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傅天琳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像一件高高晾着的衣衫

旷野

拖着它寂寞的影子



许是鸟儿口中

偶尔失落的一粒籽核

不偏不倚

在砖与灰浆的尖缝里

萌发了永恒的灾难



而它稀疏的丫枝上

麻雀吵闹着

正在筑巢

而它伸直的手臂

像要抓住破碎的云片

捎去

并不破碎的盼望



它盼望什么呢?我不知道

犹如我不知道

它摇曳的枝叶

是挣扎,还是舞蹈

是的,它活得多别扭

但绝不会死去



它在不断延伸的岁月

把孤独者并不孤独的宣言

写在天空



【赏析】 七层塔顶之上一棵黄桷树在风中寂寞地摇曳着,忽而伸直手臂,充满希望,忽而将手臂缩回,却并不沮丧。这就是本诗作者为我们塑造的一个孤独者的形象。在这里,黄桷树只不过是诗人所选用的一个象征意象,它既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又是无数在灾难中生存,在痛苦中追求的人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黄桷树的客观透视,对黄桷树性格的描述,对自己得出结论说:尽管活得有些别扭,可以说是绝处逢生,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诗人先以“晾着的衣衫”作比,用宽广无边的旷野为背景,在这空旷的田野上空,飘荡着一件衣衫,尤其是“高高”一词,更增加了衣衫的飘忽感和寂寞感。然后诗人用猜测的口吻,叙述了黄桷树的生存的来历。这段猜测有着深刻的寓意,如果我们认为诗人是在以黄桷树自喻,那么,这猜测便是诗人自身的经历。是在两个外在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黄桷树才得以在七层塔顶生长,这对黄桷树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没有丰厚的土壤,没有水和营养的来源,只能在大自然的风电雷雨之中求生,因此,她的“丫枝稀疏”,显得单薄而无力,即便如此,黄桷树仍以它的躯体来为麻雀筑巢打穴。诗人在这里讴歌的是一种无私的献身精神。黄桷树在风中摇曳,你说它是在挣扎也罢,舞蹈也罢,总之在这既无根基又无目标的现实中生存是蹩脚的生存,但它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绝不会死去。这是对于黄桷树顽强精神的赞颂。

诗歌《七层塔顶的黄桷树》鉴赏 - 可可诗词网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像一件高高晾着的衣衫
 旷野
 拖着它寂寞的影子
 许是鸟儿口中
 偶尔失落的一粒籽核
 不偏不倚
 在砖与灰浆的夹缝里
 萌发了永恒的灾难
 
 而它稀疏的桠枝上
 麻雀吵闹着
 正在筑巢
 而它伸直的手臂
 像要抓住破碎的云片
 捎去
 并不破碎的盼望
 
 它盼望什么呢?我不知道
 犹如我不知道
 它摇曳的枝叶
 是挣扎,还是舞蹈
 是的,它活得多别扭
 但绝不会死去
 
 它在不断延伸的岁月
 把孤独者并不孤独的宣言
 写在天空

 黑格尔说:“抒情诗人把最有实体性的最本质的东西也看作是他自己的东西,作为他自己的情欲、心情和感想,作为这些心理活动的产品而表达出来”(《美学》)。傅天琳的这首诗,就是通过对物象的灌注,达到一种充分心灵化的地步的。这首诗围绕在一个形象指代系统里旋转,结构端凝,线条硬健,是咏物诗中的佼佼者。
 这是一曲坚强的孤独者的颂歌。诗的最后三句是直抒胸臆的议论,它落落大方,情理相生,是我们把握此诗意旨的关键处。
 第一节,写了黄桷树生长的环境。它在七层塔顶上, “像一件高高晾着的衣衫”,这是说它的柔弱不支。“旷野/拖着它寂寞的影子”,以旷野的辽阔来反衬黄桷树的寂寞,并且,不是生在土地上,而只是影子“拖”在土地上,这个画面就注入了诗人强烈的悲情色彩。
 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写黄桷树生存的状态。它的生命是带有偶然性的,但它的生命力却又是必然性的:“许是鸟儿口中/偶尔失落的一粒籽核/不偏不倚/在砖与灰浆的夹缝里/萌发了永恒的灾难”。这里的“灾难”冠以“永恒”二字,既有表层的语义,更有深层的隐义,是写黄桷树的顽强恒久奋勇不息的抗争精神。在远离土地的七层塔顶,黄桷树却以“它稀疏的桠枝”,抚慰和收留了自由的生命,“麻雀吵闹着,/正在筑巢”。黄桷树的生存状态是艰难的,但它却并不哀怨,它的灵魂是飞翔着的, “它伸直的手臂/像要抓住破碎的云片/捎去/并不破碎的盼望”。在这酷烈的生存状态下,黄桷树仍然充满温情和憧憬,这使我们恍然悟到:这不是所有受难而崇高的人格的象征吗?
 正是这样,全诗至此豁然开朗。诗人索性直抒情怀,直陈了一种正气凛然的人格:无论是“挣扎”也罢,是“舞蹈”也罢,重要的是“它活得多别扭/但绝不会死去”!这是生命的真义,也是人格的至境啊!黄桷树是孤独的,它生在远离土地和同类的塔顶;黄桷树又是不孤独的,它离高洁辽阔的天空最近,那种永恒的精神在它体内流淌着,“它在不断延伸的岁月/把孤独者并不孤独的宣言/写在天空”,写在每一个有思想有气节的人的大脑沟回里!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全在诗人的“取景”。这里的“景”既是客观的,又是经诗人点化了的。如果黄桷树是生长在土地上,就没有必要去写了,因为它不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东西。我国“七月派”老诗人曾卓也有一棵树的“专利”,那是一棵独特的《悬岩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这里老少二位诗人,都以树象征了独立不倚、横而不流的伟大灵魂,是咏树诗中的双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