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文字的分類
許慎的六書主要是針對小篆的字形而歸納的結果,其合理性如何,從兩千年來學者要弄清楚轉注一法的衆多意見,即可看出一斑。小篆距離甲骨文的時代已有一千多年,字形已起了太多的變化,怪不得許慎常把字形解釋錯了。我們現在既知曉其前千年的文字資料,除非我們要研究許慎的體例或小篆的形體,如果真想探尋文字的造字法則,就目前來說,自應以時代較早的甲骨文與金文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不必理會《說文》分類的細節。還有,如果我們要研究的是小篆字形的歸類或條例,也就不要拿甲骨文或金文的字形去作為批判的依據。就像如要為楷書作分類,也不能依據小篆的字形。
上文已經說過,文字創造之初並不是先建立條例才據以創造的。不過,人類思考的方式大致是有一定的模式。所能想像出的創字方法,各民族間應也是差不多的。基本上是有形體的就畫其形體,抽象的意思就要借用某種器物的使用方式、習慣或價值等的聯繫去表達。如果是不容易畫出的事物,或難表達的意義,就要通過借音的方式。借音的方式可以和字形的創意沒有關聯,而借音之外的其他方式,就要與字形有某種方面的聯繫。
故可以把文字的類別簡單地分為音讀關係的標音文字與非音讀關係的表意文字兩大類。如果把許慎六書的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視為造字之法,轉注、假借為用字之法,則音讀關係的標音文字就是所謂的形聲字,其他三項就是非音讀關係的表意文字了。屬於指事的字不多,而且它也是一種概念的表示,在類型上近於表意,故依演進的過程,唐蘭創三書之說,分表意文字為象形文字與表意文字。比起六書或四書的分法,雖然三書看似簡單,但因各人思考的方向與重點等的不同,其間的界限也不是沒有爭議的。故莫若只分兩類: 表意與諧聲。其實就算把古文字分成形聲與表意兩大類,也還是有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例子。今暫依三書之名目,略為介紹於下:
(一)象形
約等於許慎的 “象形”。《說文》 的說解是“畫成其物,隨體詰詘”,即隨物體的輪廓畫成一個具體實物的形狀就是象形字。它描繪的應該是可見、可觸摸的東西,也應是名詞。象形字可以描寫得非常逼真,也可以是粗具輪廓。有時是受使用文字時環境的影響,有時則是受個人喜好的影響。譬如同一銅器的銘文,作為族徽的圖像就書寫得比較繁複逼真,而銘文的部分就比較簡易、抽象。象形文字和繪畫仍有不同,一般說,繪畫是描寫某特定人物的形狀,文字則是描寫人物的通性。
象形字主要表現人物的形體,若意義為超乎形體的,就應屬於表意的範疇。象形文字的歸類看似簡單,卻也不容易取得一致的認定。偏重字形者就以字的形體是否純粹描寫物形而認定是否為象形文字。但偏重字義者就可能依據字的使用意義去歸類,認為某些字是表意而非象形。 譬如高(字73) 【
, 崇也。 象臺觀高之形。 从冂口, 與倉舍同意。凡高之屬皆从高】,甲骨文作一座高樓形。口為後來添加的無意義填白。有人認為此字是象形,因為它描繪的是一座具體的建築物形象。但也有人認為高低是屬於概念的性質,古人借高樓以表達高的抽象意義。 一如大(字74)【
, 天大地大人亦大焉。 象人形。 古文穴也。 凡大之屬皆从大】,雖是作一個大人的正視形,乃是借用比小孩身體為大的大人的形體,去表示事物大小的概念,故認為高不是象形字而是表意字。
但是我們所了解的甲骨文時代的字的意義可能並不是創字之初的意義,在商以前的時代可能另有它的本義。一般說來,抽象的概念發展較遲,有可能在初創時,高的本義是有具體物象的高樓 (目前考古証據,商代已有高樓,之前尚不見實例),後來才引申為高度、高低。故對一個字的分類有可能受其在某時代使用意義的影響,甚至也可能受到我們對其創意了解的影響。 如女(字75) 【
, 婦人也。 象行形。 王育說。凡女之屬皆从女】,甲骨文作一人雙手交叉而跪坐之狀。一般認為那是象女子的坐姿,故為象形字。但是我們看到的古代婦女跪坐的塑像,和男子並無分別,也是兩手平行下垂而停放在兩膝之上。知女字的創造是通過人為的設定和有意的區別,並非真正的形象,理論上也應屬於表意字。

又如,歸類的標準偏重字義時,因有些物象的形體並沒有非常獨特的輪廓,需要輔助的訊息以確定其指稱。有人就因其使用的意義是名詞性的,就歸類於象形。但有人因其字形為複體,就不認為是象形字了。如酒(字8), 甲骨文作一酒尊及濺出的三酒滴形 (



)。 有人就因象形文字為獨體的原則,以及有假酉為酒的例子,認為酒是以酒壺所裝的液體表意,或認為是从水酉聲的形聲字,並不認為是象形。又如牢(字76)【

, 閑也。 養牛馬圈也。 从牛冬省, 取其四周匝】, 甲骨文一般作一牛或一羊關在柵欄中之狀,但也有只作柵欄形的。牢在卜辭中是種特意豢養於牢中、不放任四處遊蕩的祭祀犧牲。表示的是特殊的品物,非一般的牛羊。尤其是牢中的動物換成馬時,意義才是飼養家畜的牢廄,故或以為其本義為牢固或特殊處理的祭祀犧牲,應屬表意而非象形。但它也有只作柵欄形的寫法,故以為本義是柵欄,後來才引申為特意圈養的牛、羊牲品。
又如上文已介紹過的秋(字50),以秋季出現的蝗災表達其季節。蝗蟲的形象是象形,但秋季的意義卻是表意。就字形看,它是獨體的象形字。但從意義表達的手法看,應是獨體的表意字。不管是簡單的,還是較詳細的分類,都不免有難以確定界限的字,所以不必定要分出某個字的造字法是象形或表意,只要能和以表聲為訴求的形聲字分別就可以了。最重要的還是了解一個字的創意以及其使用的意義。以下暫依字的結構形式,略述常見的象形字類型,約可分為三類:
A. 單體的形式,較少有爭議。約可分為二類:
(a)寫一個器物的整體形狀,如:
象(字16),畫整隻象的形狀。 最重要是把長鼻子表現出來 (



)。
馬(字18),畫整隻馬的形狀。腳可以是單筆或複筆。馬鬃是必要的形象 (



)。
羽(字29)【

,鳥長毛也。象形。凡羽之屬皆从羽】,畫一枝羽毛形。不嚴格要求羽紋對稱(



)。
禾(字77) 【

,嘉穀也。以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之中和,故謂之禾。从木,象其穗。凡禾之屬皆从禾】,畫一株穀類作物的形狀。根葉可以對稱或不對稱,最重要是表現頂端下垂的穗,否則就成木字。
人(字78)【

, 天地之性冣貴者也。 象臂脛之形。 凡人之屬皆从人】,象側立的人形。金文族徽記號以人構形的常把頭部也畫出來(

、

),但一般的就把頭與身子連成一線 (

), 比較不正確的就把頭與手臂連成一線 (

)。
木(字79) 【

, 冒也。 冒地而生, 東方之行。 从中, 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从木】,象一株樹的形狀。樹枝可以是對稱或不對稱的。
戈(字80)【

, 平頭戟也。 从弋, 一衡之。 象形。 凡戈之屬皆从戈】,畫一把裝柄的兵戈形。戈內一端的裝飾絲穗也常被畫出來。或因為是以銅鑄造,就加上意符金,使形式成為形聲字。

皿(字81)【

, 飯食之用器也。 象形。 與豆同意。 凡皿之屬皆从皿。讀若猛】,畫一個日常使用的圈足容器形。特徵是不畫出器的口緣而與容器豆 (



)有所分別。
章(字82)【

,樂竟為一章。 从音十。 十,數之終也】,象行列中手持的前導儀仗形。本是獨體的象形字,依 《說文》的解說則為表意字。
龍(字83)【

, 鱗蟲之長, 能幽能明, 能細能巨, 能短能長。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从肉

, 肉飛之形,童省聲。 凡龍之屬皆从龍】,象一隻頭部有特殊形象的爬行動物形,身子的彎曲與嘴巴同向的為另一字。《說文》竟以為是童的省聲。
有時候物體的某一部分非常具有特性, 深為大衆所了解, 一眼就可以辨識出來,不會產生意義上的混淆,不妨就以之代表其物體,節省書寫的時間和材料,以致形式上為:
(b)描寫部分的形象以代表整體,埃及的聖書體就有很多以動物頭部代表整體的字。中國文字例子較少,大概是因為中國文字以簡要的線條描繪形體,不易確定描繪的動、植物的種屬。

虎(字17),是整隻老虎的描寫,但作聲符時,就只畫其極具特徵的頭部 (

)。 作意符時也經常只畫頭部 (



)。
馬(字18), 本作馬整體的形象, 戰國時有作只剩頭部的 (

), 因為馬的頭形特殊。
牛(字84)【

, 事也。 理也。 像角頭三, 封尾之形也。 凡牛之屬皆从牛】,描寫牛頭的形象以代表牛的種屬,包括雙角與兩隻眼睛,特徵是上翹的兩角。其為牛的頭部而非全身的形象,可從金文族徽記號得知。
羊(字85)【

, 祥也。 从, 象四足尾之形。 孔子曰, 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凡羊之屬皆从羊】,描寫羊頭的形象以代表羊的種屬,包括角與眼睛,特徵是下彎的兩角。
鹿(字86)【

