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叶城县
新疆西南部的边境县——叶城县,又名喀格勒克,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县。总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南隔昆仑山与巴基斯坦、印度实际控制区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县政府驻叶城镇,距喀什市262公里,距乌鲁木齐市1 760公里。
辖3个镇、17个乡、5个国有农林牧场、302个村。辖区内有中央企业柯克亚油田、新藏公路养路总段、兵团农三师所属林牧场。1995年,全县总人口34.6万人,由维吾尔、汉、塔吉克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5%;农村人口27. 53万人,占79.6%;农村劳动力6.44万人。
有耕地4. 99万公顷,人均耕地2. 7亩,可垦荒地1. 65万公顷;天然林地2万公顷;草地59.41万公顷。境内有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等6条河流,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1亿立方米; 水能蕴藏量19. 96万千瓦。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铁、铜、玉石等20多种,石油储量3 000万吨,天然气储量300亿立方米。叶城密尔岱玉石开采历史悠久,现陈列在北京故宫的蜚声国内外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系清乾隆年间由叶城进献的玉石料制作。野生动物主要有黄羊、熊、狼、雪鸡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大叶秦花、甘草、马先蒿、党参等40多种。
叶城县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新疆的农业大县之一,现仍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66亿元,工业总产值7 900万元,农业总产值3. 5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 700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6 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1元。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胡麻为主,是新疆重要的粮、棉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94年进入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行列,名列第64位。199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 12万公顷,粮食总产16. 86万吨,平均亩产360.8公斤,人均粮食产量496. 3公斤;棉花种植面积1. 61万公顷,棉花总产1. 52万吨,平均亩产62. 8公斤,人均棉花产量44.7公斤。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牲畜存栏75.34万头,产肉8 100吨。叶城县还是新疆著名的水果之乡,尤以薄皮核桃、大籽石榴、黑叶黄杏、苹果著名,水果总产4.12万吨。
基础设施建有水库6座,库容3 000万立方米,机电井86眼,灌溉渠道5 100公里,有效灌溉面积4.16万公顷。有电站17座,装机容量1.12万千瓦,年发电量2 481万千瓦小时,农村年用电量187.88万千瓦小时。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91万千瓦。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叶城地处315、219国道交汇处,已形成城乡公路网,交通方便。有程控电话2 253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