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勾勾
戏曲剧种。又名“四根弦”、“河西柳”,原称“尼姑讴”。因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音出现7至8度的大跳,因而得名。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临邑、齐河、禹城、夏津、高唐、临清及冀南等地,原为当地的花鼓形式,后来以唱小曲时用的四胡伴奏,并化装登台演唱,逐渐形成戏曲剧种。传统剧目有《隔帘》、《抱牌子》及《东秦》、《西秦》、《南秦》、《北秦》等70余出。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尖板、散板、起板、甩板、平唱等。伴奏乐器除四胡外,有板胡、二胡、笛、笙、三弦等。临邑县曾组成职业剧团,编演过现代戏《红梅》。