, 鹿獸也。 象頭角四足之形。 鳥鹿足相比, 从比。凡鹿之屬皆从鹿】,是鹿全形的描寫,但作聲符時,有時只畫有歧角的頭部, 如甲骨文麓字或作林中一鹿頭 (

)。
車(字87)【

,輿輪之總名也。 夏后時奚仲所造。 象形。 凡車之屬皆从車。

, 籀文車】, 本作車子整體的形象, 後來因形象太繁複,把輿、輈、衡等部分省略,最後只留一輪及轄釘之形,古代有輪子的器物只有車,故不妨害對它的認識。

B.複體的形式
有時某些物體的輪廓相類或近似,就要加上輔助的事物,才能使其指稱明白。由於它已不純粹是描寫一物件的實體,還需要附加補充的說明,以致在形式上成為複體的形式。有人就會認為它已含有本形以外的成分,類近表意,不是純粹的象形。此形式在實物形體之外所加的部分,一是已成字的,一是尚不成字的。
(a)附加符號的複體象形,如:
而(字66),象下頷的鬍鬚形。如不畫出下頷的輪廓,就不易明確其指稱。 所加部分本不成字, 算是符號 (

)。
黍(字88)【

, 禾屬而黏者也。 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 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為酒。故从禾入水也。凡黍之屬皆从黍】,字的本體象黍之形,但植物的外形,有時很難用簡單的輪廓加以區別其間種屬的不同。黍是商代釀酒的主要材料,因此就在字形的輪廓之外加上水滴,以明示此植物的特殊用途。此水滴的數量可以不拘,雖也可以寫成水流的樣子,但主體是水滴,故還視同符號。
犁(字89)【

, 耕也。 从牛, 黎聲】, 耕牛所拉的犁, 其輪廓與刀子一類的刃器相似,因此加上翻起的土塵以為分別。土塵可寫成二點或三點,故也視為符號。它被借用為牛屬的一種 (或可能以耕田的水牛以與拉車的黃牛作區別),因常與牛合文而終成一字,並成為形聲字的形式。

米(字90) 【

, 粟實也。 象禾黍之形。 凡米之屬皆从米】, 指更精製的小米或稻米粒,如只畫小米點,就容易與他種物體相混,故加無特定意義的一道橫畫。
玉(字91)【

, 石之美有五德者。 潤澤以溫, 仁之方也。 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象三玉之連,| 其貫也。凡玉之屬皆从玉。

, 古文玉】, 象一根繩子所串聯的多片玉飾形, 玉飾無一定的形狀,玉片的輪廓也易與他物混淆,故以串聯的玉佩飾形象去表達其質材。
土(字92)【

, 地之吐生萬物者也。 二象地之上地之中。| 物出形也。凡土之屬皆从土】,作一塊可塑造的黏土形,字形很簡單,易於和他物混淆,就加上水滴的符號。加了水的黏土是製陶的材料,陶器是生活的重要器具,故以黏土造形。
韭【

,韭菜也。一種而久生者也。此與耑同意。凡韭之屬皆从韭】,作生長於地上叢立的韭菜形。有可能與其他字混淆,加上代表土地的一橫,清楚表現了其生長於地上的形象。

瓜(字93) 【

, 蓏也。 象形。 凡瓜之屬皆从瓜】, 瓜之外形和許多物體相近,加上藤蔓才足以確定為瓜類植物。
須(字94)【

, 頤下毛也。 从頁彡。 凡須之屬皆从須】, 是鬚的字源,鬚為臉上之毛,若不加上人的顏臉,也易與其他東西混淆。後來附加的部分類化而為頁。
帶(字95)【

,紳也。 男子鞶帶, 婦人帶絲。 象繫佩之形。 佩必有巾,从重巾】,帶為束衣之物,把束帶後所造成的縐紋也一併描繪,才容易明白其指稱。
(b)附加的符號是有具體指稱的字,如:
酒(字8),酒是種穀物釀造的液態飲料,若只畫小點酒滴,就要與許多事物混淆,加上酒尊的酉,指稱就很清楚。酉本身是個酒尊的象形字,有一定的寫法 (



)。
牢(字76),牢是為祭祀目的而挑選的牛或羊,有特別的飼養場所,如只畫一牢籠,恐形象不明顯,故加一牛或一羊於其中 (




)。

稻(字96) 【

,稌也。 从禾舀聲】, 稻米為南方的物產, 華北一般只見其輸入的顆粒而不見其株莖形。但米粒的輪廓與很多事物相近,故加運輸時用的長形米罐。此米罐與酒尊的酉雖同為裝物之器,但形狀稍異,也不會被誤會為別的事物。米罐部分的覃本身有具體的寫法和意義。
粟(字97)【

, 嘉穀實也。 从𠧪从米。 孔子曰, 粟之為言續也。

,籀文粟】, 指黍稻一類栽培植物的顆粒。 如果只畫幾個顆粒, 也易與其他東西混淆,故加上一禾,以表明是可食用的穀粒。
天(字98) 【

, 顛也。 至高無上。 从一大】, 指稱人的頭頂。 如只畫頭輪廓的一個圓圈,也易與它物混淆,故加一大人之形於其下以明確意義。
佩(字99)【

, 大帶佩也。 从人凡巾。 佩必有巾, 故从巾。 巾謂之飾】,懸吊在腰帶上的玉佩,加上側立人形,表明是人所服戴之物。
馘(字100)【

, 軍戰斷耳也。 春秋傳曰, 以為俘聝。 从耳或聲。

, 聝或从首】, 戰爭時斬下敵人之首, 常懸掛戈上用以展示, 故加戈以明所指。

石(字101)【

, 山石也。在厂之下。 口象形。凡石之屬皆从石】,以有尖銳棱角的石塊表意,為使意義更清楚,加坑陷之形明示石塊挖土之功能。
尿(字102)【

,人小便也。从尾水】、屎【

,糞也。从艸,胃省聲】, 【《廣韻》𦳊, 《說文》曰糞也。 本亦作矢, 俗作屎】, 象一人排泄尿與屎之狀。人的排泄物無獨特的形狀,若不加上人所排出該物的部位,不但兩者的指稱難明,也易於與其他小東西混淆。
胃(字103)【

,穀府也。 从肉鹵。 象形】, 消化食物的胃的形狀加上肉或腸子形,以免與其他形狀類似之物形混淆。
㳄(字104)【

,慕欲口液也。从欠水。凡㳄之屬皆从㳄。

,㳄或从侃。

, 籀文㳄】, 口水和其他液體難於分別, 加上一人張口而流出之狀,明示其物質所出之處。
果(字105)【

, 木實也。 從木, 象果形在木之上】, 加上樹木的形象,才易明白是果子的形象。
如前所言,這一類複體的象形字不妨也可視為下一類的表意字。一般的區別是使用為名詞者為象形,使用為其他詞類者為表意。為省事起見,大可以把非形聲字都視為表意的一類,以與形聲的一類分別。象形字一般是名詞,但較晚的時代可能被用以代表其他類別的意義。如:
高(字73),象一高大建築物之形,口為後來無意義之填空。使用時大多引申為高低或遠近的意義,雖然商代以來的文獻不見使用以為高大的建築物之義, 但之前的時代有可能使用以表達高大的建築物 (



)。
克(字106)【

,肩也。 象屋下刻木之形。 凡克之屬皆从克。

古文克。

,亦古文克】,從皮字(字107)【

,剝取獸革者謂之皮。从又。 凡皮之屬皆从皮。

, 古文皮。

, 籀文皮】作手持皮製的盾牌狀,推知克字是描寫皮盾的形狀。但它並不用以表示盾牌,而是表達能夠用以防身的能力。
來(字108)【

, 周所受瑞麥來麰也。 二麥一夆, 象其芒朿之形。天所來也,故為行來之來。詩曰,詒我來麰。凡來之屬皆从來】,本是來麥的全株形狀,可能因它是外來的品種,使用時大多引申 (或有可能經由假借)為往來的意義。
享(字109) 【

, 獻也。 从高省。 曰象孰物形。 經曰, 祭則鬼亯之。 凡亯之屬皆从亯。

,篆文亯】,象在夯土臺基上的建築物形, 因是享祭鬼神的所在,故用以為動詞而不用為臺基上的高大建築物之義。

(c)重複形體
重複形體大都屬表意字。但偶有情況特殊,使用此法以指稱物象,如:
星(字110)【

,精光也。 从三日。 凡晶之屬皆从晶】 【

,萬物之精上為列星。从晶从生聲。一曰象形。从○。古○復注中,故與日同。

,古文。

,或省】,星體數量多,作三顆星形狀,避免與日或它物混淆。引申為晶亮,後來加聲符生以為分別。
絲(字111) 【

, 蠶所吐也。 从二糸。 凡絲之屬皆从絲】, 絲線細,捻成線股後才能上機紡織,故以兩股造字。作為一字的構件時才用單股絲線。
呂(字112) 【

, 脊骨也。 象形。 昔大嶽為禹心呂之臣, 故封呂侯。 凡呂之屬皆从呂。

,篆文呂从肉旅聲】,象兩塊金屬錠形, 為避免與丁混淆而重複形體。後加金以明其物質的類別。宮字也因易與呂字混淆而加宀(

)。

(二)表意
這一類的字主要是表現超乎物象的概念、思想等意義,或是難於用形象表達的事物,包括許慎的指事與會意字。《說文》的說解,“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是指借用不成字的符號以表達器物所在的某個部位或與之發生關係的有關概念。“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則是合兩個已是字的符號,以表達超乎形體之外的含意。純粹的指事字不多,而且與表意的分別有時很細微,也易因主觀成分的不同而起爭議。為省事起見,不如與表意字同屬一類。表意字有些是借用物體的屬性以表達抽象的概念,故造形是獨體的,如上文所舉的高(字73) (


