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广东农村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经济发达地区与东西两翼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及山区腹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这三类地区的农村经济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但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不同,其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表4-1-6。 表4-1-6 1992年不同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表
这种差异基本反映了广东各类型地区农村各产业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产业结构的状况。经济越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就越快,层次越高,所占比重也就越大。珠江三角洲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比重已达24:76,全省农村工业产值绝大部分集中在这一发达地区,这里的农村经济已转上了以工商业为主的轨道;而山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比重仍停留在51.7:48.3,仍然处于以农业为主的阶段,不仅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很大差距,而且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山区和其它地区第三产业占的份额较多,主要是依靠大量劳务输出和低层次的运销服务业较多。 从农业生产结构比较看,主要是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差异。见表4-1-7。 表4-1-7 1992年三类地区农业总产值构成(%)
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结构以优质农牧渔产品为主,种植业产值虽然占50.4%,但是内部构成粮食比重仅占28%,而优质农作产品占28.9%、优质水果占21. 1%。山区种植业内部结构,粮食占36.5%,水果占18.4%,优质农作产品占20.3%。这些都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形成发展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山区和其它地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未完全突破传统的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 ☚ (三)农村三次产业结构 第二节 种植业 ☛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三、农村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有较大进展,但是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等不同,农村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总的状况是桂东南经济比较发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比较快;桂西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比较缓慢。现以桂东南的玉林地区与桂西北的百色地区1992年农村经济状况作比较: ☚ (三)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第二节 种植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