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人教育
1955年,江苏省农林厅在南京创办江苏省农业干部学校,培训县局级领导管理干部,共办了3期为期5个月的训练班,主要讲授农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每期约40人。该校在1961年大调整时撤销。
1957年春,南京农学院举办农学专业函授本科和特别班各1个,开学时本科班72人,特别班57人,都是省内农业系统的在职干部。1958年,继续招农学专业本科1个班,1959年在校学生数有134人,1962年,第一届毕业生有26名,巩固率为36%。
1960年8月,苏北农学院函授专修科开学,设农学、畜牧兽医两个专业,农学专修科学生289人,第二届又有88人入学,1962年入学人数达280多人。该院从1965年4月起,先后在邗江、仪征和宝应三县设立函授分校,参加学习的对象为初中毕业以上程度的基层干部、插队知青、回乡知青及农中教师,最多时参加函授人数近万人。
1985年以后,南京农业大学先后办起6个专业的3年制函授专修科,即:农学、植物保护、畜牧、土壤肥料、农业经济管理及土地管理与利用专业专修科。
1978年12月,农林部发出了《关于大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省农林厅根据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初步规划》,提出了“实行分级培训和专业对口培训,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地协同进行”的原则。“六五”期间,全省共培训农业党政干部和技术人员约32.68万人,其中:各级党政干部8.49万人,农技人员(包括农民技术员)8.45万人,乡村农校教师13.76万人,“两户”(专业户、示范户)1.98万人。“七五”期间,省、市、县、乡四级共举办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8万多期,受训人数达1 079万多人次。其中省市两级培训1.45万多人次,县级培训118万多人次,乡级培训959.4万人次。“六五”期间,江苏拥有省、市两级农业培训基地13处,规模近千人。至1995年底,省、市、县建立培训基地80多处,其中:省、市两级培训基地20多处,年培训量在10万人次以上;全省除个别县外,都有县农业干部学校,总规模近万人。全省有80%以上的乡办起了乡农校,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和协调的四级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1980年底,国家农业委员会等10个部门发出了《关于成立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领导组织的联合通知》,1981年7月,江苏省分校正式开课,当时报名入学的人数为38 000人,历时4年半后,4门基础课及格发给结业证书的学员9 000多人;10门课程全部及格符合毕业标准的有6 994人,取得中专毕业学历。1984年,第二期农业专业招生,报名入学人数达12 000多人;1985年增设了畜牧、水产、农业经济3个专业,报名人数各为2 000~3 000人。截至1986年10月,4个专业的在籍学员共有11 432人,学员中以农民技术员为主体,还有基层干部、回乡知青、种田能手、专业户以及部分国家农业技术员。
江苏省农业广播分校的各县分校,从1986年起,均设在县农业干部学校内,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为江苏省农业广播分校的一大特色。198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江苏省分校,更名为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实现独立办学,专业发展到18个,在校生达1.8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