)、克(字106) (


)、來(字108) (


)、享(字109) (


)等字。 借以表達概念的物體有時也要作某種輔助性的說明,以致有些組成的部分是不單獨成字的。構件之間常有互動的關係,不只是會合幾個構件以引導出一個意義而已,如雙手常是表示習慣性的持拿方式與所持的部位,故於此採用表意 (或象意)而不用會意之詞。表意字依其結構大致可分幾類:
A.全體是符號,因它是普遍性的概念,沒有特定的對象及形制,如:
上(字51),以一小短畫在一長橫畫之上,表達一物在某物之上的形勢。 這種關係不限定於某些器物, 故不以具體的東西去表達 (

)。
下(字52),以一小短畫在一長橫畫之下,表達在某物之下的形勢(

) 。
小(字113)【

, 物之微也。 从八, 丨 見而八分之。 凡小之屬皆从小】、少(字114)【

, 不多也。 从小丿聲】, 以三或四小點表示其物體積之小與少,也都不表達具體的東西。一般來說,重複的形象絕大多數是表達超乎形體之外的觀念。

一【

, 惟初大極, 道立於一。 造分天地, 化成萬物。 凡一之屬皆从一。

,古文一】、二【

,地之數也。从耦一。凡二之屬皆从二。

,古文二】、三【

,數也。天地人之道也。於文,一耦二為三成數也。 凡三之屬皆从三。

, 古文三】、 四(字114)【

, 侌數也。 象四分之形。 凡四之屬皆从四。

, 古文四如此。

, 籀文四】, 以一、二、三、四等長之線條表達數量的概念。後來因為線條的數量可能起混淆,又分別造更為明確的字形。
五【

,五行也。 从二,侌昜在天地間交午也。 凡五之屬皆从五。

, 古文五如此】、六 【

, 易之數, 侌變於六, 正於八。 从入八。 凡六之屬皆从六】、七(字115) 【

, 昜之正也。 从一, 微侌從中衺出也。 凡七之屬皆从七】、八(字116)【

。 別也。 象分別相背之形。 凡八之屬皆从八】、十(字117) 【

, 數之具也。 一為東西, 丨 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从十】,借簡單符號以表達最常使用的數量概念。
丩(字118)【

,相糾繚也。 一曰, 瓜瓠結丩起。 象形。 凡丩之屬皆从丩】,兩段線條相糾纏之狀,表示糾纏的狀況。
B. 單體的物體,它和象形字的不同點在於借形體以表達與該形體有關,但卻超乎該形體以外的概念,如:
秋(字50),甲骨文取象蝗蟲或蝗蟲受火烤,以秋季景象表達秋季。如以字形而論, 前形可歸於象形, 後者則必為表意字 (

)。
大(字74),是一個大人的正視形象,表達與小孩相比的個體之大,重點是概念而非大人的形體 (

)。
工(字119)【工,巧飾也。象人有規榘,與巫同意。凡工之屬皆从工。

, 古文工从彡】, 大致是象懸吊着的石磬形, 是攻字(字120)【

, 擊也。 从攴工聲。 】所敲打的器具形, 它是樂工所常敲打的樂器,故借用以表達樂工、工匠之意,也表達專業者的技術之工巧。
𠂇 【

, 左手也。 象形。 凡𠂇之屬皆从𠂇】、又(字121) 【

, 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从又】,以人的左右手的形象表達其所在的左與右的位置關係。
且(字122)【

,所以薦也。 从几, 足有二橫。 一, 其下地也。 凡且之屬皆从且。

,古文以為且,又以為几字】 【

,始廟也。 从示且聲】,男子性器象形,為人類繁殖的根源,就以之表達人倫的祖父。後借為語詞,乃加示而成祖以為分別。

屰(字123)【

, 不順也。 从干, 下凵屰之也】, 大是人體的正常姿態,以倒逆的大表示與正常狀況有違的情境。後被併入逆(字124)【

, 迎也。 从辵屰聲。 關東曰逆, 關西曰迎】, 逆可能表現一足前迎逆向前來之客人,是表意字,非形聲字。
丑(字125)【

, 紐也。 十二月萬物動用事, 象手之形。 日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手指彎曲之狀,表示用力扭抓的動作。假借為干支。
交(字126)【

, 交脛也。 从大, 象交形。 凡交之屬皆从交】, 以人兩脛相交之姿態,表達交結的情況。
C. 形體加符號
牟 【

,牛鳴也。 从牛,

象其聲气从口出】, 以彎曲之

符號表達牛所呼出之氣。
刃(字127)【

, 刀鋻也。 象刀有刃之形。 凡刃之屬皆从刃】, 一短畫指出刃在刀上的部位。

亦(字128)【

, 人之臂亦也。 从大, 象兩亦之形。 凡亦之屬皆从亦】,以兩短劃指示腋在人體所在之處。
肘(字129) 【

, 臂節也。 从肉寸。 寸, 手寸口】 【

, 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厷。

, 古文厷, 象形。

,左或从肉】, 以彎曲之筆劃表明肘在整隻手臂的所在位置。從甲骨文的字形看應是肱字,但就形象的表現看應是肘字。 數目字九(字130)【

, 昜之變也。 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从九】可能借整隻手臂形之音表達。肘與肱兩字的使用可能有所混亂。
面(字131)【

,顏前也。 从𦣻, 象人面形。 凡面之屬皆从面】,圓圈呈現顏面的輪廓,眼睛是面部表情最生動者,輔助表明輪廓為人的顏面。也有可能把人的身子畫出來,強調人的顏面。
彭(字132)【

,鼓聲也。 从壴从彡】, 表達短促有力的聲音, 加鼓表明所發之音響。

奠(字133) 【

, 置祭也。 从酋。 酋酒也。 丌其下也。 禮有奠祭】,酒尊所安置之處,一橫或可能表示運輸時所放置的架子。大酒尊(大汶口的陶水缸高60公分,固定一地難移動)固定安置於某處,不像其它用具經常被搬動。
朱(字134)【

, 赤心木, 松柏屬。 从木, 一在其中】, 木之中段標上一短橫,表示主幹所在。
本(字135)【

, 木下曰本。 从木从丅。

, 古文】、末(字136)【

,木上曰末。 从木从丄】, 分別以一短橫, 表示樹之本、末所在位置。
身(字137)【

, 躬也。 从人申省聲。 凡身之屬皆从身】, 畫出人身腹部的所在。

曰(字138) 【

, 詞也。 从口𠃊, 象口气出也。 凡曰之屬皆从曰】,以短劃表示口所呼出之聲音。
臀(字139)【

,髀也。从尸下丌居几。

,𡱂或从肉隼。

,𡱂或从骨殿聲】,畫出人身臀部所在。
必(字140)【

, 分極也。 从八弋, 八亦聲】, 柲之字源, 在一把杓的柄上加一短劃,表明指稱的部分。
尤(字141)【

, 異也。 从乙又聲】, 手指頭上加短劃, 指示受傷部位。
D. 具體表現一種情況或動態,可能包含不成字的部分,是早期最常見的表意字結構。
毓、育(字31),一婦女產下帶有血水的嬰兒狀,血水不成字,或作嬰兒已生出子宮外之狀(

)。

沬(字34),一人臨盆雙手洗臉之狀,金文改以雙手持皿倒水於一人之沐浴狀。貴族可能因經常舉行祭祀而要沐浴潔身,一般人較少沐浴,故以貴族形象創字 (

)。
正(字35), 腳所面對的都邑, 為征伐的對象 (

)。
邑(字47),人跪坐居息的範圍,為居住區,非耕種的田地 (

)。
長(字59), 一人髮長之狀 (

)。
夫(字142)【

, 丈夫也。 从大一。 一以象簪。 周制, 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凡夫之屬皆从夫】,大為大人正立之形,一橫短畫為骨笄的形象,成人因結髪才需要以笄固定髪型,故用以表達已成年的男子。
見(字143)【

,視也。从目儿。凡見之屬皆从見】,指明人之目司視覺之功能。

朢(字144) 【

, 月滿也。 與日相望, 似朝君。 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

, 古文朢省】 【

, 出亡在外望其還也。 从亡朢省聲】,一人豎起眼睛遠望,或表現站在高地,更有利於望遠。後來加月以指稱月十五的朢日,成為形聲字。可能眼睛部分先訛變為耳,再訛變為亡。
非(字145) 【

