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曲山大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位于自古以“东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始建于晋代,当时叫“亚子祠”,是为纪念张亚子而建立的。元初张亚子被封为“文昌帝君”后,在此建造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了一组鳞次栉比、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整个大庙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为文昌宫和关帝庙的总称,由23座不同时期的建筑群所组成的七曲山大庙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代到清末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建筑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大庙在布局上依山造势,故而显得极其宏伟壮观,古建筑、古柏、古道、九曲潼水互相辉映。既为祭祀圣地,又是风景名胜区。整个殿宇,结构谨严,错落有致,殿堂亭阁,金碧辉煌,雕梁画栋,莫不精工。大庙内有明代所建“西蜀名楼”的百尺楼,楼高三层共百尺。此楼当时据说可与荆楚名楼岳阳楼和黄鹤楼媲美,后毁于火。今楼乃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重建。建于山顶的天尊殿,更是宏伟壮观,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庙内还存有罕见的大铁铸造像、铁铸花瓶等珍贵文物。有10尊明代铁质铸像,最大的文昌帝君像高达4.7米,重30吨;八尊陪侍像高6尺,各重万斤。这些造像体态匀称,工艺精湛,为川中所少见,表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技术和造型水平。206
 大庙中有张献忠像,绿袍金面,甚为威武。据说张献忠领兵入川至七曲山,见庙内奉祀的是文昌帝君张亚子,就说:“你姓张,咱也姓张,就与你联了宗吧!”因而把文昌庙改为太庙。“大”“太”相通,以后就叫大庙了。七曲山大庙还以古柏闻名,飞贯其中的川陕大道两旁,古柏挺秀,郁郁葱葱。

七曲山大庙

古代建筑。在梓潼县城北七曲山。晋代始建,为张亚子祀庙。元初 (一说唐代)在此建文昌宫。后经元、明、清三代多次扩建,形成一组结构宏伟、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殿宇亭阁共23座,其中盘陀石殿为元代建筑,余分别为明、清及民国建筑,以明代建筑天尊殿最宏丽,梁思成在 《中国建筑史》 中对此颇有好评。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曲山大庙

七曲山大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北七曲山。原名文昌宫,是全国文昌宫的发祥地。始建于晋代,称“善报祠”,后改为晋人张亚子祀庙。相传,唐玄宗安史乱中避难至此,“张亚子托吉祥梦”,因封亚子为王。尔后历朝加封。元初加号为文昌帝君。明末义军首领张献忠过此,与张亚子“联宗”,改文昌宫为大庙,故又称七曲山大庙。现存庙宇为明、清时重修和扩建,有殿宇楼阁20余处,掩映在300多亩古柏丛中,其势颇壮观。清人黄烈《晋柏穿云》诗咏大庙古柏:“两晋仙材留绝域,千秋乔木镇名山。”大庙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重重殿字似塔层层上升,诚如古诗所咏:“路从古柏荫中转,楼向云峰缺处开。”主要殿宇有桂香殿、天尊殿、家庆堂、百尺楼等。供奉文昌帝君的主殿内,有10尊明代生铁铸像,工艺精湛。1994年,七曲山辟为国家森林公园。

☚ 梓潼汉阙   5. 平武县 ☛
000052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