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月小说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月小说派

七月小说派

以《七月》(半月刊、月刊)、《希望》为主要创作阵地而形成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主要作家有丘东平、彭柏山、路翎、贾植芳、胡田、晋驼、孔厥等。该派形成于抗日战争初期,作家都是急迫地投身于现实斗争生活,视创作时代需要的作品为职责的文学青年。他们都反对用旁观的、客观的态度审视现实、描写现实;强调创作要溶入自身强烈、炽热的思想感情和进取、战斗的主观精神;认为现实主义的灵魂和“现实主义者的第一义的任务”(胡风《续论战争期间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在于用自己的战斗精神理解被反映的生活。对生活、作家、创作方法三者相互关系的近似理解,构成了七月小说派的显著标志,也使作家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征:积极地思索生活,渴求、呼唤着光明;主观精神的介入,使作品鲜明地折射出作者或憎或爱、或悲或喜的心绪;重视人物的心理分析,笔触的重心不在人物曲折的经历、悲惨的身世等外在事件,而是揭示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展示人物的志趣、追求、人生观的现实价值。但在不同阶段和地区创作的作家,创作个性各有所异。抗战初期,作家为全民抗战的局势激奋,虽然也曾暴露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痛心国民党军队抗战的混乱乏力,但更多的则从普通人民和下层官兵中,寻觅民族必胜的希望。丘东平蘸着自己的鲜血涂抹的小说,具有报告文学式与写实性强等特点。他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歌颂旧军队中产生的爱国军人。甘棠的《鳜鱼梗子》、青苗的《马泊头》赞美在民族自卫战争中挣脱传统束缚,走向觉醒的一代农民。这些作品都用明朗悲昂的笔调,为不屈的民族战士树碑立传。这以后,路翎的《饥饿的郭素娥》、《王兴发夫妇》、《财主底儿女们》,或寻求人民原始的强力,或透过知识分子的家族历史,表现所走过的不同的历史道路,艺术形象的心理活动描写较为深刻。贾植芳的《人生赋》等小说,则着力表现国统区的沉闷生活,描写在令人窒息的现实中产生的一群时代的变态畸形儿,作品显得沉重、压抑。反映解放区生活的作品中,晋驼的《结合》、孔厥的《受苦人》、胡田的《生长》等,揭示新天地中新人物的崭新面貌,显露出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努力的趋势。七月小说派既相对稳定,又有一定的跨度。从地区来说,作家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从时间来说,横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时期。虽有的作品在艺术上还较粗略,有的不恰当地用小资产阶级的心理去分析劳动者,但其与时代脉搏共跳跃的创作倾向,却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中国成立后,该派作家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这一流派因此解体。

☚ 明明社   艺文志事务会 ☛
000044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