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铜官山区
铜官山区是铜陵市的中心城区,东起尼姑岭,西至扫把沟,南到羊山矶,北接铜陵县城郊乡。全区面积27.21平方公里。下辖长江路、杨家山、铜官山、石城路、扫把沟和横港6个街道办事处,76个居委会,人口20余万。
铜官山区以山脉命名,素有古铜都之称。铜开采始于商周而盛于唐宋,汉武帝时在此设“铜官”,铜官山便因之得名。现在的铜官山区,是铜陵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市级党、政、军机关均座落于此,辖区有有色、化工、电子、建材、纺织等支柱企业,商贸繁荣,服务、娱乐体系完备。
区辖境内,气候宜人,风光优美,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唐代诗仙李白曾盛赞过的天井湖和五松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宁铜铁路直达区内,铜九铁路正在紧张筹备设计。筹建中的高等级过境公路横接皖中南,即将建成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着北国和江南,距黄山约189公里,离佛教圣地九华山仅92公里。
铜官山区现拥有环卫站、防保站、文化馆、劳动服务公司等事业单位,直属企业有玛钢厂、五松经济开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纸管厂、建筑公司和城市金融服务社。街道、居委会产业围绕社区服务,已形成完备的商贸、饮食、服务网络。主要生产品种包括:矿产原料、耐磨材料、纸管用品、建筑材料、电子仪器、沙发家俱、系列服装、食品糕点等。
1992年,全区上下勇抓机遇,奋力而上,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工业产值比1991年增长31.1%。第三产业营业额比1991年增长92.8%,建筑工作量比1991年增长23.81%,利税比1991年增长54.4%。在城区管理方面,取得了“全国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
目前,区、街经济以超常规的趋势发展,确保提前两年实现“八五”计划。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工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并驾齐驱,坚持内涵挖潜和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区、街、居、企“四轮”驱动,全面发展,大力开拓横向经济,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振兴发达。
铜官山区已与省内外不少城区建立了密切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和友好交往,区、街企业主动地寻求外界扶持和帮助,注重拓宽与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大专院校的联系渠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古铜都城区所拥有的各类优势,进一步加快开发开放的步伐,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