, 韋也。 从飛下翅。 取其相背也。 凡非之屬皆从非】,排的字源,作雙手向外排開某物之狀。所排的東西不成字。假借為否定副詞。
、舞(字146) 【

, 豐也。 从林𡘲, 𡘲, 或說規模字。 从大卌。卌, 數之積也。 林者, 木之多也。 與庶同意。 商書曰, 庶艸緐緐】【

,樂也。 用足相背。 从舛聲。

,古文舞从羽亡】,一人雙手持舞具在跳舞之狀。舞具不成字。
次(字147)【

,不前不精也。 从欠二聲。

, 古文次】,說話或用食時口噴出殘餘物為不良的行為。殘餘物不成字。
旁(字148)【

,溥也。 从二闕,方聲。

, 古文旁。

,亦古文旁。

, 籀文】, 犁形的方之上加犁壁, 犁壁把挖起的土塊推到兩旁。犁壁不成字。


興(字149)【

,興也。 从舁同, 同, 同力也】, 四手共舉起一輿架。輿架不成字。
疾(字150)【

,病也。 从疒,矢聲。

,籀文疾。

,古文】,人為箭所傷之病痛。
疒(字151)【

,倚也,人有疾痛也。 象倚箸之形。 凡疒之屬皆从疒。】,人病危臥於床上,預備接受合於禮儀的死亡儀式。
衆(字152)【

,多也。 从众目示意】, 以日下三人表達衆多的勞工大衆。
步(字153)【

,行也。 从止相背。 凡步之屬皆从步】, 以兩腳步行走的一前一後位置表達其走路動態。
炙【

,炙肉也。 从肉在火上。 凡炙之屬皆从炙】,表現肉在火上燒烤之狀。
E. 兩個或更多的重複形體
林(字154)【

,平土有叢木曰林。 从二木。 凡林之屬皆从林】,指生長林木衆多的地區,以並立的樹木表意。
从(字155)【

,相聽也。 从二人。 凡从之屬皆从从】, 一人在一人身後相隨之情況。
比(字156)【

,密也。二人為从,反从為比。

,古文比】, 甲骨文从比不分。以一人隨從於一人之後表示其親密關係,或以兩把匙匕陳放在一起表達緊密關係。

森【


, 木多皃。 从林从木。 讀若曾參之參】, 林木更為衆多的地方。
災(字157) 【

, 害也。 从一雝川。 春秋傳曰: 川雝為澤凶】【

,天火曰

。 从火聲。

,或从宀火。

,籀文从𡿧。

,古文从才】,初以重疊二或三道水波表達大水成災難的概念。後改以河川受壅成災,房屋火災,或从才聲的形聲字。
多(字158)【

,緟也。 从緟夕。 緟夕者, 相繹也, 故為多。 緟夕為多,緟日為疊。凡多之屬皆从多。

,古文並夕】,兩塊肉以表達多數的概念。
炎【

,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屬皆从炎】、焱【

,火華也。凡焱之屬皆从焱。】,重疊二或三火炎表達較烈火勢或煙火的概念。

並(字159)【

, 併也。 从二立。 凡並之屬皆从並】, 以兩個並立的人表達類似的並立情況。
替(字160) 【

, 廢也。 一偏下也。 从並, 白聲。

, 或从曰。

,或从兟从曰】, 白為唇聲字, 替為舌尖聲, 替不該以白為聲符。《說文》的解說“一偏下”對該應兩立不齊的字形,以兩人站立的位置不齊有失威儀以表達敗事的情勢。但卻沒有該字形,顯然有脫文。金文的另一形作並立於深坑內之狀,大致表達如不知權變,如爬上另一人的肩上以脫逃,不相互合作以求脫險是為敗事。
麤(字161)【

,行超遠也。 从三鹿。 凡麤之屬皆从麤】, 以二或三鹿表達類似群鹿奔跑時相互衝撞之魯莽狀。
秝(字162)【

, 稀疏適秝也。 从二禾。 凡秝之屬皆从秝。 讀若歷】,兩行禾之狀。禾的栽種不能太密集,人可步行其間,以之表達稀疏之狀況。

茲(字163)【

,微也。 从二幺。 凡𢆶之屬皆从𢆶。】【

, 艸木多益。从艸,絲省聲】,兩束絲並列,創意不詳,假借為語詞。
戔(字164)【

, 賊也。 从二戈。 周書曰: 戔戔。 巧言也】, 兩戈相向有所殘害,後改為兩戈相疊。
誖 【

, 亂也。 从言, 孛聲。

, 誖或从心。

, 籀文誖从二或】,甲骨文作兩盾相對撞擊之狀,可能是表達慌急之時隊伍排列不整的現象(

)。後來以形聲字取代。
友(字165) 【

, 同志為友。 从二又相交。

, 古文友。

, 亦古文友】,朋友相互以右手輔助。金文字形下加一深坑,可能表達朋友相互協助挖掘深坑之意。
劦(字166)【

, 同力也。 从三力。 山海經曰: 惟號之山, 其風若劦。凡劦之屬皆从劦】,作三把挖土工具協作,或共同挖掘深坑之狀。
F. 不同字形的複合體
以其間相涉及的關係表意,為後來常見的表意字結構,相當於 《說文》的會意字。細分的話尚可分兩類: 一是構件間可掉換位置,表示意義是通過聯想而得, 如牡(字167) 【

, 畜父也。 从牛土聲】、 牝(字168) 【

, 畜母也。 从牛匕聲】, 牛與士或匕的組合, 用以表示動物的雄與雌性別。位置可左右對調,甚至上下排列。甲骨文或以豬犬與士或匕組合用以表達各種動物的雌雄。 吠 【

, 犬鳴。 从口犬】表達狗之口所發出之叫聲,犬與口也不必有固定的位置組合。

一是構件間有一定的位置關係,如休(字169)【

,息止也。從人依木。

,休或從广】,以一人依息於樹旁表意。人與木的關係只能左右配置而不能上下配置,而且人也要背着樹,不可面對着樹,此和具體表現一種情況或動態的方式類似,有時也不好分別。再如臭(字167)【

,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从犬自】,以犬與自組合,因狗的嗅覺非常敏銳,理論上可以有不同的位置組合,但鼻子長在頭部,故習慣上以自在上而犬在下排列。
刪(字20), 冊與刀組合, 以刀刪改竹簡上的錯字表意 (

)。
農(字44),林與辰組合,以蜃製工具在森林從事農業之意。甲骨文也用來指早上的時段, 因拿農具去林間工作是一大早就要做的事 (

)。
族(字171)【

,矢鏠也。 束之族族也。 从㫃从矢。 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族在甲骨文的意義是人數不多的血族戰鬥單位。箭鏃為戰鬥的用具,血族是隸屬於同一旗幟之下的戰鬥單位,故以箭鏃與旗幟以表達血族的意義。
劓(字172)【

,刖鼻也。 从刀臬聲。 易曰, 天且劓。

, 劓或从鼻】,自與刀的組合,表達以刀割鼻之刑。金文的字形於自下加一木,輔助說明以割下的鼻子展示於樹上以示警戒之意。
器(字173)【

,皿也。 象器之口。 犬所以守之】,犬與四口組合,狗善叫吠才有器用。四口表示連續的吠聲。
初(字174)【

,始也。 从刀衣。 裁衣之始也】,衣與刀組合,用刀裁割布料為縫衣之始。

G.字形變易位置
都是較晚期於分析字形之後所創。
正(字35)、乏(字35): 正為征的初形,假借為正確。城邑的口字形訛變成一,小篆乏的創意有可能是反正的字形而來(

)(

) 。
永(字175) 【

, 水長也。 象水巠理之長永也。 詩曰: 江之永矣。凡永之屬皆从永】、𠂢 【

, 水之衺流別也。 从反永。 凡𠂢之屬皆从𠂢。讀若稗縣】,永為沿水道而修的路, 彎曲而長延。 衍【

, 水朝宗于海皃也。 从水行】、洐 【

, 溝行水也。 从水行】的創意與之相似, 沿水道而修的路長延 (

)。商周時代文字常反正不別, 反永成𠂢以表達斜分之派流為後來的意義。

片【

, 判木也。 从半木。 凡片之屬皆从片】、 爿(字176)【爿, 反片為爿。讀若牆】,分析木字為二,右半的片、左半的爿。爿字甲骨已有,為牀之象形。反之成片字,《說文》則有片無爿,且以為从木字分析所得。段注補爿字,以為反片為爿。
子(字177)【

,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 人以為稱。 象形。 凡子之屬皆从子。

, 古文子从巛, 象髮也。

, 籀文子囟有髮髮, 臂脛在几上也】、𠫓 【

, 不順忽出也。 从到子。 易曰: 突如其來, 如不孝子突出, 不容於內也。 𠫓即易突字也】, 子為幼兒正視形, 倒之成𠫓, 頭在下則不順。
彳 【

, 小步也。 象人脛三屬相連也。 凡彳 之屬皆从彳 】、 亍【

, 步止也。 从反彳。 讀若畜】, 乃分析自十字路形象的行字(字178)【

, 人之步趨也。 从彳 亍。 凡行之屬皆从行】。 彳、亍常作有關行道之字的意符,意義並無不同。
(三)形聲
約同 《說文》的形聲,其解釋是 “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依事類而取音之相近者以造字。簡單地說,此類字絕大部分有一代表事物的意符和一代表音讀的聲符。但也有全是音符的例子,故象聲之名或更為適切。形聲字是最方便、簡易的造字法,只要選擇一個意符和一個聲符,不管多抽象的意義,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很容易地造出來。上文已經談到,可能因中國是單音節的語言,故造字以表意字為主。然後在文字的使用過程中慢慢形成形聲字而被人發覺其方便,才大量以之創字的。
形聲是一種可以應用無窮的簡便造字法,它是經過長時期的發展才逐漸形成的方式。雖然商代已有百分之二十的形聲字,但絕大多數的常用字都不是形聲字,而且也限定在幾個意符。春秋時代才有意以形聲字的形式大量創造新字,並把意符擴展到各領域。在人們還沒有領會此種造字法之前,由於語言中有很多概念很難用適當的圖畫方式去表達,而日繁的人事,也沒有辦法給每一個意思造一個專字。於是就想出了兩個辦法以解決使用上的困難: 一是引申,一是假借。
引申的方法是用一個字去表達一些與其基本意義有關的意思,它可能就是許慎所說的轉注。有時某些概念之間可以找到它們共通的特性,或是其意義有先後層次發展的關係,不妨用同一個字去表達它們的意義。如复(字179)【

,行故道也。 从夂, 畐省聲】, 甲骨文作一腳踏在一個鼓風袋的踏板上,它借用腳重複上下的動作,把袋內的空氣不斷地通過鼓風管擠進煉鑪,以表達往復、重複的意義。它被用於表達各種與往復和重複有關的各種事務,如旅行的往返、陽光的復現、攻伐的恢復、甚至多件衣服。但也有很多从复聲的字是和往復或重複的意義無關的,如 【蝮,虫也】 【鍑,如釜而大口者】 【鰒,海魚也】 【椱,機持繒者】。
一個字除中心意義外,還可以兼帶很多擴充的有關意義。經過長期的擴充,有時一個字可能擁有一些不太相關甚至是相反的意義。譬如亂字,在周代兼有治與亂的相反意義,如 《尚書·皋陶謨》 “亂而敬”、《尚書·泰誓》 “予有亂臣十人”的亂都有治理的意義。 亂字 【

