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丁汝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禹廷,一作雨亭,安徽庐江人。初入长江水师,后随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晋升为提督。光绪元年(1875年)赴英国购买兵舰并参观德、法海军和造船厂,归国后综理北洋水师。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九月十六日,率舰队护送援朝兵船抵达鸭绿江口大东沟,次日,在回程中遭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他登上旗舰“定远号”飞桥指挥作战,在飞桥震裂、身负重伤后,仍坐在甲板上督战,指挥舰队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等数舰,迫使日军先行退出战场。战后,奉李鸿章命,率舰队由旅顺驶至威海卫。十一月,日军进攻旅顺,他主张率舰队出击,全力支援旅顺守军,遭李鸿章拒绝。1895年二月, 日本陆、海军协同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他指挥官兵抵抗达半月之久,后因形势恶化,下令各将领率舰突围,受到少数将领抵制和一些暴徒持刀威吓,被迫于刘公岛服毒自杀。 丁汝昌 安徽庐江人。字禹廷、雨亭。早年随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后擢参将、提督。1875年(光绪元年)奉李鸿章命赴英购置军舰,回国后综理北洋水师。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授海军提督。1894年中日甲午战起,率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至平壤,归途遭日舰截击,当即应战。负重伤后仍继续督战,重创日旗舰松岛号等。后奉李鸿章避战保舰令,退守威海卫港(今山东威海)。次年2月日军攻陷威海卫后,率部据刘公岛御敌,击伤敌舰艇多艘。因拒绝投降,服毒自尽。 丁汝昌1836—1895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幼家贫,长江水师出身。咸丰三年(1853年),参加太平军,隶程学启部。咸丰十一年四月(1861年5月)程学启在安庆投降曾国荃,他被编入湘军。次年程部改属李鸿章,又被编入淮军刘铭传部。因功授参将、副将。参加镇压捻军后,同治七年(1868年)擢总兵。光绪三年(1877年)调北洋水师任职。光绪六年(1880年),奉命前往英国接待“超勇”、“扬威”二舰,并往法、德游历。光绪十四年任北洋水师提督。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北洋海军十余艘舰船运兵至大东沟,回程遭日舰截击,他率舰队列阵迎战。战斗开始不久,即从旗舰“定远”号飞桥上跌落,身负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同年日军进攻旅顺,他请求率北洋舰队驰援旅顺,被李鸿章所阻未能遂愿。光绪二十一年初(1895年末)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坐困港内,腹背受敌,他仍率众坚持抵抗。光绪二十一年一月(1895年2月)初,南北炮台被日军占领,为扭转被动困境,向李鸿章请求突围,又遭拒绝。在威海卫形势危急情况下,舰队中的外国顾问和教官勾结无耻将领威逼他投降,他严词拒绝,后在绝望中自杀殉国。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Ding Ruchang晚清爱国海军将领。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人。出身贫苦农家,当过佣工。1853年(咸丰三年)投太平军程学启部。1861年程降清,丁被编入湘军,后入淮军。以功历参将、副将。1868年(同治七年)授总兵,加提督衔。1879年(光绪五年)被李鸿章调至北洋。次年奉命赴英接收所购快船,以巡海功,赏头品顶戴。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北洋海军成军后被任为提督。中日甲午战争中积极主战。1894年9月17日率北洋舰队主力护送兵船至鸭绿江口,返航时,在黄海大东沟附近遭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他令舰队列阵迎敌,首先对敌开炮。开战不久即负伤,仍坐在甲板上督战。所属将士倍受激励,奋力与敌拼杀,在付出重大代价的同时,重创数艘敌舰,迫使日舰率先退阵。战后李鸿章令舰队退守威海卫军港,“保船”避战。曾向李请战,遭拒绝。1895年1月日本组成“山东作战军”攻占威海卫东面的荣成,并从海陆两路围困威海北洋海军。他指挥守军与日军展开激战,击沉击伤日舰多艘。日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劝降,予以拒绝。部分属员与洋员胁逼率众降敌,亦被驳回。但北洋舰队损失惨重,全军孤立无援,败局难挽。2月11日召集部属及洋员会议,下令突围,但遭到主降将领抵制,当夜自尽殉国。部将牛昶炳等托丁汝昌名致敌降书,缴出残余舰只及阵地。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灭。 ☚ 左宝贵 邓世昌 ☛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曾随刘铭传镇压捻军,擢提督。1875年参与筹建北洋海军,1888年成军后任海军提督。甲午战争中在黄海抗击日军。旋奉命退守威海卫。1895年战败拒降自杀。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咸丰三年(1853年),参加太平军,隶程学启部。咸丰十一年四月(1861年5月)程学启在安庆投降曾国荃,他被编入湘军。次年程部改属李鸿章,又被编入淮军刘铭传部。因功授参将、副将。参加镇压捻军后,同治七年(1868年)擢总兵。光绪三年(1877年)调北洋水师任职。光绪六年(1880年),奉命前往英国接收“超勇”、 “扬威”2舰,并往法、德游历。十四年任北洋水师提督。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北洋海军10余艘舰船运兵至大东沟, 回程遭日舰截击,他率舰队列阵迎战。战斗开始不久,即从旗舰“定远”号飞桥上跌落,身负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指挥战斗。同年日军进攻旅顺,他请求率北洋舰队驰援旅顺,被李鸿章所阻未能遂愿。二十一年初, 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坐困港内,腹背受敌,他仍率众坚持抵抗。南北炮台被日军占领,为扭转被动困境,向李鸿章请求突围,遭到拒绝。