《仓颉篇》。共收小篆常用字3300个,60字为一章,分为五十五章。晋人又将汉扬雄的《训纂篇》。贾鲂的《滂喜篇》与以前的《仓颉篇》(包括《爰历》、《博学》在内)合并,亦称作《三仓》。共收7380字, 四字一句,编为韵语,便于学童识字。均已亡佚。清人孙星衍、任大椿和近人王国维有辑本,而以王辑本较为详备。解放后, 《仓颉篇》出土残简尤多。

三仓

一卷。《三仓》亦作《三苍》。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的字书,秦李斯《仓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仓颉篇》,又称《三仓》。魏晋时,又以 《仓颉篇》 (包括《爰历》、《博学》在内)与汉扬雄《训纂篇》、贾鲂《滂喜篇》作为上、中、下三卷,合为一部,也称《三仓》。大抵四字为句,两句一韵,便于诵读,以为蒙书。晋郭璞撰《三仓注》三卷,见于《隋书·经籍志》和日人藤原佐世《见在书目》,今皆不传。因 《仓颉篇》、《三仓》所指广狭不同,见引于诸书者,名称甚为混淆。诸家辑佚则或引 《三仓》入《仓颉》,或于《仓颉》之外别辑《三仓》。❶ 清任大椿辑。系《仓颉》之外别辑《三仓》者,与孙星衍引《三仓》入《仓颉》不同。此编见于任氏《小学钩沈》中。
❷ 晋郭璞注。近代龙璋辑。龙氏见任氏辑本时有挂一漏万之弊,固又纂述此编,足以补任氏所未及。其序云:“诸家所引《三苍》,有与所引《三苍解诂》、《三苍训诂》同者,本书既亡,无从分辨,今但依所引标题辑之。又《唐志》有张揖《三仓训诂》三卷,今诸书所引《三苍》注,有作《三苍训诂》,有作《三仓解诂》,有作《三苍注》者,皆分别附 《三苍》之后。是编见于龙氏排印本《小学搜佚》上编。

三仓

参见“三苍”。

三仓

汉初有人将当时流传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合为一书,统称三仓。魏晋时又以《仓颉篇》与《训纂篇》、《滂喜篇》三书合编上、中、下三卷为一书,也称三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