, 不治也。 从𠃉𤔔。 𠃉, 治之也】, 可能從金文的辭(字180) 【

, 說也。 从𤔔辛。 𤔔辛猶理辜也。

,籀文辭从司】發展而來。 字形象兩手以有尖銳鉤針的工具去解開纏繞的亂線,故有亂的意義。線亂了就要加以整理,使線索就緒, 故也有了治理的意義。 絕(字181)【

, 斷絲也。 从刀糸,卪聲。

, 古文絕, 象不連體絕二絲。 】與繼 【

, 續也。 从糸𢇍。㡭,繼或作㡭, 反𢇍為㡭】的古代字形也只是正反之別, 創意同樣是來自紡織的作業。絲亂了要用刀切斷再加以接續,故演化成斷絕與接續兩義。終字有終止、死亡與長久的意義,也似是相反的意義。
後來為了分別本義與其擴充意義,並確定各自的字形,有些字就在字源分別加上水、火、木、人、衣、心、口、言、手、頁、彳、辵等不同意義的屬類,成了不同字形的形聲字, 如冓(字182) 【

, 交積材也。象對交之形。凡冓之屬皆从冓】可能表示兩木構件以繩捆縛的相互交接之狀,人們就用以表示各種與交接、相會有關的意義。後來以各種形符加到冓字之上以分別各引申義, 於是就形成了構 【

, 蓋也。 從木, 冓聲。 杜林以為椽桷字】、 購 【

, 以財有所求也。 從貝, 冓聲】、 媾【

, 重婚也。 從女, 冓聲。 易曰, 匪寇婚媾】、 遘 【

, 遇也。 从辵, 冓聲】、 溝 【

, 水瀆也。 廣四尺深四尺。 从水, 冓聲】、 講【

,和解也。 从言,冓聲】、覯 【

,遇見也。 从見, 冓聲】等从冓聲而與交接的概念有關的各個形聲字。由引申而演變成的形聲字群都有共同的中心意義,以致令人有从某聲的字都有某種意義的感覺。由於過分強調這種聲符帶有意義的現象而有右聲說的主張,見後討論。其實後來有意以形聲方式新造的字,反而大都是基於音近的因素而非意義的引申。

假借的方法是,當一個意思難以用圖畫去表達時,借用一個發音相同或相近的現成字去表達,譬如黃字(字183)【

,地之色也。从田炗聲。炗,古文光。

,古文黃。凡黃之屬皆从黃】,甲骨文是一組璜珮的象形,被借用以表達與玉無關的黃的顏色。後來為了避免可能的混淆,就在本義的黃字加上玉的意符而成璜的形聲字,以與借義的黃有所分別。

同樣的,莫(字184)【

, 日且冥也。 从日在茻中, 茻亦聲】本象日已西下於林中的傍晚時分,作鳥於林中,表達其歸巢的時間。春秋時代莫被借用為否定副詞,因此就在本義的莫字加上日的意符而成暮字。很多假借字就通過這個步驟而成為形聲字。
有時為了音讀的便利,或修正已發生變化的音讀,就加上新的聲符,也形成形聲字,譬如,甲骨文的風字(字21)是借用鳳鳥的象形字(

), 後來在鳳形上加凡或兄的聲符以為區別 (

)。 但是這個新的形聲字又被用為鳳鳥的意義,就別造現在从虫凡聲的風字。又如甲骨文的晶字(字110)本是繁星的象形 (

), 它兼有晶亮的引申義, 於是在晶上加生的聲符而成為星字 (

), 以與晶字區別。 有時一個字已因聲讀的關係借用為其他意義,因某種原因又標上一個音符,使得整個字都由音符構成, 如羽(字29)是羽毛的形象 (

), 商代借為翌日, 加上立的聲符 (

), 戰國時羽更借為音樂宮調的名稱, 而又加上于聲(

)。 一個形聲字不管是加上聲符或意符而形成的, 在形式上, 它們絕大部分都可分析為與意義有關的形符以及與音讀有關的聲符,只有少數純由聲符組成。由於純由聲符組成的字不多,故都歸於一類,統名形聲字。
如上所述,大部分早期的形聲字是象形或表意字經過了長期的使用,才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的。人們一旦察覺這種簡便的造字法,就有意以這種形式大量創造新字。最早有意創造的形聲字可能是族名、地名、動植物一類很難用圖畫去表達的專有名詞,稍後才推廣到其他詞彙的領域,終於成為後世最廣泛應用的造字法。
依其形成的過程,形聲字約可分為三式:
A. 聲加形符:
(a)由假借而來
彔(字27)加林=麓【

,守山林吏也。一曰林屬於山為麓。春秋傳曰,沙麓崩。

,古文從彔】,汲水的轆轤形,借為山麓 (


)。
須(字94)加髟=鬚 【《廣韻》,鬚,俗】,臉上鬍鬚,借為副詞(

)。
丑(字125)加手=扭 【《廣韻》,扭,按也】,手指彎曲以扭物,借為干支 (

)。
非(字145)加手=排【

,擠也】,雙手排東西往兩旁,借為副詞(

)。
黃(字183)加玉=璜 【

, 半璧也】, 成串之腰珮形, 借為顏色(

)。
莫(字184)加日=暮 【《廣韻》,暮,日晚也。冥也】,日已西下林中,借為副詞 (

)。
采(字185)【

,捋取也。从木从爪】加手=採【《廣韻》,採,取也。俗】,手採樹上果實,借為光彩。
父(字186)【

,巨也。家長率教者。从又舉杖】加斤=斧【

所以斫也。从斤父聲】,手持石斧,借為親屬。

原(字187)【

,水本也。 从灥出厂下。

, 篆文从泉】加水=源【《廣韻》,源,水原曰源】,泉水湧出的源頭,借為平原。
縣(字188) 【

, 繫也。 从系持𥄉。 】加心=懸 【《廣韻》, 懸,俗,今通用】,懸掛頭顱於樹上,借為行政單位。
前(字189) 【

, 不行而進謂之歬。 从止在舟上】加水=湔【《廣韻》,湔,洗也。一曰水名,出蜀玉壘山】,洗足於盆中,借為時間副詞。
叟(字190)【

,老也。 从又灾。

,籀文从寸。

, 叟或从人】加手=搜 【搜,眾意也。一曰求也】,持火把於屋內搜索,借為老人。
叔(字191)【

, 拾也。 从又尗聲。 汝南名收芋為叔。

, 叔或从寸】 【

, 豆也。 尗象豆生之形也。 凡尗之屬皆从尗】加艸=菽【《廣韻》,尗,豆也。菽,上同】,手採豆莢,借為親屬稱呼。
萬(字192)【

,蟲也。 从禸。 象形】加虫=蠆【

,毒蟲也。 象形。

,蟇或从䖵】,蠍子形,借為數字。

(b)引申義別異
皮(字107)【

,剝取獸革者謂之皮。 从又為省聲。 凡皮之屬皆从皮。

,古文皮。

,籀文皮】加衣=被 【

,寑衣,長一身有半】,手持皮盾,引申表面。加彳 =彼 【《廣韻》,彼,對此之稱】,借為人稱代名詞 (

)。
复(字179), 加彳 =復 【

, 往來也】。 加衣=複 【

, 重衣也】, 腳踏鼓風袋, 動作重複 (

)。
冓(字182), 加水=溝 【

, 水瀆也】。 加見=覯 【

, 遇見也】, 兩木構件交接, 兩物交接 (

)。
免(字193)【 (段注補)免,兔逸也。从兔不見足。會意】加冃=冕 【

,大夫以上冠也】,頭戴盔胄,可避免傷害。

孚(字194) 【

, 卵即孚也。 从爪子。 一曰信也。

, 古文孚从𣎼,𣎼古文保】加人=俘 【

, 軍所獲也】, 手控制小俘虜, 可信賴給予工作。
皇(字195) 【

, 大也。 从自王。 自, 始也。 始王者, 三皇大君也。 自讀若鼻。 今俗以作始生子為鼻子是】加火=煌 【

, 煌煌輝也】,加羽飾之帽,盛裝。
曹(字196)【

,獄兩曹也。 从㯥在庭東也。 从曰。 治事者也】加木=槽【

,嘼之食器】,濾酒之槽,官家作業。 加米=糟 【

,酒滓也。 从米, 曹聲。

,籀文从酉】,濾下之渣。
卑(字197) 【

, 賤也。 執事者。 从𠂇甲】加女或妾=婢【《廣韻》,婢,女之下也】,手持儀仗牌之類,低級職務。
B. 形加聲符
(a)有意的創字法,形符加音符。
初以名詞為多,春秋之後才廣泛用於其他詞類,是後來造字的主要形式。
水加工聲=江 【

,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 从水, 工聲】。
木加兆聲=桃 【

,桃果也。 从木, 兆聲】。
糸加工聲=紅 【

, 帛赤白色也。 从糸, 工聲】。
言加炎聲=談 【

,語也。 从言, 炎聲】。
艸加早聲=草 【

,草斗。 櫟實也。 一曰象斗。 从艸,早聲】。
心加青聲=情【

,人之侌气有欲者。从心青聲】。

身加复聲=腹【

,厚也。从肉复聲】甲骨文从身或从人(

) 。
(b)因引申而別義,例子少。
晶(字110),衆星形象, 引申為晶亮,加生聲別義(

)。
食(字198)【

, 亼米也。 从皀, 亼聲。 或說, 亼皀也。 凡食之屬皆从食】,加蓋之熟食, 引申以食物飼人。 飤 【

, 糧也。 从人食】, 加人之形符以別義 ,後改加司聲別義 【《廣韻》,飤,食也。飼,上同】。
(c)可能因順應音變或便利音讀而加音符。
埜(字46),林野祭祀之處,戰國時加予聲,小篆以田代林,再田土合成里而成野字 (

