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国两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国两席 “一国两席”由旅美华人学者杨力宇与香港学者翁松然提出,旨在解决台湾在国际上的出路问题。1985年1月,杨力宇在香港《九十年代》发表题为《从 ‘一国两队’ 到 ‘ 一国两席’》文章,提出既然海峡两岸已以“一国两队”的模式共同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且中共已同意台湾方面留在“亚银”等国际组织中,那末,中共亦应在“一个中国”的大原则下,允许台湾以“中华台北” “中国台湾” “中国台北” 或 “台湾 (中国) ”“中国 (台北) ”“台北 (中国) ” 等称号,回到已退出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会等。翁松然亦主张,两岸在对内方面应“各自为政,互不干预,和平竞争”,对外则采“一国两队”或“一国两席”等办法,解决台湾出路问题;两地也都可行使“外交、国防、宣战、媾和等权利”。这种主张是想把两岸在体育方面所采取的某些变通做法,进一步地和全面地扩大到政治领域,以使台湾获得 “独立的国际人格”,显然有悖于“一个中国”的原则,是行不通的。台湾当局在90年代谋求加入联合国,便是这一设想的翻版。 ☚ 一国两治 一清专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