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夔已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夔已足 一夔已足夔:尧时的乐正。《吕氏春秋·察传》记载,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意谓像夔那样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后世喻指学有专长,能独挡一面的人。 (芳) ☚ 一举千里 十步香草 ☛ 一夔已足比喻只要是真正的人才,一个即可。梁启超《王荆公传》第十八章: “而荆公之得士,亦一夔已足者也。”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见“一夔足”。 一夔已足 一夔已足意思是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够了。夔(kuí):虞舜(也有说唐尧)时的乐官,曾帮助舜(或尧)治理天下。 ☚ 虚左以待 一身而二任 ☛ 一夔已足 一夔已足夔:相传为上古时代的乐官。“一夔已足”原意为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后人却附会说夔只有一足。为此,孔子曾做过更正。《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后泛指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 ☚ 一鼓作气 卜宅卜邻 ☛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夔:指尧时主管音乐的官。夔一个人就可以制乐。比喻只要有真才实学,有一个就够了。one able man is enough for the job; So long as the person is a real talent, to have one is quite enough.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解义】夔:相传为舜时的乐官,曾帮助舜治理天下。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比喻真正有才能的人,一个也就够了。 一夔已足传说上古时代,黄帝在位的时候,在东海的流波山出现了一只形状像牛但头上却没有角,浑身青色,只有一只脚,但却能行走如飞的怪兽。它的两只眼睛炯炯发亮,白天像太阳,晚上像月亮,叫起来声音比打雷还响。人们把这只怪兽称为夔。 一夔已足yīkuí-yǐzú《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夔:相传为舜时乐官。鲁哀公以为“夔一足”之“足”是指脚,所以问孔子信不信。孔子告诉他,这个“足”是指足够,有夔一人就足可以制乐了。后以“一夔已足”指真正顶用的人或物,只要有一个就足够了。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比喻真正有用的专门人才有一个就可以了。夔: 相传为尧时的乐正,善制乐。 一夔已足yīkuí-yǐzú〔主谓〕 夔:传说舜时有才华的乐官。比喻只要有真才实学,一个也就够了。语本《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脚),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梁启超《王荆公传》18章:“而荆公之得士,亦~者也。” 一夔已足yī kuí yǐ zú《后汉书·曹褒传》: “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夔:虞舜时的乐官。足:足够。即有夔一个人就能制乐。后比喻如果真有才干,只要一个就够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