)。
耤(字199)【

, 帝耤千畝也。 古者使民如借, 故謂之藉。 从耒,昔聲】象人推犁或踏犁耕地之意,加昔聲。
疑(字200)【

,未定也。 从匕,𥎨聲。 𥎨, 古文矢字】 【

,惑也。从子止匕,矢聲】,一人持杖猶疑於十字路口不知往何方向之意,金文加牛聲。
蛛(字201)【

,鼄鼄也。 从黽,朱聲。

,鼄或从虫】,蜘蛛象形,加朱聲,後以虫代黽。
齒(字202)【

, 口斷骨也。 象口齒之形, 止聲。 凡齒之屬皆从齒。

, 古文齒字】, 口中齒形, 可能為了與齒疾諸字區別而加止聲。
肇(字203)【

,上諱】 【

,始開也。 从戶聿】, 以戈破門製造事端 (或以礪石磨戈為開刃之始)。 金文加上聿。 聿字古讀如riwƏt,屬物部,肇讀如diaw,屬宵韻。兩者不同韻,不符諧聲條件。但又想不出聿與肇有何創意上的關係,也許這也是上古一字發二音的例子,暫以為聲符。
鑪(字204)【

,方鑪也。从金,盧聲】,有支架的火爐形,加虎聲。
臧(字205) 【

, 善也。 从臣戕聲。

, 籀文】, 戈刺瞎奴隸眼睛,加爿聲。
蠹(字206)【

,木中蟲。 从䖵橐聲。

, 蠹或从木。 象在木中形。譚長說】,原先應作蠹蟲之形,商代已加橐聲。

(d)為便利書寫及規劃,化象形或表意文字為形聲。
囿(字45), 範圍內特地栽培植物之處,改變為从口有聲 (

)。
稻(字96),以裝在罈中的穀米表意。改變為从米舀聲,後又規律化, 易米為禾 (

)。
阱(字207)【

,陷也。 从阜井,井亦聲。

,阱或从穴。

,古文阱从水】,設陷捕捉野生動物,改易為阜加井聲。
埋、薶(字208)【

,瘞也。 从艸,貍聲】, 埋牲於坑中, 小篆改易為从艸貍聲,後又改易為从土里聲。
沈(字209)【

, 陵上滈水也。 从水冘聲。 一曰, 濁黕也】, 原作沉牛於河中以祭祀鬼神。
猴(字210)【

,夒也。 从犬,侯聲】,象形, 改變為从犬侯聲。
魅(字211)【

, 老物精也。 从鬼彡。 彡, 鬼毛。

, 或从未。

古文。

,籀文从彖首从尾省聲】,鬼的面具或身上塗有閃爍的磷,埋葬多年的老鬼才有的現象。改變為从鬼未聲。
岳(字212) 【

, 東岱南霍西崋北恒中大室。 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 从山獄聲。

, 古文, 象高形】, 多重山巒之象, 改變為从山獄聲。
虹(字213)【

, 螮蝀也。 狀似虫。 从虫, 工聲。 明堂月令曰, 虹始見。

,籀文虹从申】,雙頭穹身的神話動物, 改變為从虫工聲,或从雨兒聲的霓字。
誥(字214)【

,告也。 从言,告聲。

,古文誥】,原作雙手拿着長管樂器作政府的宣告。
C.聲加聲
大都因假借而再加聲,例子少。
鳳(字22),加凡=風,初借鳳鳥之形為風,繼加凡聲為風專字,或加兄聲,又被用為鳳, 乃造凡虫的風 (鳳bjƏm, 凡bjwƏm,風pjwƏm,兄 Xiwang) (

)。
羽(字29)加立=翌,初借羽毛之形為昱日, 繼加立聲=翌 【

,飛皃。从羽,立聲】 (羽與立不同韻部,可見商周的聲韻有異),後又別造从日立聲的昱(字28)。羽又聲借為音樂的宮調,戰國時加于聲 (羽vjwav,立dziƏm,于vjwav) (

)。
乎(字215)【

,語之餘也。 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也】的創意不明,或可能為寧字(字216)【

,願詞也。从丂寍聲】、𧖧 【

,定息也。 从血甹省聲。 讀若亭】的下半部分, 寧、𧖧字作皿下有支架的托盤,其上並有湯汁,可能表達燙熱的食物要用托盤才不會被燙傷而安全。乎字為托盤上有湯汁,創意可能因受燙痛而呼叫。後聲借為語詞,戰國時加虎聲 【

,哮虖也。 从虍,乎聲】 (乎gav,虎xav)。
兄(字217)【

,長也。 从儿从口。 凡兄之屬皆从兄】从祝字形,知象一人或立或跪坐而張口祝告之狀,音借為人倫,金文有加往聲者(兄Xiwang,往gjwang )。其它如戰國時代有好幾個方國用从虍从魚的𫊣字 (

)以替代余, 作為第一人稱代名詞。 人稱代名詞都是使用音假的方法。虎、魚、余都屬魚部 (虍Xav,魚ngjav,余riav),顯然虍與魚都是聲符的組合。 戰國銅器銘文 (

), 以从兹从才作為哉字使用, 兹、才、哉都屬之部 (兹tsjiƏv, 才dzƏv、 哉tsƏv), 也應是純音符的組合。

(四)分類的意見難一致
不管是以上所介紹的三書說或傳統的六書說,對於某個字的分類,要取得學者們意見的一致是不簡單的。就算採用兩分法,即分形聲與表意字,面對最早的甲骨文而不是已起訛變的小篆,也難以取得一致的歸類意見。在所有的造字法中,形聲字可以說是最容易辨識的。
(1)它一定包含至少一個聲符,而且聲符都是成字的。例外的例子不多,如𡉚 【

,艸木妄生也。 从之在土上。 讀若皇。

, 古文】、往 【

, 之也。 从彳𡉚聲。

, 古文从辵】的甲骨文字形作 (

), 乃从止王聲,兩構件連成一體。
(2)形聲字與其所諧的聲符,兩者的韻母同屬一大類是必須的條件之外,兩者的聲母也要同屬一大類,如唇音為一類,喉音為一類,舌音又為一大類等。 如不同類,則大致認定有問题。 如聖(字218)【

,通也。从耳,呈聲】,甲骨文作嘴巴旁有一大耳朵的人,表示此人有敏銳的聽力能辨別各種音響,用以表達有過人的才能。它含有壬的部分是由於字形的變化,和呈聲無關。依周法高擬音,先秦時代聖讀如st‘jieng,呈讀如dieng,聲母的類別不同,就算甲骨文以來聖的字形演變過程不清楚,我們也要懷疑聖字从呈聲的可能。
又如彘(字219) 【

, 豕也。 後蹄廢謂之彘。 从彑从二匕, 矢聲。彘足與鹿足同】,甲骨文表現一枝箭穿透一隻豬的軀體,知是以射箭所獵獲表明野豬的品種。後來意義擴充至家豬。從字形看,應與矢聲無關。依周法高擬音,先秦時代彘讀如dier,矢讀如st‘jier。聲類很不同,顯然不是形聲字。

(3)除聲韻的條件外,意符所代表的意義也要與形聲字的意義是同類, 當然全由聲符組成的字例外, 譬如頁 【

, 頭也。 从𦣻从儿。古文䭫首如此。 凡頁之屬皆从頁】為特著人頭部之象形文 (


)。 以頁為形符的形聲字,意義應該是有關頭部的,但顥 【

, 白皃。从景頁。楚詞曰,天白顥顥。南山四顥,白首人也】的意義和頭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不是形聲字。此字的創意不很容易了解。京為高樓的形象,頁原先為貴族的形象,古代高樓為施政的場所,詢政的大臣都是老人,其白頭髮在曰光照射下,閃爍發亮。顥的原義較可能是在施政的高樓出現的德高望重的白髮老人, 白是引申義。 又如頪【

, 難曉也。从頁米。一曰鮮白皃。从粉省】的創意應是一人有散光一類的視覺毛病,看東西時影像重疊不清楚之狀。貴族因為處理文書業務多,眼睛過勞,視覺模糊。顥與頪字都與頭部意義沒有直接關係,故也是表意字。 再如寡(字220) 【

, 少也。 从宀頒。 頒, 分也。 宀分故為少也】, 許慎以為創意來自分家產, 一如貧字 【

, 財分少也。 从貝分,分亦聲。

, 古文从宀分】先以分宀 (分家產)創意, 可能不易了解,改以分貝會意。甲骨文寡字作屋中一見,金文改變為屋中一頁,分的部分是後來字形演變所造成。在早期時,見或頁作為一字的構件常用以表示貴族的形象而非看見或頭部的意符。寡以屋中屬貴族的人數寡少表意,本義與建築物或頭部都沒有直接的關係,後來頁主要作為頭部的形符,一般人不明其創意,又因人形的前後加上無意義的裝飾點,以致看起來像是从分,因而有分家產之說。

再舉一常見之例,宀是房屋的外形,以此作為構件的字,如果是形聲字,則其基本意義就要與建築物有直接的關係,否則就是表意字,如宅 【

,人所託居也。 从宀, 乇聲。

, 古文宅。

,亦古文宅】為人所居之建築 (

)。 室 【

,實也。 从宀, 至聲。 室屋皆从至,所止也】為建築物的分間 (

)。寵【

,尊居也。 从宀,龍聲】為尊者所居之處 (

)。寬

,屋寬大也。 从宀, 萈聲】 為屋寬大。 客 【

, 寄 也。 从 宀, 各 聲】(

)、寄【

,託也。 从宀,奇聲】為臨時居所。 它們的本義都與建築物有關,故都是形聲字。 寢(字221)【

, 臥也。 从宀,侵聲。

,籀文寢省】為晚上睡眠之室, 意義雖與建築物有直接的關係。但此字的甲骨字形卻是表意字,以屋中常備有掃把以清潔的是寢室表意, 後來才演變類似形聲字。 反之,安(字222)【

