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乡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乡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 三、乡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完善1987—1996年1987年省委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1987年5号文件的通知》,提出 “农村工作重点是完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各项服务。” 为了总结、探索健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全省借鉴玉田经验,有领导有组织抓了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全、完善工作。1988年底,全省3 627个乡镇,有3 251个乡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占89.6%。其中职能发挥较好的乡镇1 516个,占47%; 一般的1 407个,占43%; 较差的1 407个,占10%。全省50 419个村,已经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村45 786个,占90.8%。其中,机构人员单设的6 308个,占13.8%; 干部交叉任职的14 677个,占32%; 合作经济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村24 801个,占54.2%。职能发挥较好的18300个,占39.9%; 一般的21 547个,占47.1%; 较差的5 912个,占13%。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很不平衡。到1989年8月,全省合作经济组织比较健全,服务搞得比较好,农民种地几大难基本解决的村不足20%,半数左右的村只搞了一二项或二三项服务,30%左右的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名无实或无名无实,服务工作没有人管。在这些村,农民种地个人顾个人,生产经营中的许多困难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更是叫苦不迭; 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生产条件得不到改善,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甚多,导致干群党群关系紧张。鉴于这种情况,河北省委办公厅1989年9月6日下发了 《关于发展完善合作组织,搞好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意见》,要求全省农村把合作经济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起来。健全的具体标准是做到四有 (有公章、有账目、有章程、有办公地点),三落实 (组织机构落实、领导成员落实、服务活动落实)。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形式、名称要因地制宜,不必强求一致。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多数村以行政村或自然村设置为宜,原生产队规模较大、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也可以原生产队范围设置。其形式可多种多样。商品经济发达、集体经济雄厚、领导班子较强的村,应单设合作经济组织; 经济基础差、领导班子弱的村,可以采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或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的办法。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成员必须经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干部交叉任职或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地方,兼任合作社领导干部,必须分工专人负责合作社的工作。合作社下属的服务组织,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而设,其负责人由经联社领导推荐或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对服务组织、服务组织对农户要签订服务合同,将服务落实到组、到人,实行服务承包责任制,真正把生产服务搞好。村合作组织除了直接为农户搞好各项服务外,还应该组织和指导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互助性、经营性的服务组织,如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等,搞好各种专业性服务,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化服务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二、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第五节 共青团、妇联和民兵组织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