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耳三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耳三钳

一耳三钳

它源于清代满族妇女的耳饰。一耳三钳是在两只耳朵上分别扎三个孔洞,再分别配戴三个耳坠或耳环,它不同于汉族妇女每只耳朵只扎一个孔洞,配戴一只耳坠或耳环。满族入关后仍一直保留着这种配戴耳饰的习俗。据《清稗类钞》中记载,在乾隆四十年时,有的满族妇女学着汉族妇女的样子只戴一只耳饰,但马上遭到朝廷的禁止,乾隆皇帝说:“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州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戴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州矣,立行禁止!”后来一耳三钳实在不方便,则逐渐废止。

☚ 钿   5.2 少数民族服饰 ☛

一耳三钳

旧时满族妇女耳饰。满族旧俗,女婴出生后,耳穿3孔戴3钳,故称。清朝入关后,此俗成为宫廷装饰,后妃及命妇穿礼服时,必遵此制。民间妇女亦以之为美。直至民国年间,东北地区仍可见耳饰三钳之老妇。耳钳材质有金、银、翠、玉、铜各种。

一耳三钳

清代满族妇女的耳饰。满族妇女很重视耳饰,女孩子出生之后,母亲就在孩子的耳垂上扎三个孔,到成年时要戴上三个耳环,称为“一耳三钳”。每逢宫里选秀女时,都要事先派人验看,不戴的,家长要受责罚。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选秀女时,乾隆曾说:“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戴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直到清末,此俗在东北农村还可见到。

一耳三钳

满族妇女耳饰。耳钳亦称 “耳环”,富者金、银、翠、玉为质,贫者铜圈充之。满族旧俗,女孩出生后,一耳穿3孔,戴3钳,称之为“一耳三钳”。清代宫廷后妃及民间妇女皆此妆束。乾隆年间,满族贵妇亦有一耳饰5钳者。男婴扎耳孔不多见,为避早夭,亦有扎1孔戴1钳者。其俗延至近代,东北满族聚居区,仍有耳饰3钳之老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