, 竫也。 从女在宀中】以女性要在家中才安全,外出容易遭受侵犯,本義與建築物無關,故是表意字。 【

,㪔也。 从宀儿。 人在屋下無田事也。 周書曰, 宮中之食】以男性在屋中休息有空閒, 不必到田地工作表意, 故是表意字。 宗(字223) 【

, 尊祖廟也。 从宀示】以有神主的廟表示出自同一個祖先的宗族,本義與建築物無密切關係,故是表意字。
判定一字是否屬形聲字看似簡單,但學者之間對它的認定,也常有不一致的情形。李孝定先生曾以六書的分類,分析能辨識的甲骨文字,探討各書所佔的百分比有多少。不談其他五書的分類,針對他所歸類為形聲字的例子來撿討,值得討論的至少有以下的例子:
旁(字148),犁刀之上裝直板犁壁,作用在把翻起的土推到兩旁。方是耕犁的形象。金文有把犁壁下移至犁刀上方的寫法,更是寫實的描寫,所以不是形聲字。旁也沒有明顯的意符,故《說文》以闕迴避問題(方pjwang,旁 bwang) (

) 。
每(字65),頭上有繁盛裝飾的婦女,顯得很豐美。字形沒有母聲的構件 (母məv, 每mwəv) (

)。
牡(字167)、牝(字168),士與匕是動物性別的符號,甲骨文還以之標識於豬、鹿、犬等動物,士的聲與韻也與牡不同類屬,故不應是形聲字。同樣的,从豕、馬、鹿等的性別字,讀音也不同韻,知應該都是表意字 (士dziəv,土t‘av,牡mwəw) (匕pjier,牝bjien) (

)(

)。
犁(字89),初文作一把犁及翻起的土塵,借以名雜色牛。犁的字形可能是犁牛的合文。 就算它是形聲字,也應把初形計入象形或表意 (


)。
吝(字224)【

,恨惜也。 从口,文聲。 易曰, 以往吝。

,古文吝从彣】文的聲母不同類,恐非形聲,段注也認為文聲之說有問題。古代葬儀要棒殺老人以放魂,後來演變為刺紋並埋土中,可能表達嘆惜後代的人違背古俗,或沒有正常地死在床上,惋惜要以非常的方式埋葬 (文mjwən,吝liən)。

召(字225)【

,𧦝也。从口,刀聲】,初文作溫酒盆上一酒壺,一手持杯,一手拿杓,挹酒以招待客人之意,後來才簡省為一匕一口,才被誤為从口刀聲。如為形聲,就不會把聲符隱藏於衆多部件之中 (刀taw,召tjiaw)。
喪(字226)【

, 亡也。 从哭亡, 亡亦聲】表現在桑樹枝幹間掛很多籃筐的採桑葉作業,借以表達喪亡。如為从口桑聲,一個口就夠了,不必三或四口,且位置不固定。亡聲顯然是起於字形的訛變 (喪sang,亡mjwang)。
歸(字227)【

,女嫁也。 从止婦省,𠂤聲。

,籀文省】,𠂤與歸的聲母分屬不同大類,可能與古代婦女歸寧時所帶的東西(土與掃把)有關 (𠂤twər,歸kjwər)。

歲(字228) 【

, 木星也。 越歷二十八宿, 宣徧陰陽, 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律歷書名五星為五步】原為大型之鉞,為處罰之刑具,用以名歲星。可能在天空一年移動十二分之一,被利用以紀年歲。後加步,可能表示它是移動的。但鉞與歲的聲韻都不近,鉞字形後來演變如戌,才被誤認為戌聲,與歲的韻讀相差更遠 (鉞vjwat,歲sjiwar)(戌sjiet,歲sjiwar)。
進(字229)【

, 登也。 从辵, 閵省聲】以隹與止表現鳥的飛行只進不退,不像其他動物可倒行。省聲之說很不可靠。
遲(字230)【

,徐行也。 从辵, 犀聲。 詩曰, 行道遲遲。

, 遲或从𡰥。

, 籀文遲从屖】以一人背負一人在道路行走, 比一般人行走遲到。从犀聲是商以後才形成的字形。
途(字231) 【《廣韻》途,道也】,余 (以諸切,魚韻riav)與途(同都切,模韻dav) 的聲韻雖相隔不遠,很可能是表意字。途是大道,余為使者所持之證物,官道所見的景象。
退(字232) 【

, 卻也。 从彳日夂。 一曰行遲。

, 退或从內。

, 古文从辵】由內及止組成。 從小篆或體推論甲骨文的字形, 內可能是自門內視掛簾掀開而結於門柱的形象。足在門內以表達退而安息之意。內及止都和退的音讀無關。

言(字233)【

,直言曰言, 論難曰語。 从口,䇂聲。 凡言之屬皆从言】字顯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形体,應是長管樂器的形象,政府召集人員的信號,故信以吹管號的人所佈達的為可信的公告,誥字初文以雙手捧言吹奏表意。
攻(字120),詳下文分析,刮削石磬,手持敲棒以測音,故工下有三小點表示石屑。 如為單純的形聲, 就不需三小點 (

)。
敘(字234) 【

, 次弟也。 从攴, 余聲】, 手持余表意。 余為使者、旅客所持信物。可能與對的創意相近,手舉使者信物表明有所敘述。敘雖然與余字聲韻很近,但早期的文字,“又”用來表現手的持拿動作,少當意符。手也和敘職沒有同類的意涵 (余riav,敘rjav)。
教(字235) 【

, 上所施下所效也。 从攴𡥈。 凡教之屬皆从教。

, 古文教。

, 亦古文教】, 可能手持棍杖勸導小兒學打繩結。 繩結是古代很實用的技術。許慎亦不以教為形聲字。)

學(字63),交叉繩結,或加雙手以示動作,或表明施用於架屋。子是後來所加的輔助說明。在早期的文字,臼用來表現雙手作事的動作,不用作聲符 (臼kjəwk,學grəwk) (

)。
眢(字236) 【

, 目無明也。 从目, 夗聲。 讀若委】以眼睛與挖眼的工具表現挖眼之刑,受刑後獨眼的視力較差。夗是後來分析眢字而得的字形 【

, 轉臥也。 从夕卪。 臥有卪也】。 卪是跪坐形, 怎會用來表達睡臥之意 (夗?jwan,眢?wan)?
魯(字237)【

,鈍詞也。 从白, 魚聲。 論語曰, 參也魯】以魚在盤上表意,魚被認為是佳餚。 魯和魚聲類相隔甚遠 (魚ŋjav, 魯lav)。
習(字238)【

, 數飛也。 从羽, 白聲。 凡習之屬皆从習】, 大致以鳥降落時翅膀的習習振動聲表達重複的概念, 習的音讀(rjiəp)與羽聲(vjwav)或自聲(dzjier)無關。
蔑(字239)【

,勞目無精也。 从苜从戍。 人勞則蔑然也】, 早期文字把眼睛與眉毛都畫出來的都是具有貴族身份的人,字作此人的腳被戈所傷,或與巫術有關,以傷殘的貴族為巫(?)或指受刖刑的貴族,憂鬱寡歡,精神不振。從結構看,不應是形聲字。許慎亦不以為是形聲字。

(字240)【

, 識詞也。 从白亏知。

, 古文】字最複雜的構形由矢、口、亏、冊四個構件組成,李先生在 《甲骨文字集釋》說其創意難知,不知後來基於何種理由歸屬於形聲字。擬定的古代音讀,矢為st‘jier,口為k‘ew,亏為vjwav,冊為ts‘rek。知與智為tiev。如為形聲,冊最有可能當音符,金文省去冊的部分,聲符一般很少省略。此字有上告的意義,冊的部分較可能與意義有關,當聲符的可能性較低。智的創意可能與册封大子有關。許慎雖說不出此字的創意,亦不以為是形聲字。
羌(字241)【

, 西戎羊種也。 从羊儿,羊亦聲。 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焦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 道不行, 欲之九夷, 乘桴浮於海。 有以也。

, 古文羌如此】,大半表現羌人的特殊帽飾。羌為商代主要人牲來源,故有時還加繩索套於頸上。帽飾和羊字不同,羊羌的聲母也不屬同一大類 (羊vriang,羌k‘ang)。
牢(字76),牛羊在柵欄中之狀。不知何以收入形聲,也重複收在會意類 (

)。

曹(字196),槽上兩袋在濾酒之狀,口形的酒槽是創意的必要部件,不應析為形聲 (

)。
寧(字216),初文作皿下有支架的托盤,燙熱的食物要用托盤才不會燙傷而安全。李先生在未詳欄列有寧字,想是指其初形而言(


) 。
厚(字242) 【

, 山陵之㫗也。 从厂从㫗。

, 古文厚从后土】【

, 厚也。 从反享。 凡㫗之屬皆从㫗】, 坩鍋器壁厚而重, 以上重下輕不能自立而依靠着它物之狀(也列於象形)。
复(字179),一足踏在鼓風袋的踏板上往復鼓風之狀。接連爐壁的送風管,常一端細於另一端,甲骨文也常把此特徵表現出來。許慎雖不得其解,亦不以為是形聲字(

)。
楚(字243)【

,叢木。 一名荆也。 从林, 疋聲】, 甲骨文以林與正組成,本不从疋聲,可能以征伐的對象是樹林所包圍的城邑表意 (正tjieng,疋siav,楚ts‘iav)。
員(字244)【

