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星官名。属天市垣。《晋书·天文志上》七公七星,在招摇东,天之相也,三公之象也,主七政。”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七公 七公 qīgōng 星宿名。共七星,在招摇星以東,屬天市垣。《晉書·天文志上》:“七公七星,在招摇東,天之相也,三公之相也,主七政。” 七公 七公七位朝臣的通称。《资治通鉴·汉纪·王莽始建国三年 (公元11年)》: “莽令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胡三省注: “七公,四辅及三公也。” ☚ 七命 七子 ☛ 七公十六国时期汉(前赵)所设职官。刘聪即位后,于嘉平四年(314)定官制,设丞相(后改为相国)、太师、太傅、太保、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史称“七公”,分别由刘粲、刘景、王育、任煿、马景、朱纪、刘曜担任。 七公qī gōng指王莽时的四辅三公,即安新公太师王舜,就新公太傅平晏,嘉新公国师刘歆,美新公国将哀章(以上为四辅),承新公大司马甄邯,章新公大司徒王寻,隆新公大司空王邑(以上为三公)。《汉书·王莽传》:"是岁大司马士按章豫州,为贼所获,贼送付县。士还,上书具言状。莽大怒,下狱以为诬罔。因下书责七公......七公其严敕卿大夫、卒正、连率、庶尹,谨牧养善民,急捕殄盗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