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分布特点
1990年,江苏乡镇企业共有105.8万家,占全国的5.7%; 企业职工人数896. 17万人,占全国的9. 7%; 总产值1 447.2亿元,占全国的15.2%;总收入1 128.0亿元,占全国的13. 1%; 固定资产原值340.7亿元,占全国的11.9%;工资总额87.6亿元,占全国的7.7%。1991年,全省有9个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超50亿元,占全国15个的60%。其中无锡县名列第1位,产值达146.02亿元。乡镇企业产值超10亿元的乡镇,全国有9个,江苏占3个,其中吴江市盛泽镇名列第一。乡镇企业产值超2亿元的村,全国有9个,江苏占3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企业,全国有122个,江苏有48个。然而从省内来看,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乡镇企业发展很不平衡。以1991年为例:全省乡村两级工业产值一半以上集中在苏锡常9个县(市),其中无锡县146.02亿元、江阴市107.6亿元、武进县99.8亿元、吴县80.3亿元、常熟市86. 1亿元、张家港市86亿元、吴江县64. 7亿元、宜兴市63. 6亿元、昆山市56. 2亿元,这9个县(市)产值共793.27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总产值的53.6%。
1991年,乡村两级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乡有422个,占全省总乡镇数的21%;亿元乡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 051.8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总产值的71. 1%。其中:吴江市盛泽镇为15. 7亿元,无锡县前洲镇为14. 7亿元,张家港市杨舍镇10.9亿元,无锡县东镇9. 2亿元,无锡县洛社镇9.3亿元。亿元乡镇大部分分布在苏南地区,苏中次之,苏北较少,其比例为5.2∶2.4∶1。1991年,工业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有6 017家,仅占全省乡村工业企业数的6.4%;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达193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的49%;产值797.8亿元,占53. 9%;利润16.9亿元,占71. 6%;纳税18. 9亿元,占55. 1%;全员劳动生产率43 958元,比全省乡村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4 498元高80%。
江苏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比较大,全省11个市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实力强,属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为镇江、扬州、南通、南京4市(表5-5)。
江苏乡镇企业总体上是以工业为主,在工业中又以乡村两级集体经济为主,但在各地区所占比例悬殊很大。到90年代初,苏州市总产值中乡村两级占98. 3%,联户占0.2%,个体占1. 5%。无锡市、常州市各种经济成分所占比例与苏州相近,而苏北徐、淮、盐、连4市的比例就大不一样。徐州市总产值中乡村集体占71%,联户占6.6%,个体占22.4%; 淮阴市乡村集体占43.7%,联户占8.4%,个体占47. 9%; 盐城市乡村集体占 77.5%,联户占 3.1%,个体占19.4%;连云港市乡村集体占79.1%,联户占1.8%,个体占19.1%。4市中乡村集体所占比例都比苏锡常低,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比乡村集体快。其中淮阴市乡村集体所占比例不足50%,比个体还低。
表5-5 1995年不同地区乡村工业发展情况比较
地区 项目 | 苏锡常地区 | 宁镇扬通地区 | 徐淮盐连地区 | 全 省 |
数 额 | % | 数 额 | % | 数 额 | % | 合 计 |
企业数 (个) | 33 378 | 35.71 | 32 430 | 34.69 | 27 659 | 29.6 | 93 476 |
企业职工人数 (万人) | 257.45 | 44.69 | 197.35 | 34.25 | 121.34 | 21.06 | 576.14 |
固定资产原值 (亿元) | 902.73 | 64.93 | 326.75 | 23.5 | 160.89 | 11.57 | 1 390.37 |
年工业总产值 (亿元、 不变价) | 4 591.29 | 61.81 | 1 957.73 | 26.36 | 878.82 | 11.83 | 7 427.84 |
人均拥有固定资产 原值(元/人) | 35 064.28 | | 6 556.88 | | 13 259.44 | | 24 132.5 |
人均创产值 (万元/人) | 17.83 | | 9.92 | | 7.24 | | 1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