,物數也。 从貝, 口聲。 凡員之屬皆从員。

, 籒文从鼎】,圓之字源,陶鼎以圓形為多,以陶鼎的周圍為圓形以表達圓的形狀 (口vjwər, 員vjwən)。

䝭(字245), 甲骨文常作為量詞使用, 為兩塊修整後的肩胛骨包成一束之狀。 寫成䝭只是為了方便, 與句聲無關。 同樣意義的句子有時寫作屯。 屯為兩版肩胛骨包成一束的側面形象,䝭則為下視的形象。
稷(字246) 【

, 齊也。 五穀之長。 从禾畟聲。

, 古文稷】【

, 治稼畟畟進也。 从田儿从夂。 詩曰, 畟畟良耜】可能以跪坐祈禱於禾神之前表意,初義為農官,後來才用以名禾之種屬。畟可能自稷字析出 (畟ts‘iək, 稷tsjiək)。
年(字247) 【

, 穀熟也。 从禾, 千聲。 春秋傳曰, 大有年】表現一成年男子頭上頂着收穫的禾束狀,古代一年一熟,引申指一年的時間。年不是禾類,人與禾連接在一起不分開,較不會是形聲字 (人njien,年nen)。
季(字248)【

, 少稱也。 从子稚省, 稚亦聲】, 小兒搬運收穫的禾束,天气突變時最後動用的人力,與子或稚聲無關 (子tsjieev,稚dier,季kjiwer)。

稻(字96),稻為華南穀物,華北的人只見它裝於缸中,不見其株形,與覃聲不近(覃dəm,稻dəw) (

)。
家(字249)【

,居也。从宀,豭省聲。

,古文家】,豬適應溫度功能不強,同時為收集肥料,與家居廁所同處,養豬之處即住家,與飼養牛羊馬之牢的條件不同,《說文》豭省聲之說很不可靠。
宰(字250)【

, 辠人在屋下執事者。 从宀从辛。 辛, 辠也】, 辛是臉上刺紋的刑具,宰是管理罪犯的官員,字形表達執行處罰的官邸,顯然不是形聲字。 宰與辛的聲韻也相隔很遠 (宰tsəv, 辛sjien)。
兌(字38), 悅之初文, 以口兩旁之笑痕表達快樂心情, 與㕣聲無關(㕣riwan, 兌dwar) (

)。
慶(字251)【

, 行賀人也。 从心夂从鹿省。 古禮以鹿皮為摯, 故从鹿省】,以廌與心會意,慶的聲韻與廌或心都相隔甚遠,應非形聲。廌是種喜溫暖的似羊的大形哺乳類動物,今曰越南的深林猶有生存,它的心可能被認為具有藥用或美食, 有得之則可慶祝之意 (心sjiəm, 廌diev、drev,慶k‘iang)。

姬(字252)【

,黃帝居姬水,因水為姓。从女,𦣞聲】,可能表達以密齒髮梳裝扮的貴族女性,古代髮笄可分階級。甲骨字形从每而非从女 (𦣞vriav, 姬kiav王妃、 vriav姬水)。
奴(字253)【

,奴婢皆古辠人。周禮曰,其奴,男子入于辠隸,女子入于舂稿。从女又。

,古文奴】,可能表達為手所控制的女性奴僕,與妥的創意同。早期文字“又”用以表現手持拿的動作,少當作意符 (女niav,奴nav) 。
如(字254)【

, 從隨也。 从女从口】可能表達女性說話要輕聲委婉,接受指導,才有教養的概念 (女niav,如njav)。
埜(字46),野的表意字,林中豎立崇拜物之處,有別於固定範圍內生活起居的邑。予聲後加(予riav,野rav) (

) 。
附: 李孝定先生所舉甲骨文六書分類的例字 (括弧內數字為 《說文》卷數)
象形 (22.53%):
(01)元天帝示玉玨气士中屯
(02)小少介采牛口單乃可于止行齒足龠冊
(03)舌干㐁䇂妾鬲丮又彗𠂇聿殳𣪘甫卜用葡爻
(04)目眾眉瞂自羽隹雞萑羊美鳥鳳朋舄幺𢆶叀叀冎骨肉刀角
(05)竹箕工乃可于壴鼖豆豐虎皿盧去主井皂鬯爵食合㞤缶矢高京享㫗畐畐來麥夂夔舞弟
(06)木條㭉槃枼東無叒桑索垂橐囿貝
(07)日㫃晶月囧母函𣐺𠧪栗粟齊束爿鼎克彔禾秫穗黍米耑宀向宮𠕓𠔼网罕巾帚黹
(08)人企倗依匕身衣卒裘尸𡱂屎尿舟儿兒免先旡
(09)頁𦣻面首文卪鬼山岳厂石磬長勿而豕豭豸兕易象
(10)馬廌鹿麟麋兔犬猴火大夨夭壺㚔
(11)水淵澗川州泉永仌雨霓霝雲魚燕龍
(12)不戶門耳乂氏氐戈戣戉我匚甾弓弘
(13)糸絲虫蜀龜

黽鼉鼄亘凡土墉堇田疇黃力
(14)𠁁且俎斤斗斝升車𠂤阜宁丁戊辛子丑巳未申酉戌
指事 (1.63%):
(01)一上下三 (02)必
(03)叉卟 (10)亦
(04)芈肘刃 (12)弦
(05)曰彭寫丹 (13)二亟
(06)朱 (14)四。
會意 (32.33%):
(01)祭祝璞芻薶折薅莫
(02)八分兆犙牢喙吹君启咸周𠱫各吠吅前澀登登步此正辵征逆徙遣逐得馭延
(03)㗊屰㕯古十廿卅卌訊誖競對僕廾丞𢍁弄戒兵異興要晨農羹為埶𢦗鬥叟曼尹券及秉反𠬝𠭥取友史事肆臣臧𣪊豉尋啟徹攸敗寇鼓𠩺畋改牧占
(04)𡕥相眣䀠隻雀離𩀼翟羴霍雥䨊集鳴棄冓爯幼幽爰受爭歹死胾利初刪刖制㓷㓞耤解觳
(05)典奠甘迺𠧴旨喜鼓虢虤益盡盥阱即既饔養飼內欺侯冘𦎫覃啚嗇韋乘
(06)枚杲柵臬樂采析休㯥林森才之出索生束刺國㘝困圂賴買邑
(07)晉晛昃昔游旋旅族冥明夙多秦秝黎香舂臿臽兇㪔安寶宿宋𪧢宗突夢疒疾𤴨冢䍡𦌬羈幎𡭽敝
(08)保何伐俘咎疑化印艮从并比北丘臮壬望監老㞋朕競先見䙷吹飲
(09)令配印卯辟勽畏喦豢豕孫肆彘豚
(10)馭縶蠱逸冤臭獲㹜尞爇烄㶳焚灾光炎𤏻焱赤夾夷吳執圛奏𥉁奚夫立並
(11)湔溫衍派汓㲻濕沬涉𡿧谷雷漁
(12)乳至聖聽聲聞聝聑扶摯授承拖掫㧃女妻母好妟奻妥民弗氐肇戎𢧀戍或㦰武戔區医弜系孫
(13)絕編彝䖵蠱它埽封圣堯畕男劦
(14)鑄斫輿官陵陟降隋𥅌獸孕季疑孨育羞酒茜奠
形聲字 (27.27%):
(01)旁社福祐祐祈禦禫每萑萌茀萑蒿春葬
(02)牡犅牝犁嚨召問唯唐吝喁喪趠𧻚歷歸歲徒過進遝䢔遘逢通還遲避䢙追𨖹途循彶𢓱徬𢓴御跽䟴龢嗣
(03)嚚句千言龔鬳𩰱餗媂

效敉攻敘教學
(04)眢瞚眻省魯智習翣雉雞雛雍雇𨾊雚舊蔑羌牢鳳鷸鶾膏腹剛荆
(05)簠𣆑曹寧𠣬粵粤盂盛齍盧青冟倉𥏻亳厚复致
(06)𣘫柳杞柏樹槁杗櫛相槃柄棋楚麓𡉚員貣貯責䝭邦
(07)時晵昱昕旂旃星龓盟

䵼稷糠年燂家宅室宣定宰寑宄㝮宕寮罘帛
(08)伊侚倞儐偁任僖傳耋考般服兌視㰻䯉
(09)邵醜庭廣龐硪䝅䝅
(10)驪駁騽麐麇麀塵㹞㹞戾狂狄猶狼狐狽㺇熯焛熹𤇯𤐧𪒀烖烕慶
(11)河沮洛汝油淮洧灤洹浿洚演沖滋浥沚氾濘潢湄濿濩涿瀧濛涵沑汏洒濤𡿪雪𩂣霖霾雩䶬
(12)聾排𢪇揆扔扜抔姓姜姬姞娶婦妃妊娠妹姪嘉姼婢奴娀娥婀㛄媚嫇妌姂如娕嬪媟嬖妨婪嬉娘戕匡𠥐
(13)紹紊綠紟蠹艱埜畯疆
(14)鑊鍰斧新陽陮陴成㠱嶭啎
假借 (10.53%):
禮祿祥福祐祡祖祠禘禍祟命歲征遣迤屠復往得後千呼音父殺貞用暨白百翌副剔逌可于嘉去饎饉來東師南貢賞鄙酆鄭邢䣄鄉啟晦昕有夕秋稻宜白伯仲儐作侵使北方兄觀卿旬驟獻燔亦悔雪西揚婦母妣姷毋弗我無終綏風在錫五六七九禽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娩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醴戌亥
未詳 (5.71%):
曾公余告呈吉哭商奭奭鷹再疐予巫丂兮寧今會入央良杏匝賓昏昌㞢宦同吊榮肜方允兄次后司昜易𠀙𠦪冬非戠義亡乍匄賡率恆陸亞甲乙尤丙己壬癸寅卯以午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