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调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也有较大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相应调整。由于历年统计指标口径不一,在非农产业产值中1977年前只有农村工业产值的资料,没有农村非农产业的统计资料,因此1949—1996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情况,没有一套系统准确的数字加以说明。但是,1977年前,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农村工业,因此,用农业产值同农村工业产值比较,也可以基本上看出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
1952—1975年,农村的主要工作是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粮食等基本农产品供给,尽管在50年代后期毛泽东就提出农村工业化的目标,但一直无大发展,后来则把发展农村工业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加以割除,致使农村工业无多少成就。195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9.70亿元,农村工业产值0.91亿元,农业与农村工业的产值结构比约为97.0:3.0。1975年,农业总产值72.73亿元,农村工业产值7.46亿元,农业与农村工业的产值结构比约为90.7:9.3。从1952—1975年的23年中,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只提高6.3个百分点。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央重视发展社队企业,农村工业开始迅速发展。1978年,农业总产值75.86亿元,农村工业产值23.04亿元,农业与农村工业的结构比约为76.7:23.3。1978年农村工业比重比197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1978年后,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也得到较大调整,非农产业比重大幅度提升。1978年,农业总产值75.86亿元,非农产业产值54.98亿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比为57.98:42.02。1986年,农业总产值174.39亿元,非农产业产值203.92亿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比为46.10:53.90,非农产业比重超过农业。1996年农业总产值1 298.04亿元,非农产业产值3 688.96亿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比为26.03:73.97,非农产业产值已超出农业产值1.84倍。1996年同1978年相比,非农产业比重提升近32个百分点 (表5-1-1、表5-1-2)。
表5-1-1 1952—1978年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总产值结构
(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亿元
年份 | 农 业 总产值 | 农村工业 总产值 | 农业产值 比重 (%) | 农村工业产值 比重 (%) |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1975 1978 | 29.70 30.77 31.26 45.49 59.69 72.73 75.86 | 0.91 1.11 1.31 1.81 2.96 7.46 23.04 | 97.03 96.52 95.98 96.17 95.28 90.70 76.70 | 2.97 3.48 4.02 3.83 4.72 9.30 23.30 |
表5-1-2 1978—1996年农业总产值与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结构
(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
年份 | 农 业 总产值 | 非农产业 总产值 | 农业产值 比重 (%) | 非农产业总产 值比重(%) |
1978 198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 75.86 97.79 167.33 174.39 200.66 256.90 306.99 357.63 377.64 419.82 511.29 796.33 1 147.83 1 298.04 | 54.98 53.69 153.70 203.92 276.33 388.53 457.62 515.37 619.46 877.80 1 468.83 2 131.99 2 432.37 3 688.96 | 57.98 64.56 52.12 46.10 42.07 39.80 40.15 40.97 37.87 32.35 25.82 27.19 32.06 26.03 | 42.02 35.44 47.88 53.90 57.93 60.20 59.85 59.03 62.13 67.65 74.18 72.81 67.94 73.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