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 三、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注重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农村改革、制定农村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农民的积极性如何,对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什么时候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什么时候农民积极性就会高涨,农业和农村经济就会快速发展; 反之,什么时候侵犯了农民切身利益,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在 “四人帮”极 “左”路线统治时期,把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当作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把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差别当作两级分化,把发展商品生产当作资本主义经济等等,致使广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无民主地位,劳动组织上 “拉大帮”,效益分配上 “一拉平”,吃大锅饭,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个人利益得不到体现,把农民搞得很苦很穷,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低下,信心不足,毫无积极性而言,相当数量的社队债台高筑,处于 “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 的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 “左” 的错误,指出 “确定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调动我国八亿农民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加强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在经济上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离开一定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任何阶级的任何积极性是不可能自然产生的。” 正是基于这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给农民以经济实惠、让农民富裕起来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给农民生产经营和产品处理的自主权,明确了责、权、利关系,即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的效益原则,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制定实施了积极鼓励扶持发展专业户、开放农贸市场、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深受农民欢迎和拥护。近几年来,针对部分地区频繁调整土地承包关系,以各种名义收回农民承包权等问题,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文件精神,采取了有效措施,下发文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限30年的政策,强调坚持 “大稳定、小调整” 的原则,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坚决把机动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并将机动地承包费纳入农民负担总额。省委、省政府还狠抓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使全省农民负担连续5年控制在中央规定的5%以内。正因为如此,在农村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广大农民始终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 二、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四、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