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七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七星太极拳术语。指人体的7个关键部位,即头、肩、肘、手、胯、膝、足。太极拳拳式中有 “上步七星”动作,7种身体部位具有明显的对应状态。 七星秦李冰造七桥,上应北斗七星。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 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后遂用为桥之典。《全唐诗》一唐太宗《赋得浮桥》:“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又五九李峤《桥》:“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笳管 > 七星1 七星1 qīxīng 古管樂器名。《通典·樂四》:“七星,不知誰所作,其長盈尋。”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一) > 北斗星 > 七星1 七星1 qīxīng 亦稱“七政”、“七曜”。即北斗星。由七星組成,故名。《甘石星經》:“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爲帝車。”《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裴駰集解引馬融《尚書》注:“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月法;第三曰命大,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也。”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長老傳言,李冰造七橋,上應七星。”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述夫帝車南指,遯七曜於中階。”清·龔自珍《祭程大理於城西古寺而哭之》詩:“掌故雖徂元氣在,仰窺七曜森光芒。”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相術部 > 耳鼻 > 痣乳足腹肩 > 七星 七星 qīxīng 亦稱“七星文”。指排列成七星形的痣。相術認爲係富貴之相。《晉書·桓温傳》:“温姿貌甚偉,面有七星。”《南史·陶弘景傳》:“右膝有數十黑子,作七星文。”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笙竽 > 七星匏 > 七星2 七星2 qīxīng “七星匏”之省稱。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星宿 > 七星2 七星2 qīxīng 亦稱“天都”。即星宿。因有星七顆,故稱。《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孫希旦集解:“七星,南方朱鳥之第四宿。”《史記·律書》:“西至於七星。七星者,陽數成於七,故曰七星。”《晉書·天文志上》:“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宋史·天文志四》:“按景祐測驗,七星七度,距大星去極九十七度。”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篪笛 > 七星2 七星2 qīxīng 宋代七孔笛名。雅樂用之,《淵鑑類函》卷一百九十引《樂書》:“六孔爲笛,羌人吹之;七孔下調,漢部用也。今之七星,古之長笛,一定爲調,合鐘磬之均;各有長短,應律吕之度。雅樂部内咸用之也。” 常见星 常见星牵牛织女星:灵匹 双星 牛女 女牛 ☚ 各种星 银河 ☛ 七星qixing针灸穴名。见 《中兽医针灸学》。猪位于前肢腕后内侧黑色小点(5~7个)处, 取正中或近正中处一点为穴, 左右肢各一穴。黑色小点为皮肤憩室。憩室内有腕腺排泄孔。用圆利针或毫针刺入1~1.5厘米;也可刮灸。主治风湿症、前肢瘫痪、腕肿。 七星qī xīng❶七星针的简称。《普济方·标幽赋》:“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