舰队中的外国顾问和教官勾结无耻将领威逼他投降,他严词拒绝,后在绝望中自杀殉国。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家贫困,曾为雇工。1853年入太平军,1861年随程学启降清。历任千总、营官、副将等职,参加镇压捻军。1868年授总兵加提督衔,赐协勇巴图鲁勇号。1874年因触怒刘铭传回乡。1879年入北洋水师任督操。1881年统领北洋海军。次年以巡南海有功,赏头品顶戴,换西林巴图鲁勇号,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赏穿黄马褂。1888年授北洋海军提督,翌年设水师学堂,兼领总办。1894年赏加尚书衔。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率北洋舰队护送兵船,回航时遭日军舰队截击,汝昌指挥作战,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和赤城、比睿号,受重伤。黄海海战后,奉命退守威海卫。1895年日本海陆军进攻威海卫,他率船发炮支援炮台守军,击毙日本陆军少将大寺安纯。南北炮台失守后,据守刘公岛抵抗,击退日军8次进攻,拒绝投降。同年2月11日夜被迫服毒自杀。 ☚ 张盛典 张光前 ☛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雨亭。庐江人。清末海军将领。初隶长江水师,从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升参将,后晋提督。1875年受命赴英购置军舰,归国后综理北洋水师。1883年授天津镇总兵。中法战争爆发,乘舰南航,前往江平等海口巡逻。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海军衙门奏定海军制度,被任为海军提督。1894年赏加尚书衔。中日甲午战争事起,9月率北洋舰护送五轮运兵增援平壤。17日在回程的鸭绿江口大东沟海面遭日舰截击,爆发黄海海战。他挥舰应战,负伤后仍继续督战,重创日军旗舰松岛号等数舰,但北洋舰队致远号、经远号等舰被击沉。后奉李鸿章避战保舰之命退入山东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港内。11月,日舰犯旅顺,他赴天津向李鸿章请战未准。旅顺陷落,被褫职留任。1895年2月初,日军陷威海卫。他据刘公岛多次组织将士反攻,击沉敌舰艇七艘。而外籍军官与部分官兵以势孤难战,逼其降敌,他严词拒绝,坚持不屈,12日服毒自杀。 ☚ 刘铭传 周馥 ☛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雨亭,安徽庐江人。长江水师出身。随刘铭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与捻军,升参将,继晋提督。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次年被派赴英国购置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任海军提督。1894年赏加尚书衔。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曾拟率舰队进攻日舰,被李鸿章阻止。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队增援平壤,归途中于大东沟海面遭日舰队截击,遂率队与日军激战。因旗舰定远飞桥震裂,坠跌负伤,仍坐在甲板上督战,激励士气,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及赤城等多舰,北洋舰队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等舰。黄海海战后,奉李鸿章之命退守威海。11月,日军进攻旅顺时,曾亲赴天津向李鸿章请战,遭李斥责。1895年1月,日本侵华陆军两万人从荣成湾登陆,抄袭威海后路,配合海军夹击威海。李鸿章为保存私人实力,严禁出海作战,命令丁汝昌率舰队株守威海港内,避战保船。在陆上屏障尽失,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丁毅然率部抵抗。先后下令炸舰沉船、冒死突围,均遭外籍军官和部分怯懦将领抵制而未果。丁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遂于2月11日在刘公岛服毒自杀,以身殉国。 ☚ 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 丁汝夔 ☛ 丁汝昌?—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曾在长江水师任职。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随淮军将领刘铭传镇压捻军,因功晋记名提督。1877年被李鸿章调至北洋水师,充任轮船督操。1880年去法、德等国游历。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于9月16日率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抵达鸭绿江口大东沟,次日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他在旗舰定远号指挥作战,虽身负重伤,仍坐在甲板上督战,重伤日本旗舰松岛、赤城及比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雨亭。清安徽庐江人。咸丰三年(1853)参加太平军,隶程学启部下,后因程率部投降曾国荃,遂被编入湘军。同治元年(1862)又隶刘铭传部下,参与镇压捻军,升参将,后晋提督。光绪元年(1875)赴英购买军舰,回国后综理北洋水师。十四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任海军提督。二十年八月十八日,中日海军主力大战于黄海,他挥舰战斗。身负重伤后,仍坐在甲板上督战,击伤日军旗舰松岛号等数舰。后奉李鸿章“保船”避战之命,退守山东威海卫(今威海市)港内。十月日军进犯旅顺时,曾亲至天津向李鸿章请战,但遭拒绝。旅顺陷落后被褫职留任。二十一年一月, 日军分别从海陆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他据刘公岛多次组织反击,重创日舰。在危急时刻,洋员与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昺等煽动部分士兵逼其降敌,他坚决拒绝,自杀殉国。 丁汝昌(清·道光十六年——光绪二十一年 1836~1895)安徽廬江人。字禹廷。光緒時任海軍提督,統北洋艦隊。中日之役,守威海衛,勢窮敗北,仰毒殉節。汝昌善書,有佳作遺世。 丁汝昌双幅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