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指禅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指禅功

气功功法。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运内气于食指尖,发放于指外,以食指代金针,点人身之穴道,使通经络,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功法。其功法分为:坐功,包括意守丹田、收功;站功,包括意守食指尖、收功;行功,包括意守手掌、收功;运行法,系循手太阴肺经运行出体外,成为外气。

一指禅功yīzhǐchángōng

气功功法。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基础上, 运内气于食指尖, 发放于指外, 以食指代金针, 点人身之穴道, 为通经络、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功法分为: 坐功, 包括意守丹田、收功; 站功, 包括意守食指尖、守功; 行功, 包括意守手掌、守功; 运行法, 系循手太阴肺经运行出体外, 成为外气。

一指禅功

一指禅功

一指禅功,是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除强壮身心,延年益寿外,尚可运内气于食指尖,发放于指外,以食指代金针,点人身之穴道,使通经络,调气血而疗疾病的功法。用以治疗骨质增生病,尤有满意的疗效。此法,据说传自达磨,但未见文字传世。坐功 坐功系一指禅功之根本,为修练内气形成之功夫。
(1) 坐功姿势: 分盘坐与端坐二种。盘坐姿势采用双盘式,坐东面西。年龄稍大者而取盘坐式确有困难者,可改端坐式。
(2) 意守丹田: 一指禅功所意守之丹田系后命门 (命门穴)内三寸,前命门(神阙穴)内三寸,将此两点连成一椭圆形,再与两乳中穴内中点连线下交于此椭圆形之左右两交点,成为田,此两交点相当于针灸经所载之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之左右两交点,此椭圆形则为丹田。意守丹田系以目光若视千里之外,待数分钟后,目光逐渐移近。至视鼻尖,双目微闭视鼻尖,闭口以鼻呼吸,舌抵上腭,排除杂念,意念随目光下注丹田。
(3) 调息: 务使呼吸气息调和,呼吸深长,长短同等,粗细相均。当呼尽欲吸之际,或吸尽欲呼之际,均稍停一秒钟。吸气时腹部缩入,呼气时腹部鼓起,不逐于迹象,而逐渐心随于息,息随于心,心息相随。此际,则须先运小周天,后运大周天,待大小周天行运纯熟后,每一入坐,大小周天不加意念而自然行运,甚且如入虚无之境界。至觉察后,将气引入丹田,即可收功。
(4) 收功: 坐功练毕,且勿随即起坐睁眼,将双手缓慢举起,手掌互相揉擦,用两掌侧按压两眼,随即离开,两眼随之睁开,然后再闭眼。如上揉擦按压,反复十二次。再将手掌互相揉擦,以手掌鱼际推擦两太阳穴,自太阳穴循耳后,下至颈部两侧推擦,反复十二次。再以双掌分别拍两肩、臂、臀、大腿、小腿,先左侧,后右侧(女则先拍右侧),即可收功起坐活动。
站功 站功系一指禅功之基础,亦为修练食指之功夫。
(1) 站功姿势:宽衣解带,神志清明泰然,室内、外空气清新处皆可修练。站功姿势开始,双脚分开,距离与肩同宽,身体缓慢下蹲成半蹲式,两膝关节距离与肩同宽,将两下肢肌肉紧缩,双脚五趾微向下内钩,上身自然挺直。缓慢将双手举起,空握拳,竖直双手食指。两臂弯曲,高低与眼齐,两食指与眼距离一市尺,两食指间距离和两眼之瞳子同宽。两肘关节微贴于两胁,意念提肛,即可进入意守阶段。
(2) 意守食指尖: 摆好站功姿式后,舌抵上腭,默运脑中先天之性光,两眼分别凝照两手食指尖。初修练时不习惯,修练经久,自然逐渐习惯。待出现复视时,眼中所视之食指时而出现四指,时而出现八指,至此意境,且莫心慌,再坚持修练,复视自然消失; 即可见食指指端似有白烟,至白烟消失后,可现食指端似有白光。呼吸如坐功呼吸法,意守时间长短因人而异。站功初练时,一两分钟后,即觉两下肢痠困,确难以坚持。此际,不能操之过急,可由一分钟慢慢增加至二分钟、三分钟,最后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修练至能坚持站五分钟以上时,两下肢出现擅抖,呼吸亦现粗大、急速,如此尚须继续修练,至无法再坚持时方可收功。
