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人一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人一龙典源出处 《三国志 ·魏书·华歆传》注引 《魏略》 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世说新语·德行》注引 《魏略》曰:“灵帝时 (华歆) 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洪亮吉 《四史发伏》九:“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 三人一龙 典源出处 《三国志 ·魏书·华歆传》注引 《魏略》 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世说新语·德行》注引 《魏略》曰:“灵帝时 (华歆) 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洪亮吉 《四史发伏》九:“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
释义用法 汉末华歆、管宁、邴原三人为友,在一起游学读书,俱有声名,人称三人为一龙。后以此典称颂人有声名或几人友好并有声名。 用典形式 【龙头】 唐 ·罗隐:“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金 ·元好问:“麋乳尚怜孤竹饿,龙头谁识管宁贤?” 【龙身】 清·黄遵宪:“编到沅湘耆旧录,难为君称作龙身。” 【成龙让邴】 唐·张祜:“成龙须让邴,展骥莫先庞。” 【交朋不成龙】 宋·陆游:“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 【高名合作龙】 清 · 王士禛:“邴、管持风节,高名合作龙。” 【管华称一龙】 清·顾炎武:“淄渑竟谁知? 管华称一龙。” 三人一龙 典源出处 《三国志 ·魏书·华歆传》注引 《魏略》 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世说新语·德行》注引 《魏略》曰:“灵帝时 (华歆) 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宁为龙腹,原为龙尾。”洪亮吉 《四史发伏》九:“案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其头腹尾盖以齿之长幼而定。”
释义用法 汉末华歆、管宁、邴原三人为友,在一起游学读书,俱有声名,人称三人为一龙。后以此典称颂人有声名或几人友好并有声名。 用典形式 【龙头】 唐 ·罗隐:“班资冠鸡舌,人品压龙头。”金 ·元好问:“麋乳尚怜孤竹饿,龙头谁识管宁贤?” 【龙身】 清·黄遵宪:“编到沅湘耆旧录,难为君称作龙身。” 【成龙让邴】 唐·张祜:“成龙须让邴,展骥莫先庞。” 【交朋不成龙】 宋·陆游:“乡国归来浑似鹤,交朋零落不成龙。” 【高名合作龙】 清 · 王士禛:“邴、管持风节,高名合作龙。” 【管华称一龙】 清·顾炎武:“淄渑竟谁知? 管华称一龙。” 三人一龙【出处】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注引《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三人一龙三国魏时华歆、邴原、管宁三人友善如龙之一体。《三国志·魏书·华歆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号三人为一龙: 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因用以称三友人。亦作“三友一龙”。宋王庭珪《卢溪集钞·次韵李宜仲见怀朱崖夜郎二逐客》:“三友一龙吾作尾,同时四海孰为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