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三、改革开放时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1981年8月,中共安徽省委和中共滁县地委在凤阳县考城人民公社进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试点。1983年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中关于“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规定,中共安徽省委部署全省开展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进行改社建乡,恢复乡人民政府体制。到1984年10月,改社建乡工作全部结束,各地基本是以原人民公社行政区域建立乡,全省共建乡3 164个,镇302个。政社分开,乡镇政府的建立,开始改变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状况,加强了乡镇政权建设,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方针。根据中央的要求,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力量对基层政权建设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一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措施。1987年10月,中共巢湖地委和中共巢湖市委在巢湖市银屏区钓鱼乡进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试点。1989年,安徽省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部分地、市、县也成立领导小组,初步改变了多年基层政权建设工作无机构、无人员的状况。同年2月,安徽省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省、地、市联合工作组,在宣州市水东镇试点,探索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的途径。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安徽省基层政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在宣州市开展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试点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各地结合实际研究执行。
1988年8月,根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决定,各地开始陆续配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乡镇人大主席团逐渐成为实体。1985—1989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涡阳、桐城、宣州、当涂等24个县(市)进行县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将县级一部分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给乡镇,建立乡镇财政。
1987年和1988年,砀山、宁国两县先后撤销了区公所,适当合并乡镇。1992年2月29日,全省16个地市的撤区并乡方案全部制定并报省审批完毕。全省撤销原设的463个区公所,将原3 383个乡镇调整合并为1 767个(其中乡962个,镇805个)。在此基础上,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向乡镇简政放权工作的意见》,要求经济生产技术部门、科教卫生部门、监督协调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的人财物三权均下放给乡镇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办法。通过撤区并乡,简政放权,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条块关系,强化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充实了乡镇干部的力量,促进了农村改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 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 ☛
000029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