(3) 收功: 站功练毕,且勿立即走动,缓慢松开空拳,伸直五手指,将两手掌心缓慢转向胸部收至两腋间,缓慢转掌朝下,五指向前,手臂自然放松垂直,两下肢亦随之缓慢伸直站立。再将两手掌缓慢转朝上,缓慢曲肘提掌至齐乳高,两足跟亦随之缓慢提起,闭口以鼻缓慢呼吸,缓慢转掌朝下,缓慢伸肘垂直两臂,两足跟缓慢着地。提掌时缓慢吸气,压掌时缓慢呼气,提掌时意念提千斤,压掌时意念压千斤,如上反复作十二次,即可收功休息。
行功 行功系一指禅功之关键,为修练内气外行之功夫。
(1) 行功姿势: 精神安然,一身上下自然放松垂直,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舌抵上腭,两手缓慢举起,五指自然微弯,左手在下,掌心向上,右手在上,掌心向下,两手抱球于脐前。缓慢伸出左手,由下上举至齐眉高,手臂微弯曲,与此同时缓慢迈出左脚半步,头与上身亦随左手伸出而缓慢向左倾斜,头眼正前视;同时右手缓慢向下向右推,掌心向右,五指斜向下,肘与臂自然伸直。然后再将左手缓慢自上收回至脐前,右手亦缓慢收至脐前,右手在下,掌心向上,左手在上,掌心向下,再缓慢将右手由下上举至齐眉高;与此同时缓慢迈出右脚半步,头与身亦随右手伸出而缓慢向右倾斜,头眼正前视; 同时左手缓慢向下向右推,掌心向左,五指斜向下,肘与臂自然伸直,右手缓慢向上收回至脐前,左手亦自下缓慢收至脐前,左手在下,掌心向上,右手在上,掌心向下,绕手抱球于脐前,循八卦形前进运行。其姿势如太极拳中之野马分鬃式。修练时,动作必须极其缓慢,切勿过速,如此反复修练六十四次。
(2) 意守手掌: 行功时两眼不必凝视两掌,头眼正前视,舌抵上腭,呼吸如坐功,意守手掌。默运脑中之先天性光,引丹田旋转滚动之气。于呼吸之际,随意念将内气引循两手臂运至两掌十指。修练日久,当得其法,自觉五指微胀,举动似有气自五指间微微吹出。行动时必须极其缓慢,令内气由轻微而至成股滚动而达食指尖,发放出体外。每日坚持于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修练,功到自然成。
(3) 收功: 行功不拘行六十四次而止,可行五百一十二次。甚至每日可行四次,每次五百一十二次。行功完毕,切莫突然停止,应将动作逐渐收小,自最后八次起,每一动作须慢慢收小,收至原来起式,两手自然垂直放松站立,此为收功。
运气法 一指禅功所修练之内气,系循手太阴经运行出体外,成为外气。发放外气,须以意领气,由手太阴肺经下络大肠之左右两交点,运至胃上口,穿过膈膜,入肺脏,沿喉咙,横出腋下,下行沿上臂内侧,至掌后高骨之下,即寸口动脉处。通过寸口,至拇指后之内缘,出拇指内侧尖端。支脉从手腕后直达食指尖端。自丹田至食指端,不过四十寸,欲使内气运行自如,则非一日之功。运气之法,当呼气外出之际,默运内气循手太阴肺经外行至食指尖,外气之发放已成功矣。
注意事项 修练一指禅功时,身心泰然,精神轻松,安静自若,先排除大小便,以免影响修练。修练一指禅功,如遇下列情况不宜修练: 天气突变,暴风骤雨; 严寒酷暑;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后;心情烦乱不安; 暴怒大惊后; 过量饮酒后; 暴饮暴食后; 修练一指禅功者最忌纵欲。一指禅功若修练至能发放外气后,须待外气行运自如,手到气到,得心应手后始可治病。在点穴治疗时,行气者有痠、麻、热、冷、胀不一的气感,即可以一指禅功发放外气治病。
点穴疗法 一指禅功点穴疗法主要有四法,曰点穴四法:
(1) 按运法: 以食指指尖轻点穴道后,缓慢运气入穴道,为补法。
(2) 压运法: 以食指指尖重点穴道后,不缓不速运气入穴道,为平补平泻法。
(3) 点运法: 以食指指尖用力重点穴道后,急速运气入穴道,为泻法。
(4) 悬运法: 以食指指尖取穴道后,随即将食指离开穴道,隔空指穴,持续运气入穴道,可补可泻,以运气之大小缓急为补泻。若体质虚弱者,以点穴疗法治疗时,必须谨慎,切莫大意,以免强补强泻。如患者突然昏厥,全身无血色,脱汗,速以拇指食指透点内、外关穴,缓慢运气入内、外关穴三、五分钟,患者即慢慢清醒。

☚ 空松功   自然呼吸法慢步行功 ☛
000202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